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上電所適航能力建設實踐

中國航空報訊:適航是確保民機項目取得成功、推動民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隨着民機業務的深入發展,如何提升適航能力進而保證項目適航取證成功,已成為每個民機項目承研單位關注的焦點。近年來,航空工業上電所始終秉持“民機發展、適航先行”的理念,堅持以適航要求為輸入打造民機研發生態,堅持將適航能力作為民機產業建設的重要能力之一,通過構建“STOP”適航管理模型,將適航管理模型與民機研發業務融合,並通過項目迭代不斷實現適航成果的積累,有效提升整體適航能力,為民機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創新搭建適航管理模型 持續完善適航管理體系

上電所結合民機適航特性,緊緊抓住適航四大要素,即適航體系(System)、適航技術(Technical)、適航監督(Oversee)以及適航管理平台(Platform),提出了“STOP”適航管理模型,並對管理模型進行解析,圍繞模型四要素構建適航業務域。

在適航體系構建過程中,以適航規章體系為輸入,結合民機項目實際業務發展構建了手冊、程序類文件、支持類文件、指南類文件四層級體系架構;同時為進一步確保滿足適航要求,編制了《民機航電系統工程詞典》;在適航技術研究方面,從適航規章標準技術和產品技術特性兩個維度進行適航技術研究和解析,形成具體適航需求以及適航符合性指南;在適航監督方面,上電所成立適航中心作為獨立機構,對項目進行全生命週期過程適航監督和適航預審查,確保產品和過程貫徹落實適航要求,目前上電所已經擁有3名局方授權的委任代表;在適航平台方面,充分考慮適航證據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構建了覆蓋民機產品全生命週期過程的適航管理平台(AMP),同時構建知識管理平台適航模塊收集和整理技術成果,確保適航成果固化與複用。

全面融入民機研發業務 確保適航要求有效落地

適航管理模型與民機研發業務融合是實現適航管理模型有效落地的關鍵,保證了民機研發過程滿足適航要求,從而實現民機產品適航取證的目標。

為確保產品貫徹適航需求,上電所在需求管理工具中增加了“適航需求”屬性,建立系統需求與適航規章標準的追溯關係;為確保研發過程滿足體系程序要求,構建了“技術評審-同行評審-設計評審-適航預評審”多層級的評審流程,對研發過程進行多角度把關;為控制供應商適航風險,構建了基於供應商適航風險評估的供應商適航監督模式。通過從產品、研發過程、供應商等多維度促進“STOP”適航管理模型與民機研發過程融合,有效提升全員的適航意識,保證適航要求完整有效貫徹,實現適航證據鏈的完整有效呈現,為項目最終適航取證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上電所已在C919項目中取得多個適航突破,提升了局方置信度,為項目後續適航工作及其他民機項目的適航取證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斷豐富民機項目實踐 實現適航成果積累複用

通過適航管理模型構建並實現與研發業務融合,上電所基於適航技術研究和項目應用迭代,初步建立滿足適航要求的民機研發生態,實現適航成果的積累與複用。

依賴於民機研發生態構建並通過C919項目過程總結提煉形成適航審定基礎,促成AG600、低成本航電等項目上更有效支持主機與局方完成了適航審定基礎的識別與固化。同樣在C919項目過程中提煉形成產品技術的適航符合性指南、適航文件模板以及檢查單等適航成果,通過項目適應性修訂直接應用於AG600、低成本航電等項目中,有效縮短項目適航取證週期,降低項目適航成本,提升產品的技術發展與革新能力。同時,上電所積極參與到適航規章和工業標準的修訂,從工業方角度為適航規章和工業標準的修訂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為中國民航規章標準體系完善做出應有的貢獻。

民機適航的發展離不開產品研發能力提升,更離不開項目實踐與迭代。上電所將在“兩個堅持”的基礎上逐步構建滿足適航要求的研發生態,不斷夯實適航能力建設,為C919、AG600等項目的適航取證保駕護航,為中國民機產業的發展和騰飛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7 字。

轉載請註明: 航空工業上電所適航能力建設實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