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的“力”與“勁”,這篇文章説得夠明白!

常説中國傳統武術有內家外家之分,王薌齋大師似對此説持否定態度。王老的意思是説,習拳要講拳理,合理則為是,不合理則為非,如此而已,不管他是什麼家。通常,形意、八卦、太極被認為是內家,其他門派則是外家。也有人把通背劃為內家,但筆者對此知之甚少,無法置評。粗略地説,內家講勁,外家講力。內家追求的是力量的靈活合理細膩,所以一輩子都在摸勁。外家則追求力量的強度與運動速度。或者説,內家講用意,外家講用力,王薌齋先生稱其發展的拳術為“意拳”,可見“意”已佔有中心地位。通常力和勁同義,但在拳學中又有本質的不同。

力與勁的區別

外家拳和內家拳有一個本質上的共同點,即兩種拳都是以一張一弛來運動的。但也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點,那就是內家以張為蓄,以弛為發,即所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而外家拳則“以弛為蓄、以張為發”,正好相反。

總之,不論什麼運動,脱離了一張一弛的規律是絕對無法進行的。而且,根據人身的自然規律,還總是在張時吸氣,而在弛時呼氣的。我們為了便於説明問題,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統一的用力都稱為勁,弛時呼氣便是內勁,一張一弛輪換而行,一內一外互為其根,可見決無外勁脱離內勁。也無內勁脱離外勁,關鍵問題只是在於起作用的是哪一種勁。用內勁作為發勁的稱為內家拳,用外勁作為發勁的便稱為外家拳了。所以內家拳並非只有內勁,而只是以內勁為用罷了。外家拳正相反。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統一的用力都直接的稱為拙力。它使人們的運動不協調,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消,這樣運動的效率當然就很差。例如舉重,一般初學的人就屏住氣往上舉,不但吃力,並且不討好,甚至還會扭傷。一般人在小孩時期的用力相當協調,也就是所謂整勁,漸漸成長後,在勞動或運動中培養成局部用力習慣,以後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練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的原因,便是要防止這種條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絕對不許用力。因此,談到用勁,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習慣,而這是很不容易的。

按外勁或內勁的本身來看,它們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這算是勁,分不出彼此有什麼優劣。但如結合某種運動的具體目的來看時,就可以比出優劣來了。例如舉重,按這種運動的目的來看,顯然外勁就佔了絕對優勢,你想把石擔往上舉時呼一口氣,那能行嗎?當然不行。一呼氣全身一鬆,石擔就有往下掉的可能,所以往上用力是不能呼氣的,呼氣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車,這就必須用內勁才行。人們在打夯時,總是唱起號子,以便加一把勁,這就是因為他們用勁時總是呼一口氣,若是用“悶口勁”來打夯,當然也就會不得勁了。還可以在物理概念上來説明一下內勁在武術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謂內勁就是以弛為用、以張為蓄的用力方式。

於是從能量的變換上説,張就是能量的積蓄過程,弛就是能量釋放過程。如果需要一種頂勁、抗勁,如耕地、舉重等,就應在張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的增加引起了張力或壓力的增加,於是就克服了阻力而做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種打擊力、推動力,如打鐵、射箭、開炮等,就應在弛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釋放的結果就使鐵錘、箭或炮彈得到必要的加速。因此,在技擊上講,用內勁就像開炮、射箭的推動力和打鐵錘的打擊力。用外勁則多呈現出頂撞或相互對抗的局面,最後是力大者勝。

內勁的張弛蓄髮,初練時比較粗糙,即所謂直來直去,不能持久,有停頓,身體上也會發生凹凸和缺陷。進一步即須曲中求直,圓轉運行,在一張一弛的過程中力量雖在不斷地變化,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勻,全身亦可始終保持鬆開,以滿足太極拳的原則要求。根據簡單的物理概念就可知道,在各種運動中,只有圓圈運動才能在外力變化的作用下仍可保持均勻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於圓圈運動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鬆開狀態。至於太極拳所謂“四兩撥千斤”和“以靜制動”,更是舍掉轉圈便不可能了。

練拳的懂勁與否,主要的考驗就是對敵。下面就按一般常見的對敵方式,順次説明用勁的粗細。最粗的要數鬥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種摔跤,在鬥牛的基礎上已經有了一些變化,而且其中也有粗細之別,如果是硬把人扳倒,這是外勁比較粗;如果能爽快地把人摔出去,內勁就比較細了。再其次是拳擊和擊劍,已開始講究步法和利用體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勁為主。然後便是少林拳,其身法靈便,拳沉腳重,歷代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還缺乏貫通而流於駁雜,以致仍難越出“手快打手慢,有力打無力”的範圍。所以欲達到“豈以力勝,快何能為”的程度,只有真正練好拳才行。一旦練到相當細膩的境界後,自然就會明白前人所言不虛了。

老前輩們説拳時二者混用,有時是通常同義的力和勁,比如練功或推手時對你説“別使勁兒”,説的就是“別用力”;有時説的又是拳學上不同的力和勁,比如提到“拳勁”就決不是通常的力。老先生們可能並未意識到這種語言用法上的混淆,但學生們,尤其是初學者經常被弄得滿頭霧水無所適從。那麼,力和勁在拳術上究竟區別何在呢?粗略地説,勁是意中力。一個人擔水劈柴日常勞動用的是力而不是勁,這樣的力也稱本力。老前輩們又稱其為拙力、僵勁(這個勁和力同義,但習慣上沒人説僵力)、注血之力。

初學者身上只有本力,要麼不用力,要用就是笨勁,因為也使不出別的勁來。所以是使勁也不對,不使勁也不對。學的人還緊着問“是使勁對還是不使勁對?”。老先生要是回答“都不對”,問的人就更糊塗了。練外家拳也要下苦功也有技巧,但一般來説道理比較好懂。內家拳既難學又難教,你有時簡直不知道老先生在説什麼,光聽見説“不對”也不知道哪兒不對,核心問題之一就是這個意中力。用意不用力,意即力也。真夠體會一輩子的。

內家拳的“力”與“勁”,這篇文章説得夠明白!

本力的最大問題是不靈活, 對方一變就跟不上, 人家就利用你的慣性打你。動手時能做到沾粘連隨不丟不頂的,必是用意中力。用拙力肯定不是丟就是頂。姚先生給我講拳時説:“拍人如拍球”,意思是,用拙力的人,你一拍他就頂,結果像球一樣就起來了。當時,姚老的兒子姚承榮年紀尚小在一邊站樁,姚老為給我演示,過去一拍,承榮果然一下子彈起來,腳跟都離了地。據説承榮現在在開武館,應當練得很不錯了。其次是本力的爆發性相對較差,很難做到一觸即發。

初學者身上只有本力自不用説,對練了幾年身上有了一點意中力感覺的內家練習者仍然要不斷去除本力的影響,否則,動起手來,一着急,從孃胎裏帶來的本能的用力方式就會不知不覺又出來了。克服本能是非常困難的,建立起新的適合於技擊的本能反應必須是長期訓練的結果。這就是姚宗勳先生所説的“脱胎換骨”。大成拳的習練者終生站樁就是在脱胎換骨。克服用力本能只是克服不適合於技擊的諸多本能的目標之一,但應當是主要目標。

大成拳的習練者要想不斷去除本力的影響,就要隨時對自身是否不自覺地使用本力有所覺察,王薌齋在《大成拳論》一文中對此有十分精闢的論述:“但切記,身心不可用力,否則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則氣滯而力板,意停而神斷,全體皆非矣。總之,無論站樁,試力或技擊,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橫隔膜一發緊便是錯誤。願學者宜慎行之萬勿忽視”,文中説的身心不可用力就是指的常人所用的本力。這裏要補充的是,技擊發力時橫隔膜必須緊,這時發緊不是錯誤。因為不緊不能試聲,內力無法鼓盪,發力效果會因此大減。

外家拳的習練者則簡單方便得多,因為習練過程中所用的力就是日常勞動用的力。這種用力方式與生俱來,不用重新下大功夫去學去改,只需要在原基礎上加大力度即可,所以與日常勞動用力只有量的不同而無本質差異。外家拳習練者也要下苦功訓練,但不管是何門派也不管具體的技巧方法為何,用的力都是本力的加強和延伸。對一般人來説,力大勝力小是天經地義,所以走增大力度的訓練方向很多時候可以奏效。但嚴格説來,本力並不完全適於技擊,因為本力是對付死物的勁,而技擊的對手是活人。遇到內家高手靠加大力度取勝根本沒門,甚至越用力越糟。其實,對內家而言,越是五大三粗拙力大的對手越容易調控。業師李文濤先生曾對我説,“咱們就是專打那一身腱子肉的”。行家會説“這勁真好”而不説“這勁真大“,就是因為他知道在技擊中用力的合理性比力度的大小重要得多。所以,《太極拳論》説”以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

國外的所有搏擊術都是用對付死物的力來對付活人。遇到的對手要是和死物差不多當然沒問題,遇到高手則必敗無疑。幸虧遇到高手的機會不多,遇到的大多也是使拙力的,雙方氣喘吁吁,汗流夾背,老前輩們稱之為“累傻小子”。因此,國外的所有搏擊術都應歸於外家範疇,或者説用的都是本力。按外家方式訓練的中國或東亞選手在搏擊比賽時遇到歐美或西亞選手先天上是吃虧的。按體重分級雖會好些,但人家骨骼斷面大,格鬥時都用拙力,肢體碰撞時人家是以粗撞細。我國選手很多時候用抱摔取勝,這是因為大多數國外格鬥術中缺乏近身纏鬥訓練。遇到能在近距離發力的對手,去抱摔就很危險。

不少外家門派練習時藉助於槓鈴、石鎖、木板或其它器械。應當指出,器械和人不同,就算你能抓起很重的槓鈴,你抓人的時候人也絕不會像槓鈴一樣老實聽話。內家訓練一般不借助器械,因為一旦藉助器械,必然是用本力而非意中力。其次是器械的重量、尺寸、材質性質都是固定的,而意念則有無限的自由想象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85 字。

轉載請註明: 內家拳的“力”與“勁”,這篇文章説得夠明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