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軍事講述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戴安瀾將軍。特此製作了戴安瀾將軍簡介。
戴安瀾(1904~1942),國軍名將,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莊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裏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
戴安瀾將軍簡介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
1924年投奔國民革命軍,看到祖國處在危難之中,心中十分難過,為了表達自己鎮狂飈於原野,挽巨瀾於既倒,誓死振興中華的凌雲壯志,正式改名為“安瀾”。
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榮獲五等雲麾勳章。
1937年8月升任第25師73旅旅長。
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漢會戰,被第31集團軍記大功1次。
1939年11月25日凌晨,由戴安瀾指揮的第200師第600團,在二塘獨戰日軍第21、42兩個聯隊。
1940年1月,在堅守的戰鬥中,戴部確保441高地,斃敵百餘人,毀敵坦克2輛、炮4門,繳獲槍械百餘支,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取得重大勝利。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
戴安瀾將軍
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
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
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抗戰勝利後追認為革命烈士。蔣中正賦詩:“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孫立人稱讚:“偉哉將軍,戰績輝煌。”
1943年3月,毛澤東賦詩“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周恩來題寫輓詞:“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羅斯福説:“戴安瀾將軍於1942年同盟國緬甸戰場協同援英抗日時期,作戰英勇,指揮卓越,圓滿完成所負任務,實為我同盟國軍人之優良楷模。”
史迪威評價“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戴安瀾子女現狀
老大戴復東(1928.4.25 -),建築學與建築設計專家。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無為縣人)。1952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建築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現擔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並任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上海建築學會名譽理事。
老二女兒戴藩籬:上海政協委員。
老三戴靖東:原南京理工學院教授,現移居美國。
老四戴澄東:原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政協港澳台僑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