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試拍黑洞照片。人類終於要試拍第一張黑洞“照片”了。由全球不同地區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5日開啓,這個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在未來10天內嘗試觀測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
給
黑洞
拍照並不容易,無法即拍即得。天文學家需要用幾個月來整理分析這10天獲得的觀測數據,預計2018年發佈第一張
黑洞
“照片”。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脱。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為“黑洞”。
人類試拍黑洞照片。人類終於要試拍第一張黑洞“照片”了。由全球不同地區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5日開啓,這個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在未來10天內嘗試觀測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
近日天文學家表示,通過對33個雙黑洞系統的研究後發現,這些雙黑洞的運動過程非常激烈,甚至兩個黑洞會出現同時吞噬的現象。
天文學家表示,迄今已經發現了33個雙黑洞系統,並對這些雙黑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體物理學家朱莉婭·科默福德(Julia Comerford)表示:“雙黑洞同時進行兩次吞噬的現象表明,雙黑洞系統比我們以前所瞭解的更復雜,其活動也更活躍劇烈。”
雙黑洞系統被認為是兩個星系碰撞合併過程產生的。由於雙黑洞系統是星系合併的結果,所以這個發現能夠幫助科學家估計星系碰撞的頻率和星系碰撞後的活動規律。
科學家認為大多數星系,包括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都會面臨星系碰撞的現象發生。大多數星系,包括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其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存在。當星系發生碰撞後,每個星系中心的這些超大質量黑洞將呈現出螺旋狀,朝向新形成的星系中心,而在兩個星系的碰撞過程中就會出現雙黑洞系統。
銀河系也無法避免“碰撞”的命運,銀河系在將來可能和鄰近的仙女星座發生碰撞,它們內部的兩個黑洞在碰撞後將可能形成雙黑洞系統。如果銀河系和仙女星座發生碰撞,那麼會發生什麼呢?現在,天文學家通過記錄黑洞的相對運動來揭示雙黑洞系統運動的規律,希望解開星系碰撞後雙黑洞系統的運動過程。
雙黑洞系統在碰撞後可以同時進行吞噬的現象,而同時吞噬的後果就是聚集巨大的能量,使得雙黑洞系統漂移並逐步靠近,然後變成互相吸引的二元黑洞,最後兩個黑洞發生“碰撞”,最終形成一個單一的巨大的黑洞。
人類試拍黑洞照片。人類終於要試拍第一張黑洞“照片”了。由全球不同地區8個射電望遠鏡組成的“事件視界望遠鏡”5日開啓,這個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在未來10天內嘗試觀測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
國際研究小組説,他們在一個鄰近星系的中心首次觀測到黑洞“進食”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以及把“殘渣”以近乎光速向外噴發的過程,這不是第一次看到黑洞吞噬恆星,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黑洞向外發光或者説噴流,“但這是我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恆星被摧毀以及其後發射噴流的完整過程”。
當黑洞“進食”大量物質時,比如此次吞噬撕碎一顆恆星,就會有高速等離子噴流從黑洞邊緣逃逸而出。範費爾岑説,他們的研究證實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此次噴流比以前見到的黑洞噴流能量小得多,可能只相當於太陽向外噴發1000萬餘年的能量。此次黑洞噴流這麼“暗淡”,其原因“現在還是一個謎”。
由美國、荷蘭、英國和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還推測,所有的黑洞在吞食恆星的時候可能都會向外發射噴流,但此次之所以“逮”個現行是因為這顆編號為ASAS-SN-14li的恆星距離地球比較近,且他們反應迅速。
這顆不幸的恆星距我們3億光年,而此前“逮”到的恆星進食場景至少是此次的3倍遠。他們利用地面射電望遠鏡進行了觀測,其中第一次觀測距黑洞“進食”畫面被發現僅僅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