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動接軌上海”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從蘇州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的重要板塊,蘇州吳江區的“鄰滬優勢”正在升級中加速釋放,也成為長三角多地在一體化推進中加速跑的縮影。
5月12日,蘇州吳江明志科技、博眾精工兩家企業在同一天登陸科創板,創下長三角地區首個區縣科創板“雙響炮”的先例。此外,今年上半年共新增4家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創下了當地歷史新高,吳江區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24家。
試圖緊握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展及“滬蘇同城化”戰略機遇的吳江,近期也鉚足了勁。
上市公司數量翻番
作為江蘇省民營經濟的“領頭羊”,吳江區給自己定下了在“十四五”期間“上市公司數量翻番,累計不少於40家,其中新增科創板10家以上”的工作任務。
雖然在全國百強區排名靠前,但作為以絲綢紡織為當地主導產業之一的縣域地區,要完成這項任務並非易事。為此,吳江區制定了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並排摸建立了200家的上市後備企業庫,通過“企業上市服務專班”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提供融資對接、合規證明出具、行業部門前期指導等服務。
“我們區領導親自帶隊,一有時間就深入企業瞭解經營情況、解決上市瓶頸,今年以來已走訪調研了數十家企業。”蘇州市吳江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吳誌告訴第一財經,當地企業上市的意識與意願越來越強烈,原本沒想過要上市的企業,也因為逐漸濃烈起來的上市氛圍而變得躍躍欲試。吳江上市公司數量的激增不僅提升了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信心,也加速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轉型。
當天的科創板上市“雙響炮”,就是政府與企業合力推動的結果。其中,明志科技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是高端制芯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同一天上市的博眾精工,則是工業裝備製造領域提供智能化生產解決方案的企業,掌握核心算法技術並擁有相對完備的研發管理體系。
在此之前,蘇州世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創下了全區從申報到科創板成功上市只用6個月的最快紀錄。
從上世紀80年代的鄉鎮企業發展至今,吳江目前已集聚包括絲綢紡織、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及光電纜在內的四大主導產業。吳誌表示,憑藉鄰近上海的區位優勢,他們還定期邀請上交所的專家和頭部券商走訪當地重點企業,精準對接科創屬性標準,一對一答疑解惑,助推企業做優做強。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加大了對企業上市的扶持力度。在今年出台的政策中,吳江區提出分階段給予企業共計700萬的上市獎勵,並在此基礎上,額外為企業科創板上市提供100萬元,即總額800萬元的獎勵,並給予保薦機構100萬元的獎勵,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科創板上市的積極性。同時,吳江區還積極鼓勵企業發展直接融資、深化併購重組。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吳江區上市公司A股再融資規模達101.67億元,蟬聯蘇州市第一位。
產業集羣借力升級
在多年對接上海的努力中,吳江長期承接着上海的溢出效應,而這樣的溢出效應正在從產業項目溢出,升級為創新資源溢出。
在4月30日於上海舉行的2021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吳江)上海投資説明會上,吳江區委書記李銘表示,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實施以來,吳江積極用好示範區平台,對接上海、融入上海,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全力承接上海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增強效應,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滬蘇同城化步伐不斷加快、進程不斷加速。
五一假期前後,吳江在上海和當地密集舉辦投資和產業對接活動,也迎來了項目的集中籤約。
在上述説明會上,吳江共簽約32個產業項目及合作項目,總投資約462.55億元,涉及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新材料、新能源、半導體、金融、商貿、文旅等領域。
在5月8日舉行的吳江航空航天產業推介會上,8個項目簽約落地,加上4月26日在蘇州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大會上已簽約的2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達56億元。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原黨委書記滕霖在該推介會上告訴第一財經,吳江擁有較強的製造業基礎,但主要強在裝備製造和紡織業,而航空航天不僅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還是集成度很高的行業,因此,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吳江乃至蘇州要認識到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規律,除了營造氛圍、集聚資源,還要針對短板,與已有較強基礎的上海形成互補。
自今年2月底以來,吳江多次組織相關部門赴中國商飛及其供應商單位進行考察對接。吳江區工信局局長王煒表示,立足自身產業基礎,重點佈局以增材製造、高端數控機牀為代表的航空智能裝備,以無人機為代表的通用航空產業和以芳綸蜂窩紙、樹脂基複合材料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是吳江區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重要方向。
蘇州信能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蘇州信能”)在吳江開發區的項目,將於本月正式投產,具有年產飛機、航空發動機作動筒、精密偶件用高精度數控珩磨裝備50台套生產能力。
蘇州信能董事長劉忠對第一財經表示,航空航天領域的不少技術迫切需要通過國產技術來替代進口,並做到自主可控。目前,他們正在和中國商飛進行研發合作,而要實現技術突破,最大的挑戰還是人才。公司今年計劃把技術人才團隊擴充一倍,並加大對於科研的投入。
蘇州巨峯電氣絕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是長征五號循環泵低温電機繞組及伺服電機材料供應商。該公司技術副總經理夏宇告訴第一財經,公司作為絕緣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部分產品已經攻克了替代進口的難關。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公司的生產研發與應用場景更加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今年形勢比去年好很多,訂單做不過來。”夏宇表示,由政府搭台的推介會,讓企業能夠和應用端的客户面對面溝通,為他們帶來了更多機會和資源。目前,公司的產值約為7億元。由於前期研發投入獲得的成效,夏宇預計,公司今年的產值將有30%左右的增長。
滕霖認為,“要帶動當地企業的升級,至少要先動起來”,這樣的產業推介會,讓與航空航天產業關聯較高的企業收穫了更高的關注,有利於他們整合科技和人才資源,尋求技術突破的同時也收穫更多訂單。
紡織重鎮緊跟“時尚”
作為全國紡織重鎮,光是吳江盛澤鎮,年產紡織品就約佔全國45%,所生產的面料總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化纖面料產量則佔全國的70%。
全球疫情雖然帶來了短暫的訂單迴流,但紡織行業的產能過剩和訂單轉移等挑戰依然嚴峻。這讓轉型成為企業必須邁出的一步。
作為全國“面料之都”,盛澤鎮的定位從2019年開始轉變為了“時尚之都”。
吳江副區長、盛澤鎮黨委書記沈春榮在5月8日舉行的2021盛澤時尚週暨第九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雲展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盛澤正在圍繞打造世界級高端紡織產業集羣,全面推進“時尚之都·美麗盛澤”建設。
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陸子平告訴第一財經,每年的盛澤時尚週,他們都與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緊密合作,希望能把上海先進的理念、海派文化以及與世界接軌的潮流元素,多維度地嫁接到盛澤當地的產業。
把時尚融入紡織轉型,這樣的引領,讓原本注重生產的企業,開始更多向設計、研發和品牌發力。一方面,吳江打造出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從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走出了恆力、盛虹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另一方面,盛澤正在向成為世界流行面料風向標的方向邁進,為全國提供越來越多優質的時尚面料。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韓平對第一財經表示,過去是面料環節的設計創意,現在整個產業鏈都被“時尚”串起來了。以前往往是服裝製造廠在品牌商給出款式後去找面料,現在是服裝廠主動收集最時尚的面料,然後由面料方來提供設計,聯手的同時,也實現了時尚和創意的最大集合。
盛澤鎮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宗亮表示,今年盛澤鎮將堅持“綠色、科技、時尚”發展方向,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800億元,智能工業投入21億元,實現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230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70件。
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