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奉先寺脅侍普賢菩薩造像。
6月2日,記者從龍門石窟研究院獲悉,在日前展開的奉先寺保護工程病害調查評估工作中,研究人員發現盧舍那大佛右側的脅侍普賢菩薩眼珠為琉璃所制,為龍門石窟首次發現。
“普賢菩薩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左眼眼珠保留外側一半,表面上有一定風化物覆蓋。”龍門石窟研究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馬朝龍介紹。目前,普賢菩薩的右眼表面部分已被清理,依稀可見暗綠色的琉璃晶瑩透亮,熠熠閃光,品相極高。
脅侍普賢菩薩造像右眼現狀
“本次發現的琉璃形狀呈弧形,厚度均勻,約0.5cm,燒製難度較大。採用石灰類物質與岩石黏結,結合較緻密。”馬朝龍説,工作人員使用XRF(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設備對佛像表層成分進行了探測分析,從初步測試結果看,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石英)和鉛,與古代琉璃一致。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寶之一。而奉先寺造像保存的大塊片狀唐代琉璃實物,實屬罕見。“通過現場觀察、超聲波無損監測可知,目前琉璃無明顯的風化現象,保存較好。”馬朝龍説。
“通過我們的觀察研究發現,普賢菩薩右眼琉璃眼珠是一整塊琉璃,而左眼採用兩塊拼合而成,目前靠近鼻一半脱落、遺失。”馬朝龍介紹,且普賢菩薩兩眼略不對稱,左右兩眼眼角角度不同,右眼眼珠呈圓形、左眼眼珠大眼角一側略為梯形。“我們初步推斷,普賢菩薩脅侍盧舍那大佛,身形略微向左轉動,不對稱的眼珠,極有可能考慮到透視效果,反應出古人巧奪天工的雕塑水平。”
此外,根據對比盧舍那大佛雙眼與普賢菩薩雙眼開鑿方式後發現,二者擁有相似的喇叭狀楔口。馬朝龍説:“我們推斷盧舍那大佛的眼珠可能也是琉璃,後期缺失導致大佛雙眼內無眼珠。”
目前,奉先寺保護工程還在進行中,本次保護修繕以奉先寺區域的危巖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為主,對奉先寺展開了詳細而全面的病害調查評估與石窟寺考古工作。科研團隊運用考古學的基礎理論與方法並採用多種高科技手段,探測分析了盧舍那大佛表層含水率、表面顏料成分、岩石礦物成分等表徵文物本體客觀存在狀態的技術參數,為病害發育程度及成因分析提供了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