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清朝時期的戊戌變法有什麼特點 袁世凱戊戌變法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戊戌變法的特點

戊戌變法是以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制度為目的的一場變法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其兩大政治目標是想挽救民族的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那麼戊戌變法的而特點是怎樣的呢?

戊戌變法代表人物

戊戌變法最大的特點便是這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當時的中國封建思想的根基還是非常深的,而戊戌變法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旨在打破這種制度,這種思想風潮在之前的變法中是鮮有的。康有為打着託古改制的旗幟將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説和中國傳統的儒學思想相結合來宣傳變法,為維新變法奠定了鑑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思想對日後的不少改革運動有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它推動了清王朝進行自我改革,激起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使得中國不少知識分子由維新向改革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人士明顯增多,不少之前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開始慢慢轉變為革命黨人。

戊戌變法失敗後,變法遺留下來的力量很多都不安變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堅力量。還有不少參加過戊戌變法的年輕人開始出過留學,更多的西方書籍開始大量流入中國,這對於中國革命先行者的思想轉變和進步都是有非凡意義的。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説,戊戌變法不僅大大促進了中國民眾的思想解放,也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

戊戌變法頑固派

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戊戌變法頑固派的阻撓,具體來説是因為戊戌變法的頑固派發動了戊戌政變直接導致戊戌變法以失敗收場。

戊戌變法頑固派代表人物——慈禧太后圖片

在戊戌變法過程中,清政府的內部一共分為兩股勢力,一部分是以光緒皇帝為代表的支持維新派變法的人士,另一部分則是以手握實權的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在戊戌變法時期,晚清政府面對西方的侵略勢力,能做的只是被動挨打,然後割地賠款。這使得一些有識之士非常心痛,他們憂國憂民,想要擺脱這種被動的局面,為此他們開始尋求富強的出口。

維新派作為這羣人中的佼佼者,將目光房放在了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上,他們想要在中國實行資本主義。與之相對的就是頑固派,維新派是少數人,而守舊派則是大多數人,因為維新派脱離羣眾,所以除了政府官員裏的盲目守舊分子,大多數的國民才會真正的頑固派。

封建制度在中國傳承了上千年,國人很難接受新事物,更何況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所以若要改革首先要改的便是國人的封建思想,但是維新派卻忽略了這一點,缺乏民眾基礎的他們才會給戊戌變法頑固派可趁之機。

以慈禧為首的戊戌變法頑固派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並不考慮整個國家的命運,所以在戊戌變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之後,他們便想要扼殺戊戌變法,這是中國的悲哀,也是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頑固派的悲哀。

袁世凱 戊戌變法

關於袁世凱與戊戌變法之間的恩怨,更多的人傾向於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才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 那麼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袁世凱圖片

在袁世凱的一生中,一共出現了兩次重大危機,戊戌變法是他的第一次重大危機。於是為了自身利益,袁世凱便跑去告密,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原諒的,也認為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脱離不了關係。其實這一説法是有偏頗的,袁世凱和戊戌變法的失敗並沒有根本上的關係。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具有不徹底性,其在實施過程中,嚴重的脱離了廣大羣眾,並且主要依靠的是光緒皇帝,而光緒皇帝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實權實際上掌握慈禧太后手中。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在加上一羣沒有羣眾基礎的人想要使得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那麼關於戊戌變法的失敗和袁世凱告密之間的關係到底應該怎麼定義,其實很簡單,袁世凱告密並不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直接原因,最多隻是一個間接原因。簡單説就是袁世凱沒有聽從譚嗣同的建議,帶兵圍困慈禧太后,反而是向慈禧太后告密,出賣了維新派。他的這一行為使得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的矛盾升級,也就加快了戊戌變法失敗的步伐。

所以説袁世凱和戊戌變法之間的關係不過是袁世凱的告密加速了戊戌變法失敗的進程而已。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898年的戊戌變法曾給沒落的清朝統治者帶來一線希望,然而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最終以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而結束。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個,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戊戌變法在進行之前,根本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戊戌六君子變法的理論不被國人所接受,並且缺乏可信的説服力,所以註定戊戌變法會失敗。

戊戌變法

變法本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是否能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變法,這關係到變法的成功與失敗。就拿日本明治維新來説,日本天皇在進行變法之前,他先將維新派的思想在一些地區進行了長時間的滲透。等到日本幕府後期,農民、新興地主階級從自身利益出發,都要求天皇進行變革。正因為有強大的民意支持,所以日本明治維新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從另一方面來看,缺乏民意也是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其次,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維新派沒有從實際出發,他們只是將救國救亡的願望寄託在光緒皇帝身上。雖然光緒皇帝是清朝統治者,但是光緒皇帝根本沒有任何實權,即使光緒皇帝想要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統治,但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光緒皇帝根本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康有為和梁啓超將變法內容拿給光緒皇帝看了之後,雖然光緒皇帝讓維新派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但是變法只是曇花一現。

戊戌變法的作用

戊戌變法是發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在這場改良運動中,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民主人士希望能夠通過這次變法獲得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改變,從而能夠使積弱的中國能夠走上一條強國之路,但是變法卻以失敗告終。雖然如此戊戌變法的作用仍是不容小覷的。

戊戌變法領袖康有為照片

戊戌變法的作用一:戊戌變法具有非常明顯的進步意義。戊戌變法是代表着先進生產力的資產階級希望在中國進行的一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這場運動維新派希望能夠建立起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從而能夠實現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雖然這場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在這場變法中進行的宣傳影響和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戊戌變法的作用二:戊戌變法促進了愛國運動的發展。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面對着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發起了戊戌變法,積極的奔走呼號,反對帝國主義的瓜分,這具有進步的愛國意義。以康有為等為首的資產階級將變法與救亡圖存結合在一起,對於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説戊戌變法具有全民族救亡運動的性質。

戊戌變法的作用三:戊戌變法中資產階級的先進分子創辦了各種報紙進行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並且創辦新式的學校,廣泛的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團體和學術團體。這些活動大大的擴展了知識分子的眼界,使得他們重新認識整個世界,為後來的人們接受新思想掃除了一些障礙。一些先進的地主階級也接受了資產階級的新思想,戊戌思潮過後,不僅大量的青年學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陣營,相當數量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團,另擇他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2 字。

轉載請註明: 簡述清朝時期的戊戌變法有什麼特點 袁世凱戊戌變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