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⑦太平鎮:出川入黔的水陸鹽道(中)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古藺縣太平鎮,位於赤水河中游西岸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古名“落洪”(也稱“樂共”,樂與落、共與洪均為通假字),它與土城之間的赤水河中游水路,早在秦漢時就已通航,太平鎮也成了古代由土城通往昆明和越南的必經地,其路線大致是:土城、太平渡(永樂)、鎮龍山、赤水河鎮、畢節、赫章、宣威、昆明、文山和境外越南。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土城還出土了一批明代和清代的越南錢幣,證明這條古代絲綢之路“樣舸道”(夜郎道)的存在。
《古藺縣誌》(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介紹,三國時蜀漢大將馬忠,就是沿着這條路線將庲降都督府從土城(平夷)遷往赫章可樂(味縣)的。太平鎮右側三華里處的九溪口(赤水河西岸),二十多年前曾在這裏發現一座東漢墓葬。沿着赤水河西岸的兩山脊間,有一條南北向的小溪(九溪河),再沿小溪可見一條古通道,由其南端的土城鄉爐缸嘴東渡赤水河後通往仁懷市合馬鎮。這是一條宋代就已開通的運鹽古道和南絲之路古道,宋代播州西部地區出產的茶、馬和絲綢等很多就是從這條路線運抵太平渡,再順着赤水河往北運往瀘州的。
太平鎮,是川南歷史上因鹽而興的名鎮。
《古藺縣誌》記載,歷史上,貴陽府所屬食鹽有兩個來源,即“川省自流井、貢井載至仁懷縣屬之猿猴發賣;川省射洪縣載至綦江縣發賣,均系黔地小民到彼,零星接買,馬載人挑,分途運售,自猿猴至省計程十餘站,自綦江至省計程二十餘站”。
明末清初,因川鹽入黔的交通需求,官署在太平鎮設立了一個水路驛站,眾多鹽商湧入太平設號,商賈雲集,貿易繁忙。太平渡口船隻臚列,桅檣如林,號子起伏,物暢通流,古鎮逐漸繁榮。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太平已成為川黔滇地帶極富盛名的商貿樞紐。
2016年夏天,我們在太平鎮採訪時,在赤水河紅軍紀念碑邊聽到斷斷續續的號子聲。原來,鎮上居民為參加民俗文化節在排練節目。“使勁拉過險灘喲……”“喔着着,喔着着……”曾擔任鎮上船舶管理員的杜樹清老人還哼起一段赤水河船工號子。“赤水河號子普及得很,貴州人也唱,老輩子幾乎人人會,那是陪伴着我們祖祖輩輩的勞作工具。”他説。
杜樹清看樣子是這個民俗表演隊的“導演”。他告訴我,他爺爺過去是赤水河一帶有名的船老大,在驚濤駭浪經歷過九死一生。那時河上的船舶,大多是“鹽船”,包括中圓棒、五舨船、黃瓜皮(炭花船)、麻葉鰍等。下水航行,主要裝載生鉛、硫璜、煤炭、毛鐵(生鐵)等土產,直達合江。上水航行,主要運載川鹽。船工水手的配置,一般是每船載重5噸,配置船工1人。陡急灘前,同行船舶船工合力同拉一船,依次上灘,名曰“換中”。無船換中,則另僱當地農人協助拉縴,稱“拉腰灘”過灘。上水牽挽困難,下水航行更兇險。
赤水河流經太平鎮一帶,灘陡水急,舟行維艱,一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於是,杜樹清祖父發明了一種牯牛船和鰍船(麻葉鰍)。
牯牛船又名梭耳船、艄船。底皆夾板(雙層),結構堅實,幹舷較高,能經受急浪衝擊。牯牛船不用舵,船頭船尾,都是用艄。船中小台,高約五尺(約1.7米),司舵者居其上,作為後駕長(後領江)駕船的的蹲板。這個操作大艄的平台,遠比用舵船舶的蹲板要高、站在這個高高的平台上,從灘的上方就看得見灘下,正確操作,安全過灘。
赤水河河面狹窄,水急灘陡,放船下灘,船隻必須操縱自如,稍一遲緩,便會糜碎土沉。為了保證安全,牯牛船結構特殊,船尾歪側,遇到緊急情況,船頭掉向特別靈活。因又稱作“歪屁股船”,與航行烏江的歪屁股船兒,頗相近似。
穿過古藺縣城的古藺河在太平渡(太平鎮)匯入赤水河,形成一個重要碼頭,歷史上進出古藺的貨物多在這裏下船。天平鎮上也有鹽號若干,巨大的人員聚集和消費,促進了場鎮的興旺與繁榮,四面八方的商人,前來經營販運鹽、酒、布匹、百貨、木材、山貨土產生意。太平鎮這處小小碼頭,也發展成南絲路支線“牂柯道”上的重要集鎮。
《古藺縣誌》介紹,舊時太平鎮一帶的背鹽工十分活躍,民國後期到解放初期,每年由赤水河運往茅台鎮的鹽大約有上萬噸。鹽運的發達也帶動了茅台鎮商業的發展,因此茅台鎮一度改名為鹽商鎮,當地至今還流傳着“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的詩句。特別是在鹽運的推動下,茅台鎮生產的美酒也通過鹽商遠銷各地,聲名遠揚。以1952年為例,為了鼓勵鹽運,政府規定“無論人背還是船運,每運鹽至70到75斤,就可得到其中9至10斤作為獎勵。
後來公路修通後,汽車逐漸代替了人力原始背鹽。這裏的運鹽古道和碼頭才漸漸式微(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