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為啥提議, 要用俄文字母取代漢語拼音
如今,孩子剛上學就要從漢語拼音開始,之後才能一步步的學習漢字。然而,在漢語拼音改革的過程中,斯大林曾經建議中國使用俄文字母。
今天,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大多查字典,根據漢語拼音,就知道這個字讀啥了。但是,古代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那時沒有漢語拼音。如果要知道這個字咋讀,就要反切的方式拼讀。
什麼是反切呢?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舉個例子,比如“孝”字,就是用“呼教”,快讀,就拼成了一個字“孝”。這種記錄文字讀音的方法,最早在漢朝,歷經多個朝代,雖然期間也有變化,但是反切標識漢字的讀音,一隻是社會主流。
如果能夠熟練的運營反切,需要先認識一些字,就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想知道“孝”字的讀音,首先你要認識呼字,教字,這兩個字如果你不認識,根本無法知道“孝”字咋讀。
所以,這種方法非常不便利,人們就開始探索,能不能用簡單的字母來記錄漢字讀音。
如何為漢字注音,中國人一直在會嘗試各種辦法。
明清時期,意大利人利瑪竇和羅明堅編的《葡漢辭典》中,率先使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 1626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1847年英國駐中國外交官密迪樂等也先後編制了漢字拼音方案,各具特色。其中大多數拼寫的都是南京官話,而在清朝中期後,北京話成為官話,這些方案也即失去作用。
結合以上成果,英國人威妥瑪在1886年創制了較為完備的“威氏拼音”,準確記錄了北京官話口語。此後在郵政電信、海外圖書館中文藏書編目、外交護照上的中文人名等處,都長期使用“威氏拼音”,成為漢字的統一標註方案。很多“威氏拼音”的拼法沿用至今,如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茅台Moutai等。
此後,中國學者,比如趙元任、錢玄同、黎錦熙、林語堂、瞿秋白等等都紛紛研究漢字注音問題。
當時,有這樣一種傾向,人們認為漢字太難寫,很多學了漢字三四年的人,還不能流利的讀完一本書,建議取消漢字,而用拉丁字母拼讀,就如今天的英語一樣,很容易學習。1935年12月,蔡元培、柳亞子、魯迅、郭沫若、茅盾等688人聯名提出《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稱:“中國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我們必須教育民眾,組織起來解決困難……中國大眾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這種新文字,現在已經出現了。”
但是,國人強烈反對,認為漢字是中國的文化精髓,絕對不能扔,應該繼續使用漢字,而不是字母。那麼,當時的國人就開始琢磨着,用那種方式記錄漢字注音。
當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首領的斯大林曾説,漢字太難認,是否可以搞一個民族化的拼音方案。後來,斯大林對郭沫若説:“我們蘇聯的兒童,只要學習三個禮拜,學會了俄文字母和拼音法,就能夠看書,你們的情形怎樣?”郭沫若回答道:“我們不行。往往學了三年還不能夠看書呢。漢字學起來的確是有困難的。”
用什麼字母做漢字拼音呢?斯大林建議用俄文字母,也就是現在的斯拉夫語系。他的理由是,社會陣營在擴大,應該同蘇聯結為“文字同盟”,改成俄文字母,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斯拉夫字母化”。這樣便於社會主義陣營相互之間溝通,不應該用拉丁字母。
根據當時的情況,應用拉丁字母的人要比使用俄文字母的人多出很多,國人對於斯大林的建議,很不贊同。1953年,斯大林死去,中國決定使用拉丁字母設計的拼音方案。
此時,被譽為中國“漢語拼音之父”的週週有光出版了《漢語拼音方案》,明確提出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對於“漢語拼音之父”的這個稱謂,周有光是不愛聽的,他人自己是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漢語拼音方案的。因為在1949年前,已有“威氏拼音”“國語羅馬字”等多套成熟的拉丁字母注音法可供借鑑。
1958年,國家公佈了《漢語拼音方案》,一直使用至今。 【參考資料:《漢語拼音方案》、北京晚報《周有光為何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