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引言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一首小學時代的詩,曾經讀來朗朗上口,如今再讀,更是意味深長。
過去太過於年輕,並不懂這首詩背後的真實含義,特別是這首詩還是刪減版,我們只讀到了前兩句,卻忘記了還有後兩句的精彩。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對於曾經這首過於熟悉的詩,我們真的讀懂了嗎?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可能這首詩我們説到時朗朗上口,但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大多數的人已經蒙圈了。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一個離字代表着離開和距離,那麼兩個離字複合使用,這又有何種含義呢?
一、長安居,很容易
這首詩的由來,得追溯到唐德宗貞元三年。在唐德宗時期,唐朝略有衰落,但依舊是繁華,尤其是長安,國際老都會,那也是天下人才齊聚首。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才來到這裏,可能他們在地方上是一方豪傑,但在長安卻卻都變成大不易,因為這裏人才太多了。
白居易也是在躊躇滿志中來到了長安,和以往的北漂一樣,白居易也需要到處遞信獲得貴人的青睞,其中他就投到了一個名叫顧況的大師人手下。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作為長安的大詩人,顧況自然每天遇到這些北漂來的落魄青年,因此他如同以往的態度一樣,把白居易當成了一個小角色。並且還生出了嘲弄之意,直言道: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其意思就是,長安的米價太貴,這個小夥子居住下來不容易。白居易是大名鼎鼎的詩人,年輕有為,因此聽到前輩的嘲諷自然不甘落後,於是就隨手拿出了自己的詩。這首詩就是那首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這位大詩人一看到白居易的這首詩,當場驚得目瞪口呆,立刻改掉自己的話,並激動的言道:道得個語,居亦易矣!於是這一段故事傳為佳話,也是白居易16歲成名的引子。不過,昔人已乘黃鶴去,但詩人留下來的詩篇,卻依舊千古文明。
本詩的完整版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深。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通篇讀來婉轉悲歌,情緒莫名被牽動,這才是大詩人的文風。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二、白居易的文風
要讀透白居易詩文的內涵,首先要弄透白居易的寫詩風格。據史書記,白居易的文風如同他的姓名一般,簡單明瞭,但有實際陳事。
正如學者所評價,其風格:辭質而徑、 言直而切、事核而實 、體順而肆。而且這位詩人的詩歌注重寫實和通俗,特別擅長借古諷今。有詩讚雲: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此外白居易的詩分為兩類,一類詩歌與社會政治緊密相關,特別注重表達自己的政治目的,且諷刺時弊。另一類則強調生活與情感,於平淡之中表達情感寄託。
很明顯,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屬於第二類詩,而結合白居易的文風,他的所有詩句意象,全部都有特指,不會出現排比與所言非物現象。因此白居易這首詩能夠一朝響徹長安,其用意肯定非同一般。那麼“離離”二字的含義究竟為何呢?背後有大講究。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三、“離離”在詩中的含義
在瞭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和白居易文風后,再回到問題本身。其實,根據白居易的文風,這個詞並不適用於普通的固定用法,也和動詞無關,要想理解,還是得根據前後詩意來判斷。
根據古漢語字典,“離離”二字,有特殊含義,本意是指各種相貌,可以描繪為事物的繁茂,類多。此外還有井然有序,樣貌分明的含義。這兩個字可以帶有強烈的情感抒發,並且意境悠遠。
它的出處最早來自於,《詩·小雅·湛露》,其中有詩云:“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此外,三國大美女甄夫人也有《塘上行》,其中有言:“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這兩處的描寫都和白居易的“離離”二字接近,都意為盛、多、貌。因此,結合其意,白居易開篇所説離離原上草,其意為,草原之上芳草累多,一派繁榮之象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這個解釋可能有些怪,因為白居易的詩是一首送別詩,按理來説,所有的詩句意象都取自悲愴之物,為何偏偏要在悲哀的情緒之下,描繪草原上的芳草繁茂呢?
其實這正是詩人詩句設計之奧妙。古詩之所以能夠突出文中的強烈感情,關鍵在於各種意象與境界的對比和強烈衝突。正如其他的名詩一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亡國本是一個恥辱的事情,但亡國之女並不感覺其中的痛苦卻在高聲歌唱,境界與意象的反差,更能凸顯真情實意
白居易用繁茂的草木,來説明草原生命之旺盛,與自己離別的境界剛好形成反差,這也是在暗示着,歲月悠悠,卻總有無不散的宴席,生命很長,但相守很短。這種強烈的反差之下,更能凸顯離別的悲痛。
此外,芳草枝茂盛更有另一種含義,正如開篇所説,芳草連綿不絕,連野火都燒不盡,亦可代指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時,綿綿情意不可斷絕。後文所述,春風吹又生,亦可代指,今日離別,來日亦可相見。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因此,詩人通過“離離”二字,將離別之不捨烘托得連綿不絕,且對於未來的重逢,又寄予了無限的期望。所以此詩之境界立刻被凸顯出來,前兩句固然可以流傳千古,但其意境完全不同,只表達了生命之旺盛與芳草之頑強。
但將全文鋪展開,前後就形成了強烈對比。在生命的頑強與茂盛之中,讀者會再一次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偏偏在離別悲愴之際,卻因為開篇所描繪之生機,卻又給人無限的希望,期待着未來的重逢。簡簡單單兩個字,就盡顯白居易之文風和實力。
這樣的詩文境界,較之前兩位大師李白與杜甫,其實也不遑多讓。也難怪顧況這位大詩人在見識到這首詩以後,立刻肅然起敬,畢竟這首詩對於詩文與意境的把控能力非同一般,這樣厲害的寫詩大師,自然在長安居就很容易。
結語
讀完白居易的詩,感受了後半段的精彩,這也使人不得不感慨,大唐帝國詩人何其之多,境界何其之高。先有李白繡口一張便是半個盛唐,後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現實悲歌。如此偉大的唐朝,真可謂是文人的巔峯時代,也可謂是文明的頂級表現。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唐朝詩人為何如此之多呢?中國通史中的教授有過解答,或因大唐開疆拓土,吸納多方文化之繁榮所致。各方文明羣集於長安,光怪陸離者有之,恢弘大氣者有之,迷離香豔者亦有之,這才有思維之開闊,想象之豐富,才有詩歌之精彩多樣。
此外唐朝詩人能文能武,八歲開始讀詩寫歌,長安更是羣詩鬥豔,競爭之下出人才。且唐朝詩人人人尚武,都在馬球場上逞英豪,邊塞戰場奏離歌。有這樣的文化背景,有這樣的尚武之風,自然才會有面貌一新的大詩人,和此起彼伏的文思才湧。
因此現代人們也可學習借鑑,鼓勵諸多思潮的碰撞結合,閲讀主課以外的課外知識。在眼界的開拓,思維的交流下,才會有更多人才的登場,唐朝的大詩人眾多莫過於此。
參考文獻:
《中國通史》
《大明宮》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74 字。

轉載請註明: 背了這麼多年的“離離原上草”,“離離”啥意思多少人蒙圈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