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上過太姥山,才知道什麼叫春深似海。
綠,鮮綠,淺綠,深綠,草綠,灰綠,各種的綠色,連接着,交錯着,變化着,波動着,一直綠到天邊。
風微涼,天不熱,花慢慢地開,到處都有。
唯一熱情的,就是採茶工人們的手,在茶樹之間十指翻飛,一刻都捨不得停歇。
按照往年的規律,穀雨前後,高山茶園裏採摘的是春壽眉。
到了春天的末尾,草木無邊,產出來的茶,更擁有暮春的成熟風味。
只可惜,今年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無法親眼看着它們被採摘下來,只能等成品送到面前才能喝到。
宅家的日子,温暖、明媚,還有些許閒適。
午後的陽光悄悄地灑落在陽台上,坐在藤椅上不經意地翻閲詩書,那種只居詩云花事、不聞城市煙火的感覺,真好。
抿了一口去年的春壽眉《花弄影》茶湯,在那馥郁的花香裏,昏昏欲睡。
正當自己想當個睡美人,伴着茶香午休時,收到了茶友的微信。
他問,為什麼壽眉不僅有綠色的,還有褐色的?
於是立馬清醒了過來,坐回桌前,開始碼字。
在科普白茶的這條路上,村姑陳任重而道遠。
《2》
眾所周知,壽眉分別在兩個季節採摘。
春天採摘下來的,叫做春壽眉,而秋天所採的,叫秋壽眉。
在2022年的春茶季舞台上,萬眾矚目的白毫銀針,一身榮光華麗登場,又華麗謝幕。
緊接着,白牡丹也不負眾望,迎來綻放之日,長勢良好。
現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春壽眉身上。
春茶季的氣温偏低,尤其是高山茶園裏,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就會相應降低0.6℃。
比起平地茶園,高山茶園的温度要低上3-5℃。
再加上早晚霧氣瀰漫,清冷的感覺更加明顯。
猶記得上個月採銀針的時候,我們還必須穿着厚厚的羽絨服,否則冷風會不斷往衣服裏鑽。
而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眼看着已經快要到夏天了。
但是,太姥山上的温度還不算高。
另外,茶園裏時常雲霧繚繞,將直射光反射成了漫射光,更加輕柔地滋養着茶樹的生長。
既然茶樹在生長時並沒有被太熱烈的陽光照射,因此,在春天採摘的白茶,體內葉綠素的含量極高。
採摘下來的茶青鮮葉,是嬌嫩的綠。
到了製作的時候,為了保留下大量的養分和這份綠意盎然的模樣,要一直處於温和的狀態。
日光萎凋時,不能暴曬,要掌握好分寸;烘乾時,也要低温慢烘,防止高温破壞營養物質。
所以,春白茶的主色調,往往呈現為綠白二色,春壽眉當然也不例外。
綠油油的葉片,配上白色的、有些細瘦的芽頭,以及略長的梗,宛如天鵝頸般,這種搭配,很美。
《3》
秋壽眉的顏色,更加豐富多彩。
春天和秋天,兩個天氣、温度、日照強度完全不同的季節,孕育了性格完全不同的壽眉。
從外觀上看,秋壽眉除了綠色,還多了一些別的顏色。
有土黃色,有淺褐色,呈現着以綠色為主的五彩色。
很多仔細看過我們所拍的圖片的茶友,都會產生一個疑惑:秋壽眉明明採下來還是綠色的,為什麼做完就帶黃色了?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天氣。
植物葉片之所以能夠是綠色,是因為一種叫葉綠素的東西。
充足的光合作用,能讓葉片看上去又綠又油潤,但如果光照時間太長,它就會開始分解。
在春茶季的時候,即便天氣漸漸熱了,但高山上的光照還是柔和的。
温柔的陽光下,茶葉中的葉綠素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分解速度慢。
所以,成品的春壽眉,還是綠白二色,那種春深似海的顏色。
而秋茶季則不同,比起春茶季,陽光更強烈,日照時間也更長,在萎凋的過程中,葉綠素便逐漸被分解了一部分。
被分解以後,葉黃素就會突顯出來,讓原本翠綠的茶青,帶有小面積的土黃色、淺褐色、磚紅色等。
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秋壽眉那五彩斑斕的模樣。
當然,秋天那麼漫長,每個時節所採摘下來的秋壽眉顏色上也有差異。
比如,在白露節氣前後採的壽眉,因為天氣熱,日照久,所以黃色比較亮眼,大片的綠色中摻雜着黃色,彷彿一片專為秋天繪製的畫卷,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而寒露節氣前後採的壽眉,由於彼時是深秋,日照弱,早晚的温度低,葉片中的葉綠素便被儘可能多地保留下來。
故而,寒露茶的葉片更綠,雖然也是五彩,但綠色的佔比更多。
就像是在綠色的底佈下,用黃褐色的畫筆,點綴了幾朵花瓣。
《4》
不過,市面上有些壽眉看起來並不綠。
恰好相反,它們就像是集體得了黃疸病般,葉片統一成為了黃褐色。
基本看不到綠色,或者只是零星帶着點綠,不仔細找,壓根見不着。
很顯然,這不是正常現象。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些壽眉在製作的時候,遭遇了不幸。
舉幾個例子,前面説到,白茶的日光萎凋,有別於暴曬,是輕柔温和地曬,讓水分順利流失的同時,儘量不破壞養分。
並且,萎凋時水篩還必須離地70公分左右,保持上下空氣流通。
但是,這必須是有經驗的製茶師傅,愛茶如命,對茶葉有責任心的師傅才能做到。
而有些人,為了圖省事、求便利,直接把採下來的茶青攤在水泥地上晾曬。
隨意地攤晾,也不管是不是太厚了,就這麼讓太陽曬着嬌嫩的茶青。
幾個小時過去了,從上午曬到中午,再到下午,茶青們的水分確實少了,但營養物質也被破壞了。
按照這樣做茶,春壽眉被曬成了五彩色,秋壽眉被曬成了黑褐色。
不僅如此,茶葉看起來蒼老,沒有生機和活力,彷彿老了十歲。
喝起來,也是香氣寡淡,湯水薄弱,幾乎嘗不到什麼鮮爽感。
除了暴曬,渥堆也會讓壽眉變色。
渥堆,也就是採下來的茶青沒有及時薄攤薄晾,而選擇反其道而行,厚厚地堆積,甚至到達一定高度。
這種做法,完全背離了白茶微發酵的工藝。
茶青鮮葉們擠成一團,無法透氣,更無法散熱和走水。
如此一來,在高温和高濕的情況下,茶青被過度發酵,變味變色,喝起來還會帶着不清爽的漚青味。
渥堆和暴曬,常見於生產做舊茶的過程裏。
當壽眉完全失去了原來的色彩,看起來發黑髮褐,商家便能將年份造假,貼上十年陳,或十幾年陳老白茶的標籤。
顏色不對勁的壽眉,自然是不建議大家買的。
不管是出於做舊目的,或只是因為工藝不到位導致,白茶的內質都已經被損耗大半。
營養物質沒了,這茶喝起來還有什麼意義?
要麼,是又苦又澀,雜味一大堆;要麼,是香氣弱,湯水薄,和白開水沒兩樣。
總而言之,遠達不到白茶“鮮香醇爽”的要求。
《5》
這次的春茶季,我們發現很多朋友的觀察力提升了。
從一些很細節的地方,去研究一款白茶的品質究竟如何。
買春壽眉,肯定是綠白二色的好;買秋壽眉,也要綠,不過綠色為主的五彩色才是常態。
葉綠素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多,白茶就是綠的。
等它漸漸變少了,綠色也會減少,出現少量的黃色或者磚紅色。
但如果發現白茶出現統一的黃褐色、黑褐色,找不到綠色了,證明葉綠素完全消失分解。
白茶的工藝如此簡樸,顏色的改變,必然是受到季節或者製作方法的影響。
順應自然的白茶,才是最好的狀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