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遇上非物質文化遺產

【點睛】今年6月13日,我們迎來第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遺產見證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重要力量。1987年,中國長城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文化遺產不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共有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作者:張愛東

戚繼光大將軍在金山嶺長城。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也是擁有“承德泥人張”之美譽的張建功老師的作品。

金山嶺長城位於北京密雲與河北灤平交界處,是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1569年-1582年)主持修築,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

2020年年初經河北省政府批准,河北灤平張建功老師的泥塑作品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泥塑:大清皇莊。在登長城路上,有一座金山嶺長城-承德泥人張展覽館(目前尚未開放)。館內陳列作品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擁有“承德泥人張”美譽的張建功老師作品,有十大類,300多件。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物質文化遺產眾多。迄今,在我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55個項目中,有37個項目是物質文化遺產。1987年,中國長城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抗擊疫情,勇士出征。2020年是難忘的一年,將永遠被歷史銘記。

承德“泥人張”老師把這場疫情用泥塑的形式記錄下來,我們也會永遠銘記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承德“泥人張”泥塑作品生動展現農村戰“疫”場景。他以金山嶺長城腳下花樓溝村為樣板,創作出身穿軍大衣、頭戴棉帽子、手持小紅旗的黨員形象,在村口設置的黨員先鋒崗上堅守崗位。除此之外,肩背噴霧器消毒、為值守村民燒火取暖、為進出人員登記等眾多村民形象,都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大家參與疫情防控的情景。

“在這場戰‘疫’的行動中,金山嶺長城腳下的農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要用作品來歌頌他們。”談起創作初衷,張建功坦言。

長城最美之景不在山海關,也不在八達嶺,而在金山嶺。“萬里長城,金山獨秀”,形容的便是金山嶺長城。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的金山嶺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間,被稱為“明長城之精華”。

長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熔鑄着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御外辱的愛國情懷。

金山嶺長城的美不僅在於其他部分的長城無法媲美的精巧構築和多樣形式,更在於隨着一年四季的時光流轉而展現出的別樣景緻。

1987年,中國長城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文化遺產不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共有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中華文化是世界四個古老文化體系中惟一沒有中斷自身傳統的文化體系,它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條不曾間斷的文化長河中藴藏着浩瀚精深、燦若繁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的先輩們一代代地將炎黃血脈凝結其中,世代相傳,直至今天。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羣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起設立。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從2009年國家文物局創設主場城市活動機制以來,每年的文化遺產日國家文物局都選取一座城市舉辦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場城市有關活動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張愛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4 字。

轉載請註明: 金山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遇上非物質文化遺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