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村涼溝橋 不用進村就把你美呆了

太行深處的涼溝橋真的是屬於那種一眼驚豔的地方!它地處晉冀交界,在舊時這裏幾乎就是絕地,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不走山上的小道就無路可走。而今天之所以成為晉冀交界是因為涼溝橋村西的大山被鑿了一個山洞,穿過去就是山西了。清《平定州志》稱之為“東北要津,無逾於此”。故涼溝橋為溝通井陘西北與山西平定東北的必經之橋。

太行古村涼溝橋 不用進村就把你美呆了

太行古村涼溝橋 不用進村就把你美呆了

太行古村涼溝橋 不用進村就把你美呆了

涼溝橋下現在是一條公路,呼呼跑的大車在寂靜的大山裏顯得突兀而又鬧騰。聽村裏的老人説,眼下這條公路在過去是一道深澗,水流湍急、水霧蒸騰。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峽谷的山壁上有許多水流沖刷出來的渦洞,甚至有些溶洞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古時涼溝橋村是不缺水的。

涼溝橋下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峽谷或者是深澗,兩側最窄的地方不過十餘米寬,高卻有二十餘米,甚或更多。想看到涼溝橋村那就只能是仰視了。過了橋大約幾十米路南有條斜路上去就是涼溝橋村,而這條斜路我想以前也是村民取水用的。遙想當年山水轟隆、水汽蒸騰,涼溝橋除了秀美是否還多了些氣勢呢?

涼溝橋古稱神堂口。《井陘縣誌》記載:“明萬曆年間,許氏自本縣小切村遷此。”不知道為什麼井陘縣的許多古村都有許氏遷入,許氏在明朝經歷了什麼?似乎是個不解之謎。

崇禎十三年(1640年)在村旁山溝處建一“廣濟橋”,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因橋建於“良溝”故名“良溝橋”。橋高15米,依託深澗兩側自然突出的崖石修建,兩頭崖上坐落着四個小橋墩,仿趙州橋形式建有四個小石穹,上有“建於清光緒年間”字樣。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涼溝橋只有西半側是古橋,因為東半側是擴建的。該橋總長20米、橋寬近8米。一位老鄉用木棍給我指着説:你看這兒有清朝重修的碑記,由於年代久遠那些字已經看不太清了。老人説他不知道這座橋的建造年代,或許是他沒看過縣誌的緣故。

民國《井陘縣誌料》紀載:“神堂口,界山西盂縣,北至武功口二十里,西至山西盂縣西賈莊十八華里,口北羣山壁立,由口東過涼溝橋。”古神堂口與黃龍口、驢橋口、險隘口、達滴巖口、武功口、楊莊口並稱為井陘關內七隘,明代為拱衞京都以御匪患,“俱有兵守”(雍正《井陘縣誌》),並在各口修築長城。

太行山上的長城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雄偉,所謂的關口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大,甚至所謂的晉冀古道也十分逼仄,實可謂一夫當關之地。在荒廢之後更是凋零破落、慘不忍睹。

今涼溝橋西南山巔上尚存有314米長城,其隨山就勢,連綿起伏,陡峭險絕。當年建造時就地取材,用塊石壘砌,內填土石,泥土封頂。現在殘留的不過一米有餘。北側山頂上遺留的烽火台,雖經數百年的洗禮仍不失當年的氣勢。

以我的猜測,涼溝橋村的誕生之初源於明朝的守兵。其實,許多窮鄉僻壤的古村落都是這麼來的。有一年我自駕殺虎口,在博物館裏看到一個長城古村落叫做二十二村。這個村名的來歷是因為守兵長期駐守,成家立業後形成了最初的村寨,而因為地方無名大家便以數字相記了。——人,説複雜也複雜,説簡單也簡單。

作者簡介:

王喜慶 微博:莊上九爺。軍人出身卻喜歡聽着音樂、開着車、浪跡于山水之間。多平台原創專欄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歡文學的他居然寫了百萬文字於網上,而且圖片比文字更專業;不足之處是尚有兩個省份沒有走到。

如若喜歡,敬請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7 字。

轉載請註明: 太行古村涼溝橋 不用進村就把你美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