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西問丨陳興華:千年靈渠何以成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紐帶?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桂林8月24日電 題:千年靈渠何以成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紐帶?

——專訪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博物館原副館長陳興華

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楊強 趙琳露

除了舉世聞名的灕江,廣西桂林市還擁有一條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人工運河——靈渠。這條同樣備受關注的古運河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後,依然煥發着生機,其功能從最初的軍事運輸拓展到集航運、灌溉、排洪、灕江補水、旅遊等多個方面,並在連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地處內陸的千年靈渠何以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紐帶?被譽為“世界水利史奇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它有何獨特價值?“奇”在哪裏?對世界水利發展史有何意義?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博物館原副館長陳興華,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靈渠建成於公元前214年,當時的主政者為何要開鑿靈渠?

陳興華:靈渠因為運糧而開鑿,是最直接的説法。古代文獻中有記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即秦始皇進攻“百越”時,用軍隊開鑿渠道以運糧。

靈渠“天下第一陡”開閘啓航儀式重現秦軍開閘啓航盛況。中新社發 唐夢憲 攝

靈渠所處的桂林市興安縣,處於五嶺之中的都龐嶺和越城嶺之間。東南有縱貫都龐嶺的海洋山系,發源了屬於長江水系的湘江;西北部為越城嶺山脈,發源了屬於珠江水系的灕江。都龐嶺與越城嶺山系之間的谷地中,沿着湘江與灕江水道的兩岸,古人們走出了一條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通道,後人稱之為“湘桂走廊”。

靈渠的建成,溝通了湘江與灕江,連接長江與珠江水系,成為連接中原與嶺南地區的水上交通樞紐。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自秦以來,靈渠對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往來,都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打開了一條中原通往海外的通道。

中新社記者:被譽為“世界水利史奇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靈渠有何獨特價值?“奇”在哪裏?對世界水利發展史有何意義?

陳興華:靈渠以靈巧著稱,因而得名。正如南宋詩人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靈渠者。”靈渠全長約37公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條山區越嶺運河,是世界範圍內運河工程的傑出範例,體現出中國古代水利技術的高超成就。

千年古靈渠。中新社發 唐夢憲 攝

靈渠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不少看似簡單的工程卻包含着豐富的科技內涵。比如靈渠上的陡門,被稱為“世界船閘之父”。通過36個陡門的開閉控制水位升降,使得船隻可以“浮舟過嶺”,成為古代一大奇觀。比如“彎道代閘”技術,將航道設計為彎道,以延長流徑,延緩坡降,滿足通航要求,這是人類歷史上相同航道類型的最早實例。比如“泄水天平”,有了它,每當洪水來臨,會自動地將多餘的河水排放到湘江,因而靈渠千年以來沒有對縣城造成水害。這樣的理念對現代城鎮建設有很好的借鑑。

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曾組織全球60多位專家學者到靈渠考察,稱讚“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中新社記者:靈渠位於廣西北部興安縣境內,地處內陸,何以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紐帶?為何説它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文明的對話中扮演重要角色?

陳興華:地處內陸的靈渠如何能與“海”掛上鈎?這是因為靈渠溝通了湘江與灕江,連接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而珠江口與合浦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入地。在海上絲綢之路上,靈渠如同一條紐帶將中原與海外連接在一起,在中原與嶺南,中國與海外的文化往來、物資交流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鳥瞰靈渠。(無人機照片)中新社發 何華文 攝

興安縣境內的靈渠岸邊陸續發現了漢代及唐代的胡人俑。胡人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在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今天,靈渠兩岸出土的胡人俑像講述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靈渠紐帶作用的故事,闡明瞭連接中原與沿海及海外這條通道的作用。

靈渠周邊胡人俑的出現至少説明三點:其一,胡人俑的出土地點是在靈渠旁邊,説明當時同海外的交流經過水路已經到達靈渠周邊;其二,漢、唐時代靈渠周邊均有發現胡人俑,説明長期有外國文化在這一區域交流融合;其三,過去在沿海的合浦、廣州等地,以及中原都有胡人俑的發現,但對於外國人是經過哪些渠道進入中國內地尚不明瞭,胡人俑的出土至少説明靈渠是漢代以來,海外文化傳入中原的路徑之一。

靈渠的海上絲綢之路紐帶作用,不僅在於物資的流通。按照現代的説法,它既是一個物流中心,亦是一個信息中心,在文化交流、科技傳播等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從歷史上數十次越南使臣入境中國的記錄看,他們大多數情況下經過興安縣境內,走的都是水路,通過靈渠往返。

靈渠周邊有着古老而豐富的農耕文化,這裏有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有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獲得炭化稻米重大發現的曉錦遺址,出土有戰國至漢時期大量的農耕文物,有唐代以來的大量文獻記載,還有派生出與農耕相關的飲食文化和節慶活動。這些古老優秀的農耕文化,造福了靈渠周邊的民眾,也通過靈渠傳播到海外。

比如元代,就有越南使臣經過靈渠,帶着中國的農作物種子回到越南。清光緒二年(1876年)越南使臣潘輝注出使中國時,把他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書《輶軒叢筆》。其中記載靈渠兩岸“多作水漕,置翻車運水以注田,又以山石燒火,撒在田間,可倍收谷粟”。這種利用水為動力,帶動水車灌溉田畝,將山石燒成灰後撒入水田中,可以讓谷粟成倍增收的科學方法,被越南使臣記錄後帶回國,使中國優秀的農耕文化得以從靈渠向海外傳播。

中新社記者:歷經兩千多年風雨滄桑,靈渠的現狀如何?為何被專家稱為“活態的遺產”?

陳興華:活態遺產是“至今仍保持着原初或歷史過程中的使用功能的遺產”。其概念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針對世界遺產地的保護提出的,旨在強調文化遺產在本土社區中的動態使用和傳承。

所謂“活態”是指遺產的原初功能現在仍發揮作用。靈渠的活態有着充分的表現,比如靈渠渠首的人字形大壩、泄水天平、陡門等,都體現着古人智慧的結晶,至今仍發揮作用。它是當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運河之一。

靈渠鏵嘴和“人”字形水壩。(無人機照片)中新社發 唐夢憲 攝

歷經兩千多年,靈渠仍具備通航功能,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人工運河之一,同時仍發揮着灌溉、排洪、灕江補水、旅遊等作用,功能價值還在延續和拓展。

2018年,靈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廣西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目前,靈渠仍灌溉着兩岸6.5萬多畝農田,覆蓋興安縣的5個鄉鎮、186個自然村,受益人口5.9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