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相繼迴歸赴港,教育業務佈局哪家強?

大廠相繼迴歸赴港,教育業務佈局哪家強?

昨日,網易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發行1.71億股,每股發行價123港元,每手100股,發售募集資金淨額209.29億元。截至昨日收盤,網易股價上漲5.69%,報價133港元,成交額72.35億。20年,網易從納斯達克到港交所,從中概股到兩地上市。

前有阿里去年年底登陸港交所,今有網易掛牌。後有京東6月8日開始招股,18日“年中大促”時正式上市。以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近期公開表示,“內部在不斷地研討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

“BAJN”四大廠成為新一輪中概股迴歸大潮中一道亮眼的風景。“四大廠”發展至今,各家業務版圖已可稱得上是“幅員遼闊”。而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教育賽道,“四大廠”同樣也要分一杯羹。藍鯨教育結合阿里、京東、百度、網易的教育業務,看看近一兩年自美股迴歸、或將要回歸的“大廠們”,在教育業務上已經有了怎樣的佈局。

孵化,賣水,攻城略地

相比於教育機構而言,“BAJN”四家巨頭可謂“財大氣粗”,不僅涉足業務,還廣泛參與到創投領域。由於投資標的通常並非四家巨頭主導經營,因此,此次盤點主要聚焦到各家自有的教育業務。

如果把巨頭在教育業務上的佈局分為上下半場,2018年無疑是一座分水嶺。

2018年前,互聯網巨頭的戰場在C端,通行的做法是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流量孵化教育產品。但由於教育賽道的特殊性, 其自身持有的流量紅利,對旗下教育業務的支持甚微。在流量紅利增長到極致時,要靠內容和服務變現盈利。BAT與其他教育公司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在此情況下,2018年後,百度、阿里等巨頭嘗試“去中心化”的思路,做好自己擅長的底層架構,將自己擁有的流量賦能到合作伙伴身上,“挖金礦不如賣水”。但“賣水”思路並不能涵蓋大廠們的通行做法,包括京東、網易、美團、今日頭條等,都開始在教育市場中攻城略地、押注“教育紅利”。

作為可能或已經迴歸的中概股代表,“BAJN”這四家如今在教育領域各自側重點不同的玩法,已經有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阿里:釘釘生態 淘寶教育引流

最早迴歸港股的阿里,除了投資和純粹的to B技術支持,其教育業務板塊已經相對清晰地分為兩條線。一條線,是因“停課不停學”而崛起的釘釘,依靠釘釘打造教育生態。

另一條線則是淘寶教育。經過5年的打磨,如今淘寶教育的體系已經相對穩定。通過淘寶自身的產品為培訓機構導流,機構求得是GMV的快速增長。細化來説,一方面是通過“阿里媽媽”精準投放,一方面是靠淘寶直播做“內容種草”。本質上,淘寶教育仍是依靠流量收費,吃的還是自己最擅長的“流量這碗飯”。

京東:B2C平台 自營

京東的教育業務相比於阿里而言,略有遜色。雖然2017年京東教育就已成立。但其真正開始受到行業關注是在去年。

京東教育的佈局與淘寶教育比較相似。也是搭建平台為機構引流,利用廣告生態、私域流量等吸引教育公司入駐。不過相對而言,京東教育更加偏重於素質化課程。過去的京東教育,主打的經營模式是針對第三方教育機構的B2C平台。有意思的是,去年3月,微軟聯合京東宣佈《我的世界》教育版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版權歸京東集團所有,由京東雲管理運營。

到了2020年,京東教育則表示除了已有的B2C平台業務外,計劃開通自營教育業務,量化下來則是為產教融合共建課程體系與實訓環境。簡單來説,京東教育的自營業務想要切入的是宏觀政策扶持的校企融合、職業教育賽道。

但據知情人士表示,京東教育人員流動較大,無形中給其未來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

百度:“放棄”文庫 押注AI

至於百度教育的發展情況,則又遜色於京東教育。

2013年,百度整合百度文庫的資源成立百度教育。但令人扼腕嘆息的是,雖然百度文庫上的海量備課、作業資源是其他互聯網大廠都沒有的,但這些優勢卻沒有成為百度教育的業務核心。

2015年,百度拆分作業幫,推出“百度優課”,百度傳課和百度文庫合併成立“百度教育事業部”。如今看來,孵化出作業幫,或許是百度經營教育業務這幾年來的唯一亮點。

2018年百度開始all in AI,教育業務也難以免俗。2019年2月,百度教育正式發佈了“AI 教育”四大產品:百度教育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VR教育產品和麪向高校的人才培養合作方案。

去年5月上旬,百度教育事業部被撤銷。整合後,原有to C業務文庫和閲讀併入搜索公司用户產品;to B產品百度智慧課堂併入百度智能雲。拋開官方解釋不談,此次整合後百度教育的to C業務基本成了“棄子”。雖契合百度“all in AI”的戰略,但卻捨棄了百度文庫等資源的“金山”。

如今,百度自研的教育產品難成氣候,主線已經變為純粹用技術佈局教育領域。“AI 教育”雖有前景,但在這一輪互聯網大廠的博弈中,百度成了第一個放棄自營教育業務的玩家。

網易:產品矩陣 all in K12

相比於上述三家,昨日在港二次上市的網易,在教育業務的佈局上似乎邁出了更遠的一步。直到今天,互聯網大廠們都在教育領域頻頻落子,但只有網易將旗下的教育業務做到了上市。

網易有道以詞典(工具類產品)發家,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工具 課程 硬件的產品矩陣。在“all in K12”之後,快速走上了IPO之路。

日前,一篇名為《網易的前浪、中浪、後浪》的文章介紹了網易有道佈局教育的基本思路。文中提到“網易有道現在主打的是付費大班課,大致的流程是‘課程研發-課程營銷-課程運營’,與遊戲的‘開發-營銷-運營’何其相似,正是網易最擅長的套路”。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模式跑通之後,同一批用户,網易與有道攜手有機會掙上兩份錢。

5月下旬,網易有道發佈2020年Q1財報,在一季度,網易有道實現了近三個季度的最高營收最高,最快營收增速。毛利同比擴大逾3倍、毛利率同比翻倍;淨虧損增幅為最近三個季度中最低,淨虧損額也在收窄。

2018-2020連續三年,網易創始人丁磊都遞交了涉及教育的提案。昨日,網易有道的一名網師代表站在敲鐘台上,見證了網易迴歸後的二次上市——丁老闆對旗下教育業務的殷切期望可見一斑。

有道能否在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紅利中殺出重圍、在一眾在線直播大班課玩家“跑馬圈地”中脱穎而出,如今尚無法確定。但在“BAJN”這四家走上回歸路的中概股“大廠”中,網易的教育業務佈局,無疑排在前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3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廠相繼迴歸赴港,教育業務佈局哪家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