中消協:五一消費維權信息日均55萬餘條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天(12日)發佈“五一”小長假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在6天監測期內,共收集“五一”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3307913條,日均信息量55萬餘條。
監測發現,今年“五一”小長假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旅遊、網絡遊戲、消費券等領域。
其中,網絡購物類負面信息66798條。網絡購物虛假髮貨、商品質量問題、售後服務問題反映較為集中,而隨着網紅帶貨、直播帶貨成為網絡購物新方式,有關網絡購物在品控、售後、發貨等方面的問題只增不減。
此外,旅遊類負面信息30213條。小長假前期,有關“預約遊”“限流”“分時遊覽”等信息引起4月30日小高峯;假日期間旅遊相關負面信息較為平穩。隨着各地區應急響應降級,“走出家門”的衝動得到進一步釋放,眾多景區達到限流最大承載量,致使部分熱門景點存在遊客擁擠等問題。同時,近郊遊帶來的交通擁堵、出租車宰客等問題也困擾着遊客。
另外,網絡遊戲類負面信息14604條,主要涉及遊戲退費、詐騙等問題。負面信息在5月2日達到高峯,高峯產生與“江蘇消保委對7家網遊公司開展集中約談”和“手遊代退款被騙”兩個事件有關。網絡遊戲充值退款難、平台對未成年人充值不加限制等問題突出。
中消協表示,“五一期間”大多數消費投訴吐槽類輿情與線上消費糾紛直接或間接相關;部分平台、商家違規行為幾成政府政策暖市、消費信心提振“堵點”;“預案充分與否”成部分景區和城市交通假期服務大考加試題。
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雲端”消費形成新的增長點。中消協建議,鼓勵扶持新業態充分發展釋放消費潛能與分類施策、系統治理“雲端”消費生態環境相結合。網絡交易平台自覺自律履責與主動同消費維權機構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相結合。對於逐步放開的旅遊行業,景區、交通出行的非常態應急預案設計與不斷創新的數據挖掘應用科研成果相結合。(總枱央視記者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