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迷城》取景地,大料成最貴香料,輕易就能賺回中土往返機票
旅行中購物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甚至是為了購物才會去一個地方。我們15天的土耳其旅行,最後一天,最後的一個目的地,滿足了人所有的購物需求,去往伊斯坦布爾著名的市場。起初我以為這裏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巴扎,結果得知不是,還有些小失落,當我查明情況才發現,慶幸還來不及呢。
伊斯坦布爾最大最古老的香料市場我們來到了伊斯坦布爾的第二大集市埃及市場,也叫香料市場,注意哦這裏可不是大巴扎(Grand Bazar),二者售賣的東西雷同,大巴扎面積更大,聚集了中國和各國遊客,也可以説主要面向了遊客,類似北京的秀水。而埃及市場還有當地人來採購生活所需,中國遊客的面孔並不多見,價格也比大巴扎便宜三分之一大約。但是不論在哪個市場,都要記得砍價哦!
市場在金角灣加拉塔大橋南,比鄰1663年完工的耶尼清真寺,也是歷經滄桑,300多歲的年紀,比大巴扎要歷史悠久。早在1664年就已經存在於此,成為伊斯坦布爾最大、最古老的香料市場,以香料薈萃的大集市著稱。早年它是清真寺的一部分,入駐的商家要向清真寺交租金,以支持清真寺的維護和一些慈善活動的開銷。
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埃及從屬於奧斯曼帝國,當時的埃及商人通過海運到伊斯坦布爾售賣從開羅運來的各種商品,聚集於此形成了有規模的商業,就創立了香料市場,此地在當時就被叫作“埃及市場”,這個名字就一直延續到今天。
香料生意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裏,曾經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了鉅額貿易利潤,據説當時某些香料比金子還昂貴。世界各地的商人們也用香料換取當時的各類硬通貨帶回國,其中不乏中國的瓷器。
空前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吞噬了地中海周邊廣大的土地和國家,至今這些地區的人們的飲食仍然離不開這些花裏胡哨、五彩斑斕、難以言表的複雜味道。我們去到的很多中東國家的市場都會售賣這樣一堆堆的香料,人們吃的菜也大同小異。
這世界第二大香料市場的門並不起眼,經過一個大廣場,鑽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L”型的封閉建築,進門是長長的通道,兩側佈滿了幾百家店鋪。心想要是多長几隻眼就好了,當然更重要的是多掙一些錢,把更多喜歡的東西帶回家。
如今埃及市場售賣的主要商品依舊是香料,一桶桶一堆堆呈金字塔狀叫不上名來的碎末很是奪目。隨着近代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市場中也逐漸售賣起了生活中其他用品,和更多遊客喜聞樂見的寶貝。即便是香料,也經過各種包裝,變成更漂亮,更加便於攜帶的樣子。比如放在試管裏,桂皮打成捆兒,多種色彩的香料分成格格弄成禮品包裝,它的意義從入口改成了入眼。我想如果是我把這種香料帶回家,一定捨不得打開,會一直放在櫃子上“供起來”當裝飾。
團裏的人們大包小包挑個沒完,主要集中在各種水果茶,蘋果茶啊、檸檬茶,比較實惠又好看。在貨架上也能看到中國最常用的香料,花椒、大料、孜然、茴香等,然而你猜不到,市場裏最貴的香料居然是大料,看旅遊衞視的一檔節目中説,如果你拿中國的大料過來賣,能賺回往返機票了。
市場還售賣很多天然藥材、開心果、榛子、杏仁等堅果,好看各種造型的軟糖、奶酪、果醬、土耳其齁死你不償命的甜品,以及新鮮水果、椰棗,甚至首飾、好看的圍巾,阿拉丁神燈也在其內,香料市場儼然一個大市集,逛得人這山望着那山高。好在很多家商户都售賣相同的產品,人們可以貨比三家,總有價格更的哪一個。
商家們很會做生意,店鋪裏總會有小盤子給客人免費試吃用。不論賣什麼,商販們都把商品打理得規規矩矩,井井有條,非常漂亮,在這兒逛一逛哪怕不買東西,也很享受,尤其是喜歡攝影的遊客,從商品到人都是很好的創作題材。
也許有那麼一瞬間你會看這裏有點兒眼熟,埃及市場就是成龍《特務迷城》的取景地,很多打鬥場景都是在這兒拍的。最經典的那一幕大家肯定都還記得,他前後各一個拿着東西遮羞,動作麻利又搞笑。市場裏有一個特別喜歡中國文化的老闆,他自學中文,能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説到這兒,市場的商販們的確都好有意思,多數商販都能説不少句中文,而且説得很標準,還配合拍照,只要鏡頭對準他們就好,其他一律不用管,自己就擺得特好,像模特一樣,還給我們的同伴按摩肩膀。
朋友們在買水果茶,我就無聊地觀察四周,看到對面首飾店的櫃枱上一個大鬍子的小帥哥一直低頭按着手機,原來她正在和自己中國的女友聊天。看我來了是中國人,就問我“我愛你、我想你怎麼説”,還給我看了他女友的照片,很漂亮。我告訴了他怎麼説,他自己重複了很多遍,並且讓我審核是不是對,然後立馬發給了女友。幾分鐘後女友回覆了,他給我聽,女友説他發音不標準,哈哈。然後他一直笑着看手機,沉浸在幸福裏。
人,也是一道靚麗風景,可遇而不可求。旅行的驚喜正是如此。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藝範兒獨立攝影師,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台認證、簽約旅行家,美食達人
雙微:那敢情好了
圖文未經許可,禁止任何主體轉載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