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卧室裏至少要有一個衣帽間,從佈局下功夫,基本都能裝!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休閒

現在的户型設計裏融入衣帽間的設計並不罕見。但是,具體衣帽間怎麼佈置是值得關注的話題,今天我們通過來日本住宅設計中常用衣帽間的設計方式,一起來學習一下怎樣合理的佈局衣帽間。

衣帽間的尺寸不同,佈置方式和收納能力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來按照尺寸分類介紹。

一、3平米左右的緊湊型衣帽間

>類型A

成人所需的衣帽間最小的寬度為1.8m,但實際上有這樣一個1.8米乘1.8m的衣帽間的話,就足以解決夫婦兩人份量的存放問題了。

這是一個標準的3平米衣帽間。存放衣物的櫃子寬度為600mm,採用中間走道兩邊衣櫥的佈局,可以簡單計算得到室內有效的最小寬度大約需要1.8米。在這裏600mm的走道僅能容納人站立走動,想要在裏面換衣服神馬的基本是不可行的。展開圖中可以看到,在垂直方向上也需要對空間進行劃分。

這裏是一種標準劃分方式:上部存放小尺寸的帽子、不常用的書,中間是掛衣服的空間,衣服下部是抽屜,存放摺疊的小衣物(內衣等)、不常用的衣物(換季衣物)以及旅行箱等雜物。

>類型B

同樣的空間,也可採用一邊掛衣物一邊設置多屜櫃(圖中簞笥的部分)的分類方式。

這種類型的平面類似於類型A,但是因為多屜櫃的寬度為500左右,所以走道能夠做到700左右。

展開上圖,一側採用上下兩段式的方式,另一側上部存放帽子和書等,下部是多屜櫃。補充一下多屜櫃,日文是簞笥,類似於中國老款式的衣櫥,收納效率非常高,在日本也很受婦女喜愛。如果是用好的木材的話,價格相當不菲。樣子和尺寸大概是這樣的:

類型A的優勢在於便於把兩人的衣物分開歸類,避免混雜。但是在類型A中,因為內衣存放在下部的抽屜裏,實際上用起來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的。因為畢竟在僅僅600mm的走道里要蹲下來找衣服並不是很容易。

因此,相比之下,類型B能夠讓走道寬出100mm來,並且能夠把常用內衣放在便於取出的高度,在這一點上會方便不少。

這是實際户型中的一個例子。主寢室帶有一個衣帽間和一個普通衣櫃,平時常用的衣服放在外邊的普通衣櫃中,不常用衣物收在衣帽間。衣帽間採用B類型,一側為多屜櫃,上部開窄窗換氣;另一側為掛置衣櫥。

順便補充下這個例子中衣帽間高度只有2m的原因是,上部樓層的對應位置是浴室,為了設置管道而降低了局部的樓層高度(反正太高也夠不着)。

另外因為主人需要掛的衣物不多並且在外側另有衣櫃,且主人雜物很多,所以實際上掛置衣物的部分採用了類似類型A中一面牆的佈局。

二、5平米靈活佈局中型衣帽間

>中型類型A

將上述小型衣帽間寬度維持不變,長度(進深)進行調整,大概如下圖:

掛置衣櫃的寬度維持在3平米小型衣帽間的佈局,在它的一側設置高度可調節的架子,可以很方便的放置毛衣、書、雜貨等,大大增強了衣帽間收納的靈活性。

>中型類型B

衣帽間面積達到5平米左右,就基本有設置穿衣鏡和換衣空間的可能性了。如下:

還是同樣的空間尺寸,通過設置L字型的衣櫥可以騰出一部分空間作為更衣室,並在牆面設置鏡面。雖然這種佈局相交類型A來説收納效率有所下降,但是擁有這樣一個更衣的場所能夠使得衣帽間的使用便利性大大提高。

另外,在這裏也可以設置熨燙衣物的空間,並在整個住宅佈局中結合洗衣空間進行佈置的話更是能夠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唯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衣帽間照明的設置。

因為照明用具的光色不同,人眼看到的顏色也會有色差,因此衣帽間的燈具最好選擇和日光光色相近的“晝光色”照明。

三、7平米以上大型衣帽間

“衣帽間要大。”這是設計中不少業主直接提出的要求。但是,衣帽間大就意味着收納能力高嗎?我們可以對於7平米左右的衣帽間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這是一個純粹作為收納空間的衣帽間的佈局,面積大約為7.5平米。考慮佈置衣櫥(進深600mm)和普通收藏櫃(進深450mm),收藏部分的面積比例大約為52%。

而下圖中,同樣的面積,我們將它劃分為一個衣帽間和一個普通衣櫥,它的收納能率則達到了64%。

同樣的邏輯可以想象得到,同等面積的衣帽間和衣櫥相比,其實並不一定能提高住宅的收納能力。

但是,衣帽間的優勢就在於,它能夠非常明確的給出一個分區,並且擁有擴充功能,包括更衣、儲存雜物、甚至家務等等。而如果僅僅追求收納效果的話,一個3平米左右的衣帽間能夠提供到最大的收藏效率。

對於一個大型衣帽間的設計來説,是如何分區以及對於衣帽間的功能進行擴充。

用櫃子將大衣帽間劃分成兩個區域,或者將一部分設置為家務或更衣空間,都能有很好的效果。

四、避免衣帽間尋物堆積的佈局

上面説到,衣帽間其實並不一定能夠提高住宅的收納效率。除此以外,衣帽間的不合理的佈局反而會讓衣帽間成為舊衣服等等堆積的“垃圾場”。

比如下面兩個面積相近的收納設置的例子:左側為兩個衣櫃的佈局,右側為同等面積的衣帽間的佈局。

右側的衣帽間中紅圈的部分,也就是衣帽間的“內部”往往成為垃圾堆積的場所。主要原因在於,這個佈局中,衣帽間本來內部功能分區不清晰,並且因為通道狹窄,靠裏的衣服之類收拾困難,因此常常會有雜物堆積的現象產生。

如何避免雜物堆積,在設計上有以下幾種考慮方式:

> 儘量避免“通道”的產生

例如,在第一節中提到的3平米衣帽間,其標準佈局就是中間走道兩側衣架或櫃子的佈局。但是當進深變大的時候,內部的衣物無疑會變得難以整理,稍降低其收納率而採用L字佈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L型佈局的轉角處並不很好利用。

如上圖中間的例子,雖然是L型佈局,但是因為轉角處存在障礙,事實上這個部分也常會堆積雜物。相比之下,不妨將難以利用的轉角部分作為從外部利用的小衣櫥或收納空間來利用(上圖右)。

>從“步入式”衣帽間到“貫穿式”衣帽間

簡單説“步入式衣櫥”是進入一個收納的空間進行收納和整理,而“貫穿式衣帽間”則能夠讓人在穿過這個空間的過程中進行收納和整理,因此沒有了衣帽間“深處”夠不着的問題。

如上圖左就是一個“步入式”的空間,而右圖則是將其作為進入卧室的前室來處理,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貫穿。早晨起牀後能夠在穿過衣帽間的過程中拿取衣物,相對第一種模式來説能夠大大縮短早上找衣服的時間。但是這種貫穿的模式需要增加衣帽間的通道。

從經驗可以想象到,上面這兩種模式其實各有千秋。左側“步入式”對於空間的劃分更明確並且從外部進入卧室更為便捷,但是會有垃圾在內部堆積的可能;右邊“貫穿式”能夠解決衣帽間進深大造成的收拾不便的難題並且提高找衣服的效率,但同時在進入卧室時必須穿過衣帽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結合這兩者的特點,我們可以設置“貫穿式”衣帽間的同時保留直接進入卧室的通道,如圖:

左圖是衣帽間在卧室內的情況,進門之後可以再穿過衣帽間;右圖為衣帽間設置在卧室外的情況,可以穿過衣帽間進入房間,也可直接進入卧室。第一眼看上去或許覺得兩者沒有差別,實際上在左圖中,衣帽間的屬性更為私密,是屬於卧室主人的,而右圖的衣帽間則更傾向於“家庭共用”的屬性。

按照這種邏輯可以衍生出新的佈局方式和使用模式來。比如:

用衣帽間連接卧室和榻榻米(和室,常常作為茶室使用),是日本常用的方式。因為兩個房間都需要大量的儲藏空間,共用衣帽間能夠提高收納效率,並且在卧室與和室之間形成了一個過渡空間,造成藕斷絲連的空間感受。

又比如:

用衣帽間連接浴室和卧室。能夠形成主卧—取衣物—浴室的豪華流線。但是需要謹慎處理浴室的乾燥和整體户型的佈局兩個問題,避免“因小失大”。

關於獨立式衣帽間的佈局,就説到這裏了,如果您有不一樣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