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生態飯”,真香

昔日鹽鹼地,今日變金山,

因水而生、向水而興的蓑衣樊村端起旅遊碗

這碗“生態飯”,真香

蓑衣樊村舊村一隅。

這碗“生態飯”,真香

隨着蓑衣樊村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少村民吃上了“生態飯”,開起特色客棧。

8月5日,花紅柳綠、碧水環繞,蓮葉田田、荷香四溢,雨後的高青縣蓑衣樊村更顯水鄉風韻。

每天早上,51歲的盧金霞送走自家民宿的客人,清潔完房間衞生,總喜歡圍着村子轉兩圈。村東廣場的遊船碼頭是她的落腳點。這裏離天鵝湖國際温泉慢城最近,遊客也最多。熱情好客的盧金霞經常免費當起導遊,同時將自家的民宿推薦給遊客。

蓑衣樊村位於黃河南岸,三面環水、植被豐茂,與村東的天鵝湖國際温泉慢城融為一體,這些年成為都市遊客心目中的“詩和遠方”。很難想象,2011年,蓑衣樊村還是遠近聞名的省定貧困村。

這個只有167户587人的小村,由於地處沿黃土地浸漬區,糧食收成寥寥,村民只能靠種稻打魚為生,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薄弱,增收途徑有限。蓑衣樊村黨支部書記司國營告訴記者,2011年前後,村民人均收入不過20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

盧金霞嫁到蓑衣樊村那年,儘管早就做好了過窮日子的心理準備,但一進新家的門,還是傻了眼。“家裏一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婚房的擺設都是臨時借來充當門面的。”每到春天糧食青黃不接時,總得找孃家接濟。

為了增加收入,不服輸的盧金霞做起了饅頭生意,還學會了理髮的手藝。十幾年下來,功夫沒少下,卻始終摘不掉貧窮的帽子。

轉機發生在前些年。“縣裏憑藉咱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在村內修魚池、挖藕塘、種稻米,對村路、民居統一進行了設計改造。”司國營説,村裏的致富能人還帶頭開發了濕地泛舟、稻田釣蟹、果蔬採摘等鄉村旅遊體驗項目。

政策扶持下,村裏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完善基礎設施,美化村居環境。“雖然是‘摸着石頭過河’,但政府有支持,黨支部帶着幹,咱還有啥可擔心。生態就是咱蓑衣樊村的最大優勢,何必端着金飯碗找飯吃。”作為蓑衣樊村致富“帶頭人”的劉樹海選擇返鄉創業成立旅遊公司,準備大幹一番。

嗅到商機的盧金霞,率先將家裏6畝地全部流轉給合作社用來發展有機水稻種植。村裏要打造第一批農家樂和民宿,盧金霞搶先報了名,寬敞明亮的正房經過裝修改造,安置了10個牀位,成了温馨的家庭客房。

2018年國慶節,在震天響的鑼鼓聲中,盧金霞家的民宿正式開門納客,當天就有2個家庭8位客人入住。去年一算賬,光民宿就給盧金霞家帶來了10多萬元的收益。“一年的民宿收入就超過了之前十多年,兒子在城裏的房子就是民宿給俺掙來的。”盧金霞説。

除了民宿,給她家帶來豐厚收益的還有流轉出去的土地。合作社通過採取稻漁立體種養新模式,農作物與水產品共生共養。米憑蝦蟹貴,出產的黃河蟹田米因綠色有機、口感好賣到了十幾元一斤,而且稻田蝦、稻田蟹的價格也高出市價不少。除卻土地流轉費,盧金霞還能領到合作社的分紅,僅土地收益就超萬元。

“穿蓑衣,戴斗笠,捲起褲管,風裏來雨裏去,泥水中刨食……”記憶中不堪回首的窮苦生活片斷,曾是盧金霞心裏的痛楚,現在卻成了鄉村旅遊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每逢插秧時節,城裏人成羣結隊來到稻田裏,在濛濛細雨中穿起蓑衣、戴上斗笠,去體驗農事。盧金霞在岸上耐不住誘惑,也捲起褲腿,跳到水中過過癮,然後和遊客們説説笑笑回到自家民宿。

隨着蓑衣水鄉聲名遠播,遊客多了,蓑衣樊村突出黨建引領,文旅項目、農旅項目不斷推陳出新,村裏先後建起了“農村大席”主題的食堂、家庭式個性化服務的養生小木屋和“農村大炕”風格的蓑衣客棧,村內直接從事旅遊餐飲住宿服務的超過400多人,農家樂達到80多家。住民宿、釣龍蝦、捉螃蟹、乘船戲蓮、研學度假,成為省內外知名的旅遊明星村、網紅打卡地。

盧金霞變得更忙了,“好生態就是咱老百姓的飯碗,接下來俺準備把自家的民宿改造成特色精品民宿!”

來源:大眾日報

花了 · 秒來閲讀

點個【看】叭

【來源:聊城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碗“生態飯”,真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