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總被髮配的寧古塔真有那麼可怕嗎?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休閒

在清宮戲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官員革職發配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的劇情,那些官員一聽到寧古塔三個字,經常會嚇得當場昏厥。寧古塔究竟是個什麼樣地方,真的像電視劇説的那樣可怕嗎?

寧古塔聽起來好像一座塔,事實上和塔沒有關係。寧古塔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寧古塔是滿語“六個”的意思,相傳有六個兄弟在此各佔一方,寧古塔由此得名。寧古塔為什麼會成為流放之地呢?通常認為,統治者選擇“流放”,除了懲罰犯罪的當事人,還可以起到震懾作用。因為流放之地往往生存條件惡劣,比起死刑,流放其實更折磨人。

在唐朝、宋朝時期,罪犯一般都往南方“蠻荒之地”發配,到了清朝,南方腹地已經有了多年的經營,因此,統治者流放罪人的目的地,就選中了距京城十分遙遠,又是苦寒之地的寧古塔。

要知道,古時候流放可沒有現在那麼簡單輕鬆。寧古塔地處中國疆域的最東北角,光是長途跋涉,就已經生死難測。在自然條件方面,寧古塔氣候惡劣,白天最冷時期可達到零下38度,冬季夜晚温度普遍低於零下40度。在那個缺衣少食、缺乏禦寒手段的年代,一般人根本熬不過冬天。被流放的人要是想逃跑,這裏到處都是森林、沼澤和野獸,讓你跑都跑不了。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寧古塔的冬天難熬,但到了夏天,這裏簡直是世外桃源。寧古塔地處邊疆,人口稀少,生存着大量飛禽走獸,物產豐富,山花遍野。許多商人在寧古塔收集山貨、獸皮販賣到關內和朝鮮等地,逐漸形成貨物貿易的小中心。

清朝流放寧古塔的犯人大多都是犯了罪的官員,這些人學識高、有能力,流放到寧古塔之後其實過得並不差,當地人一般都很尊重這些“犯人”,相處的也很融洽。

説起來,這些犯人除了不能回到關內,其他事情都可以做,比如自己開荒種地,做生意、開館授學都可以進行。

詩人吳兆騫在寧古塔22年,完成著名詩詞集《秋笳集》和《歸來草堂尺牘》,詩中不但記錄了寧古塔絕美的山山水水,而且也寫到了他們這些人流放到寧古塔之後,當地會給他們分房子、耕牛和土地,頗受尊重,完全不是我們想象中犯人生活的樣子。

所以整體來説,被流放到寧古塔的犯人,更多承擔的是屯墾戍邊,教化邊疆的任務,而非影視劇中那樣令人膽寒的地方。而到了清朝末年,犯人們也不再發放至寧古塔了,而是流放至新疆。

除了寧古塔,下面這些同樣是流放之地。北京,從元朝開始定為首都,可在戰國時代,那時候的北京還叫幽州,也被稱為薊城,是當時著名的荒涼之地。秦國的王妃羋月就曾被髮配到薊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兵攻打嶺南,兩廣地區於是被納入秦的統治版圖內。那時候的嶺南地區,人煙稀少,濕氣和瘴氣很多,因此也就成為發配流放罪人的地方。

三亞,古稱崖州,崖州孤懸海外,被認為是邊陲蠻荒的天涯海角,長期被作為貶黜罪臣的流放之地。據典籍記載,從漢代到明朝,被流放到崖州的朝臣就有15人之多,雖説是流放之地,但多少文人豪傑被流放此地,為海南帶來了先進文化,促進了海南的發展。

對於現代人來説,想想自己被丟到一個沒wifi沒自來水沒天然氣甚至沒電的地方——大概能感受到流放有多慘了吧?當然這個事也具體看人,比如蘇東坡被貶黃州,結果他老人家發現那裏的豬肉很便宜,而當地百姓不善烹調,於是一怒之下發明瞭東坡肉,這就是真豪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