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是誰,王獻之依缸習字!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他不僅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而且在書法上的成就一點都亞於他的父親,因此他和自己的父親也一起被稱為“二王”,他們父子兩人也和張芝、鍾繇因為在書畫方面的傑出成就而被並稱為“書中四賢”。雖然王羲之一家都十分擅長書法,但是隻有王獻之最具天賦,大膽創新,不被父親的風格和盛名所拖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字體。
王獻之的書法作品
王獻之學習書法應該是在七八歲的時候,他的第一任老師自然是身為書法家的父親。他自小便立下了遠大的志向,要成為和父親一樣甚至超越父親的書法大家,因此他每日都十分勤奮刻苦地練習,也留下了很多的趣事典故。他最出名的書法字體是行書和草書,但是在其他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在草書方面的代表作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流傳到現在的都是唐朝時期臨摹的版本,他的真跡都已經失傳。他的《鴨頭丸帖》一共有十五字,清代的學者吳其貞在他的著作《書畫記》中對這副作品非常推崇,認為它字體雅正,雄峻秀美,有天然的妙趣,是無上的珍品。而他的《中秋帖》,一共二十二個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為世間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這副字帖收入了《三希帖》中,將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一起並列為體現中國書法藝術最高水平的作品。
王獻之還曾經創造了“一筆書”,改變了他的父親上下不相連的草書風格,其氣勢豪邁雄壯,被世人所推崇。
王獻之是中國歷史上富有盛名的一位書畫家和詩人。他自小便十分喜好,再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自己的父親,有“書聖”之名的王羲之的悉心教導,很快就在書法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的書法風格不僅採納了各家的長處,而且還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字體。而關於他如何練習書法,還留下來很多的典故,比如説“王獻之依缸寫字“的故事。
王獻之畫像
相傳王獻之在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學習書法,他的第一個老師自然是他的父親王羲之。又一次,王羲之悄悄地走到正在專心致志練習書法的王獻之背後,想要用手抽去他手中的毛筆,結果因為獻之抓筆套牢固,王羲之沒有拔掉。於是王羲之便稱讚自己的兒子將來必成大器。
到了十來歲的時候,王獻之子認為他的書法已經寫得很好了。於是他便跑去問父親:“我現在的水平只要再練三年就可以了吧?”而王羲之只是微微笑着並沒有回答,在一旁的母親搖着頭説還差遠了。獻之於是又問那五年總可以了吧。結果母親仍舊是遙遙頭,獻之終於急了,問究竟要多久才能練好字,他的父親便走到窗前,指着院內的一排大缸説道,只要你把院子中的十八口大缸裏面的水全部染黑,也許你的字就會練好了。
於是王獻之開始夜以繼日地練習書法,這一練就是五年。一天,他帶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來給父親看,父親沒有回答,而是在他寫的“大”字下面加了一點,成了“太”字。獻之見父親沒有説話,悶悶不樂地帶着作品給母親看,母親看了很久之後,説道:“我兒練了這麼久的字,只有這一點像你的父親。”獻之一看,母親指的那一點竟然就是父親剛才加上去的那一點。獻之頓時感到十分羞愧,於是開始更加勤奮地練習書法。不知經過了多長的時間,他終於學有所成,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
王獻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有所成就,沒有別的方法,只有不停地努力這一種方法。
王獻之桃葉
世人所知道的王獻之是東晉時期的一位書法大家。而他的父親更是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他在家中排行老七。雖然如此,他並沒有活在父親的盛名之下,而是勇於突破和創新,在借鑑、吸收前人書法作品的基礎上,大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風格,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書法風格,他和自己的父親一起被稱為“二王”。但是世人所不瞭解的是,他悲慘的家庭生活。
王獻之寫給桃葉的《桃葉歌》
王獻之的原配妻子是他的表姐,東晉大臣郗曇的女兒郗道茂。他們兩個從小便生活在一起,性情、志趣都十分相投,對彼此都十分欣賞。那是近親結婚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於是在長大成人之後,雙方家人就為他們舉行了婚禮。但是這種好日子沒過多久就被打破了,當時的皇帝簡文帝司馬昱的三女新安公主司馬道府早就對英俊瀟灑又才華橫溢的王獻之心生愛慕,於是便強行拆散了他們夫妻兩人,讓王獻之娶她為妻。但是王獻之雖然在悲憤和無奈之下娶了她,但是從未跟她有過感情。而之後為了報復新安公主,還納了一個小妾叫做桃葉。
在王獻之和郗道茂忍痛分離之後,郗道茂便因為傷心過度而去世了。悲痛欲絕的王獻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結識了年輕貌美的桃葉,這個温柔嫺淑的女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空寂的心,他在這個女子身上看到了郗道茂的影子,於是他便撇下新安公主,整日和桃葉四處遊玩,讀書練字,完全不管當時人們異樣的眼光,他甚至還為桃葉寫了一首《桃葉歌》來抒發自己對桃葉的愛慕之情。
雖然王獻之和桃葉十分恩愛,但是在他的心裏,最放不下的始終是郗道茂,在他臨死的時候,問他今生有何遺憾的事情,王獻之説沒有憾事,只記得和郗家離過婚。從這裏可以看出王獻之也只是把桃葉當成了郗道茂的替代品而已。
王羲之王獻之關係
王羲之和王獻之都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大家。因為他們兩個在書法藝術上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因此後世之人又把他們並稱為“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其實是一對父子,而且王獻之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或許是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的影響太大,王羲之一家都對書法十分熱衷,很多人都在書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王羲之的七個兒子中,只有王獻之所取得的成就達到了王羲之的地位。
王羲之畫像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書聖”的美名。他不僅精通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多種字體,而且善於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他的書法擺脱了漢魏以來的筆風,自成一家,對後世很多的書法家都起到了深遠的影響。有一個典故可以説明他鑽研書法之深入。王羲之十分喜歡養鵝,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通過觀察鵝的體態姿勢還可以領悟到一些運筆的道理。有一次,他和自己的兒子王獻之乘船觀賞風景,忽然在岸上看到了一羣白鵝,王羲之看得十分入迷,想要把他們買回去收養。但是這羣鵝是一個道士,這個道士一聽是王羲之要買鵝,便對他説只要他給自己摘抄一部《黃庭經》就可以把這些鵝送給王羲之。王羲之聽了欣然答應,這就是著名的“書成換鵝”的由來。
而王羲之對於教導自己的兒子練習書法也是頗為嚴格的,一次只有十幾歲的王獻之來問他怎樣可以練好字。他指着窗外院子裏的大缸説,如果他把院子裏的大缸的水全部染黑,或許就能練好字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他對於王獻之有多嚴格了。正是因為王羲之的嚴加教導,王獻之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王獻之學書法
王獻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學書法的故事非常有名,一直流傳到了現在。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王獻之學書法的故事吧。王獻之,字子敬,公元344年出生於會稽山陰,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
王獻之畫像
王獻之是東晉另一位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從小就特別喜歡書法,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跟着父親學書法。有一次,王獻之正在認真的練字,王羲之走了過來,伸手抽去王獻之手裏的筆,但是由於王獻之將筆握的很牢,王羲之最後沒能成功。於是王羲之就誇獎王獻之,説他握筆姿勢不錯,王獻之心裏很是得意。後來王羲之的一位朋友也誇了王獻之,於是他就更得意了。
有一天,王獻之問媽媽:“我只要三年就能趕上爸爸了吧。”媽媽搖搖頭。“那五年總行了吧?”媽媽還是搖了搖頭。媽媽就對王獻之説:“只要你練完了院子裏的18缸水,你的字就能練的跟你父親一樣了。”王獻之雖然心裏有些不服,但還是認真的練了幾年。幾年過去了,王獻之把一堆寫好的字拿給父親王羲之看,想讓父親表揚他。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王羲之一張紙一張紙的翻過,就在一張“大”的面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還隨手在下面加了一點。
王獻之心裏還是不服氣,就將字拿給媽媽看。媽媽看過後,就指着“大”字下面的一點説,“你練了三缸水,就只有這一點像你父親。”媽媽還鼓勵王獻之不要放棄,只要功夫深,一定就能成功的。王獻之最終練完了院子裏的18缸水,終於與父親並稱為“二王”,成為大家公認的書法家。
王獻之簡介
王獻之,生於公元344年,字子敬,小名為官奴,祖籍為琅琊臨沂即現今山東臨沂,出生於會稽山陰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他是東晉時期我國著名的書畫家、詩人,他的父親更是如雷貫耳,是有“書聖“之稱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他在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同時也是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女婿。曾經官至中書令,為了和他的族弟王珉區別開來,人們又稱呼他為“大令”。因為突出的藝術成就,他和自己的父親並稱為”二王“,他們父子兩人又和張芝、鍾繇一起被稱為”書中四賢”。
王獻之的書法作品
王獻之自小就富有盛名,容貌出眾,豁達不羈,雖然終日待在家裏,但是言行舉止自有一股超凡的氣質。他曾經和自己的兄長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訪當時的名士謝安。兩位兄長所談論的大多是世俗之事,只有他只是隨便説了句問候的話。在他們走後,客人問謝安覺得哪個比較出眾。謝安説是年齡小的那個。客人問原因,謝安説道,但凡是傑出的人才,話都不會很多。因為只有他話很少,所有我知道他絕對不是一個平凡之人。
王獻之確實是一個非一般的人才。他的書法跟他的父親一樣冠絕天下,但是跟他的父親又有所不同。他最擅長的應該是行書和草書,但是在楷書和隸書上也很深的功底。而且他並不是侷限於學一種風格,而是在採納了各個書法大家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風格,終於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家。
王獻之於公元386年逝世,享年四十三歲。
王獻之二三事
王獻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畫家和詩人,他也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在書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點都不比他的父親差。他無論是在草書、行書還是隸書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最擅長的還是行書和草書。後世之人把他和王羲之一起並稱為“二王”,可見對於他的推崇和讚賞。而關於他的趣事典故一直流傳到現在,比如出自《晉書·王羲之傳》的“王獻之二三事”。
王獻之(下)
在“王獻之二三事“主要講述的是他少年時期的故事。第一個故事跟成語“管中窺豹”有關。在王獻之只有幾歲大的時候,他一次看到幾個孩子在玩一種叫樗蒲的遊戲,他雖然也知道這個遊戲的玩法,但是卻並不精通。他看了一會,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對其中一個人説他要輸了。結果那個人聽了之後十分生氣,看了王獻之一眼之後説:“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中看豹一樣,只是看見了豹身上的花斑,卻以為看到了整個獵豹。”王獻之聽了之後十分生氣,説道:“遠的人有愧於荀奉倩,近的人有愧於劉真長。”説完之後就走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他只對荀奉倩和劉真長這兩個人感到羞愧,而對其他人則不會。這裏體現了王獻之後悔不該接近他們並發表看法的情感。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還講到了“偷兒恕氈”、“十八口大缸”和“墨跡變牛”等典故,這些故事有的是講他如何刻苦練習書法,有的是講他遇到事情如何沉着應對並巧妙化解,無不體現的是一個年輕氣盛,才華橫溢的形象。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獻之的作品,縱為27釐米,橫為11.9釐米,是中國古代享有盛名的書法作品,也可以説是王獻之的最高傑作。這副字帖曾經被清高宗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中,這個“三希”的意思就是稀世珍寶,除了他的這副作品外,其他兩副則是王獻之的父親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另一位書法大家王珣的代表作《伯遠帖》,可見秦乾隆皇帝對其的推崇。《中秋帖》一共現存三行,二十二個字,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相傳是王獻之的傳世真跡,原本應該是五行三十二個字,之後因為某種原因被割去了二行,保留代現在的就是三行二十二字。該帖在被收入《三希帖》之後,由清宮流入了香港,在1951年周恩來總理的幫助和關懷下,被有關部門重金收回。此貼筆法好似火箸畫灰,氣勢連綿不斷,極具法度,被稱為“一筆書”,是學習和了解王獻之的重要資料。
關於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中秋帖》是不是真品,一些學者們對此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現存的《中秋帖》是用竹料紙書寫的,但是這種紙在到北宋的時候才出現,在東晉時期是沒有的。而且從行筆中可以知道,該帖所用的毛筆應該是柔軟的無心筆,但是在晉朝大多使用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是寫不出該帖這種豐潤圓滑、線條連貫的字體的。因此他們推測這應該是宋代的臨摹本,並非真跡。
不管這到底是不是真跡,王獻之在書法上的成就都是不可忽視的,他的名字將永遠在中國書法史上熠熠生輝。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十三行》,簡稱為《洛神賦帖》或者《十三行》,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在小楷字體方面的代表作,書寫用紙應該為麻箋。該帖的主要內容為三十七魏國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曹植的傳世詩作《洛神賦》。該貼的真跡早已失傳,大概是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因為殘損而亡佚了。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目前保存到現在的本應該是宋朝時根據真跡進行臨摹的拓本,包括了“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兩種,其中臨摹效果較好的是“碧玉版本”,它在明朝萬曆年間在杭州西湖葛嶺的半閒堂舊址被發現,現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館。
該貼體態秀逸,筆致灑脱不羈,從這副作品中可以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已經不再有隸意,字形也從橫勢變成了縱勢,可以説這是非常成熟的楷書作品了。該貼的字用筆蒼勁有力,風格俊秀,字中的撇捺等筆畫伸展得很長,但是又不是輕浮無力,而是筆力運送自然,遒勁有力,神采飛揚。字體則十分勻稱和諧,各部分的組合細微中又有生動的變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和行距的變化也很自然的。
另外在章法上,該帖在吸收鍾、王縱有行、橫無列的特點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內涵,其中突出的特點是錯落有致。此外字形大小不一但又參差有別,字距雖然忽大忽小,但是從整體來看氣勢十分完整、環環相扣;在行與行之間也是一樣,乍看之下行距時大時小,但是整體則揖讓有序、顧盼生姿。
最後關於該貼,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聞:相傳王獻之書寫《洛神賦》其實是在抒發對自己的亡妻郗道茂無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