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少婷 王晶 每經編輯:宋思艱
今日之世界,人與人距離急速縮小,交流效率與生產力大大提升。電信技術重塑了我們生活,並將繼續推動社會進步。
5月17日,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稱,我國5G商用加快推進,開通5G基站超過20萬個。5G這一以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高密度為特性的技術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各界翹首以盼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思索着電信技術的創造力將如何繼續打破想象的邊界。
在第51個世界電信日到來之際,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每經智庫提供智力支持的“2020世界電信日”特別策劃——雲上每經·5G新生活沙龍邀請到1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相關負責人,聚焦5G技術為手機、芯片、VR、醫療、建築等行業帶來的新變化。
“並不是説5G獨有的通訊技術改變行業的發展,而是5G和其他核心技術進行融合,實現了5G的基礎行業應用以外的、在具體的垂直行業的集成。”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在沙龍中分享了她的觀點,認為到2025年之後,遠程醫療技術等更成熟的終端出現,各行業才能真正實現5G應用落地。
5G是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
在陳志萍看來,5G時代體現的不僅是更快速的連接、更好的體驗,最重要的是5G為行業帶來了新機會——行業數字化。“今年5G已經開始逐漸從移動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國家的新基建也體現出5G帶來的整個產業數字化方向,援引信通院的數據,預計產業數字化增加值將會達到11.9萬億元。”
5G是“萬物互聯”的關鍵載體,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之上,平安智慧城市總經理助理區海鷹進一步提出了5G技術對車聯網構建的突破性作用。“之前路與車的協同可能需要1分鐘返回信息,5G可以達到0.01秒級別的低時延,真正形成實時的連接關係,能夠提供車與路的連同協作效果。”區海鷹認為,5G網絡普及後,預計2025年將進入智慧出行階段。
實際上,5G正是以其技術特性跨越了多個產業原有數字化發展瓶頸,補足效率、安全短板。例如在轉型需求急迫的建築行業。廣聯達研發總監鮑松介紹道,5G技術可以助力建立數字孿生中缺失的實時聯接,打通BIM(注: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全方面的實時協同。
5G不僅在行業中可以施展拳腳,在小的場景中也能實現大應用,保障人們的安全。在新潮傳媒集團副總裁李挺看來,電梯數字化、實時在線是實現電梯真正有效監管前提,智慧電梯安全運營管理平台,需要通過傳感器模組、AI攝像頭採集電梯運行數據,而通過5G傳輸和邊雲融合平台分析處理相關數據,可以實現故障檢測等功能。
生活中常見的“閘機”如果出現事故,可能出現“夾人”現象,故障檢測就十分重要。賽意信息副總裁蔡勝龍介紹道,5G技術可以確保數據的及時性和可靠性,數據源 第三方標準庫形成的“智慧庫”就能夠形成各種設備故障的診斷模型,及時輸出預警及診斷報告。
5G技術與業務需形成閉環
當前5G等新興技術正處於爆發期。特斯聯AIoT解決方案副總經理鮑敏認為,智慧社區正成為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 5G技術能賦予智慧社區個性化、人性化服務。
5G不僅將重塑社區治理,還將構建新時代的用户關係。綠瘦集團首席顧問周宏明認為,5G時代整個社會和商業進化成為“人聯網”,基於人與人的信任關係形成自零售的商業模式,這也提醒每家企業重視與用户的關係,擁有小數據的思維和去中心化的零售思維。
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表示,在關注技術改變行業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將技術與業務串聯,形成閉環的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5G與現有技術的結合也仍需探索。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Denali System公司董事長魏東表示,5G帶來更加高速的傳輸能力,很明顯會帶來對AI場景落地更新的一些挑戰,比如智能終端和雲端的鏈接更加緊密,也要求算法處理速度達到級別,大量的應用就需要海量多樣的算法,更海量的數據、更強的硬件計算能力帶來了算法模型升級的問題。
此外,5G應用仍有諸多不完善之處。“5G實際上是一個一邊建設、一邊完善標準的過程。所有這些原因造就了目前我們5G的應用中實際上還有很多的技術並不成熟。”創意信息副總裁李正表示,業界正在努力解決5G基站的耗電量大以及室內覆蓋等問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