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戰位上過年,我們是壯美山河的守歲人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休閒

山河守歲人

◾王寧

一句“回家過年”,總會牽動着億萬中國人最温馨的情愫。小時候總是盼着過年,掰着手指頭算、數着日子盼。因為過年就可以掛燈籠、放鞭炮、吃燉肉、穿新衣裳……幸福其實很簡單。

在我們老家,春節拜年時晚輩要給長輩磕頭。至於磕頭的禮節起於何時,老輩人也説不清。反正是祖上留下的這麼一個禮兒,一輩傳一輩。我年紀小的時候,經常和同輩的兄弟們一起去拜年。有他們在前頭領着,見他們給長輩磕頭,我也跟着磕頭。轉一圈下來,衣兜裏裝滿了瓜子、花生和糖塊,有時還會得到一兩角的壓歲錢。雖然膝蓋磕得生疼,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我小時候最喜歡去三個姑姑家拜年。三個姑姑待人特別和善,都能做一手好菜。離開時,她們一定會給我們分發壓歲錢的。如果我和姐姐、弟弟推着不要,她們就裝作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説:“這壓歲錢是給你壓歲的,保佑你們歲歲平安,怎麼能不收呢?誰要是不收,明年就別來了!”我們只好收下了。一圈兒下來,我和姐姐、弟弟個個都是小腰包鼓鼓的。回去的路上,大家各自盤算着這筆“巨大”財富的用途。可當我們一到家,父母就哄説要代我們保管這筆壓歲錢,説是先幫我們收着,其實後來都充當我們的學費了。

到了晚上,揣着父母給的壓歲錢,飯也顧不上吃,一溜小跑叫上小夥伴,到村口的雜貨店買上一大兜的鞭炮、擦炮、摔炮和小煙花。初生牛犢不怕虎。調皮搗蛋的我們將點燃的鞭炮放入易拉罐,有時扔進池塘或甩向人羣,行人一不小心就會被“炸”個正着。路過的大人邊走邊嚇唬着我們:“小孩兒別放了,再放就把你們抓起來!”小夥伴們拼命地跑散開來,可沒跑多遠,鞭炮聲又響了。喜慶的年夜裏,小夥伴們清脆的笑聲就像銀色的月光灑了一地。

等到長大參軍後,家便成了我們夢中常回的港灣。

我在新疆當兵,離家萬里之遙,心裏滿滿的都是思鄉念親之情。記得第一次在軍營過年,我竟有着莫名的緊張。那年除夕,儘管新兵連幹部把營房佈置得像家一樣温馨,可外面的鞭炮聲一響,父母的身影霎時閃現在腦海裏,一向剛強的我眼淚“啪啪”掉個不停。那一夜,我和其他幾個新兵的枕頭都被淚水浸濕了一大片。大年初一,新兵班長經不住新兵們的軟磨硬泡,帶着我們翻了幾座山,好不容易找到一部電話,可電話接通後,話還沒講幾句,新兵們就哭成了一團。

屈指算來,從那年開始,我當兵20多年,只在家裏過了4個春節。

長年遠離故土和親人,對家的思念會更濃烈,也更深沉。大年夜的拜年電話裏,父母常常把思念壓在心裏,總是説:“好好工作,家裏都好着呢,你在部隊好,我們就安心了。”我在電話這頭偷偷拭着淚水,不敢讓電話那頭的父母親聽到我的哽咽……

和戰友們選擇在戰位上過年,犧牲小家的團圓為大家的幸福安康,每個人其實都很了不起!我為自己點贊,也真心為我的戰友點贊!

軍人的職責與使命,讓我們把對家的眷戀、親人的牽掛都默默地放在心底,悄悄地打進行囊珍藏。

一人辛苦萬人甜,一家不圓萬家圓。既然選擇了這身國防綠,唯有用忠誠與果敢、青春與熱血,守衞着祖國的和平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吉祥。

戰位上的年,有苦也有甜。和戰友一起吃着熱氣騰騰的餃子,雖不能與家人圍爐而坐,卻收穫了更多“家人”的温暖。

在這千家萬户闔家團圓的温情時刻,我只想説:“邊關有我在,祖國請放心!”

軍人永遠是華夏大地壯美山河的守歲人,永遠是護佑祖國安寧的長明燈……

(本文選自《解放軍報》2021年2月11日“長征副刊”版,文章略有刪減。頭圖攝影:王述東)

解放軍報微信發佈

播音:郝澄波

編輯: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