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馬需要釘馬掌,而牛不需要?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科技

牛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下的偶蹄目,而馬則屬於真獸亞綱下的奇蹄目,馬之所以需要釘馬掌正是因為它屬於奇蹄目動物。

馬掌的演化

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闖入了地球軌道,引發的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導致了恐龍滅絕,而哺乳動物由於食蟲以及雜食天性,使得它們能量來源廣泛。再加上它們體型較小,對能量的需求量小,所以哺乳動物挺過了這次大滅絕,並逐漸繁盛了起來。

由於恐龍的滅絕導致地球大部分生態位被空出,哺乳動物開始填補空缺,其中不僅出現了食肉動物,還出現了食草動物,奇蹄目的祖先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新世-始新世時期,由於地球二氧化碳含量達到臨界值,導致地球温度在短時間飆升。高温的氣候使得地球水源大量蒸發,隨後又以降雨的形式降落到地球。在這次高温多雨的天氣裏,森林逐漸繁盛了起來,甚至連極地地區都沒有永久性冰川,而是一大片的雨林。

對於奇蹄目的祖先而言,雨林中的植物鮮嫩多汁,層疊交錯的森林樹木能夠為它們提供較好的庇護,奇蹄目逐漸興盛了起來。

然而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地,一場大災變説來就來,地球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又突然降温了起來,導致原有洋流被打破,地球降雨減少,空氣也變得乾燥許多。

許多森林植被不再適宜生長,取而代之的是草類植物興盛了起來。可能對於我們來説,無論是樹葉還是草,都是植物,對於奇蹄目動物而言,吃什麼植物不是吃,草的興盛也能夠滿足奇蹄目的生存嘛。


但事實並非如此,草本植物比較低矮,很多沙子、砂礫混為其中;再加上草本植物葉片較硬,使得奇蹄目動物很難適應這種變化,所以有大量奇蹄目動物在這個時期滅絕了。

倖存下來的奇蹄目動物為了適應這種環境,演化出了高冠齒,也就是牙齒超級長,足夠一輩子磨損。另外,由於草原沒有掩護體,使得食肉動物能夠很容易發現它們。為了躲避食肉動物,一些奇蹄目動物開始演化出了蹄子,而馬兒更為極端,它們只有一箇中指,並且中指演化出了蹄子,其他腳趾退化,而這種行走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馬兒的抓地能力,使之奔跑得更快。


由於馬只有一個馬蹄,所以人類可以在它的馬蹄上安裝馬掌,但不會影響它們走路。馬兒的蹄子相當於人類的指甲,它們會隨着馬兒的生長而不斷生長。人類之所以為馬兒的馬蹄安裝上馬掌,是因為人類馴化了馬兒之後,需要依靠馬兒託運重物,充當交通工具。


由於馬兒長時間託運重物,對馬蹄的磨損比較嚴重,如果不為馬兒修訂馬掌,當馬蹄磨損到馬兒的腳部時,馬兒就會因吃痛而無法行走,耽誤人類的進行。


牛為什麼不用釘牛掌?

牛雖然和馬一樣屬於食草動物,但它們親緣關係較遠,它們屬於偶蹄目動物,擁有偶數的腳趾。


牛的演化路徑和馬並不相同,最為主要的區別就是它們的蹄子。牛擁有多個的蹄子,所以叫做偶蹄目,而馬只有一個馬蹄,所以屬於奇蹄目。

牛的兩個蹄子在行走時可以相互分開,也可以相互聚攏,因此人們很難為它們安裝牛掌。


再者,牛在我國主要用於耕種,而不是搬運重物,所以牛的蹄子磨損較慢,即使不安裝牛掌,也不會對牛造成嚴重的傷害。

而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取消了牛耕種土地的方式,轉而採用機器耕種,所以牛負重變得更少,現如今人們養牛不是為了耕種,而是獲取肉質以及牛奶,因此牛不需要釘牛掌來保護它們的雙腳。

事實上,一些用於繁殖的馬,也不會釘馬掌,這是因為用於繁殖的馬幾乎也不參與運輸、載人工作,而是被飼養在馬廄中,日常行走量不大, 對馬蹄的消耗也不大,所以這些馬兒不會釘馬掌。但有時長時間不修理馬蹄,馬蹄會生長得過長而影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