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家吳承恩照片
吳承恩照片是什麼樣的呢?其實説是照片,更確切的應該是畫像。吳承恩的畫像其實平時所見的很少,除了一張正面照就是吳承恩創作時的樣子。從畫像上就可以看出吳承恩應該是一個熱衷於志怪小説的人,在創作時腦海裏都是那些神話怪異的畫面。
吳承恩畫像
吳承恩,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説家,是四大名著《西遊記》的創作者,而對於吳承恩來説,自己對志怪小説的熱愛只怕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超越的吧。雖然吳承恩一直都在努力的讀書,考秀才考舉人,只可惜,吳承恩的官運始終困頓。在這張畫像中,可以看到吳承恩的書案上擺滿了各種書,而這張圖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吳承恩創作時腦海中的想法都畫出來,而這個時候的吳承恩也是瀟灑充滿自信的模樣。
吳承恩將自己對科舉制度和現實的殘酷認知都投入到《西遊記》的創作中,對於前朝的那些志怪小説、神話小説都為吳承恩的創作奠定了基礎,雖説《西遊記》是個長篇小説,但剛開始有這個創作的想法的時候,吳承恩剛好三十歲左右,五十歲的時候,吳承恩也才寫了《西遊記》前十幾回,之後因為一些原因,就中斷了好多年,直到晚年的吳承恩與長官不和,憤懣辭官後的他,才開始繼續專心的創作,終於歷時七年,把完整的《西遊記》呈現給大家。
陳文燭曾這樣評價:吳承恩繼承了陳琳、趙嘏等人的優良傳統,是宋代張耒之後淮安最傑出的文學家。
講訴吳承恩簡介
吳承恩是中國明代有名的小説家,他所著的《西遊記》是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對當時以及後世小説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吳承恩人物像
吳承恩出生於1500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士,家境清貧。年幼時聰慧過人,閲讀過非常多的稗官野史、志怪小説,熟悉各種神話傳説和民間故事,這也造就了他深厚的素材積累和文學底藴。
1529年,吳承恩進入龍溪書院唸書,這家書院是當時的淮安知府葛木所創建的。吳承恩憑藉自己的勤奮好學和博覽羣書,很快就得到了葛木的賞識。
之後一直過了二十一年,在此期間,吳承恩的生活並不平順,長期科考上的失利以及生活上的困頓,使得他更多的寄情於志怪小説,抒發內心的鬱結。直到1550年,吳承恩補得一個歲貢生,這時他已年近五十。
1551年,吳承恩來到河南新野縣擔任知縣。五年的任職期間,他在儒學、水利等德政事蹟方面都有着不錯的表現。1556年,因母親年老和生活貧困所迫,他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早年生活的失意,境遇的拮据,官場的腐敗,社會的黑暗,以及吳承恩自身性格上的清廉耿直、不容於世,都讓他對現實生活愈加不滿,最終因為被人誣告,於1558年憤而辭官,拂袖歸去,自此專心於創作。
晚年的吳承恩生活愈加潦倒,曾輾轉到過杭州、南京等地靠賣詩文謀生,後在家中逝世,享年八十二歲。
西遊作者吳承恩字什麼號什麼
吳承恩字什麼號什麼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吳承恩這個人物,是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説家。大家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經典電視劇恐怕就是《西遊記》了。而吳承恩就是《西遊記》的作者,那麼吳承恩字什麼號什麼呢?
吳承恩雕像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可是為什麼吳承恩會號射陽山人呢?原來,淮安在漢代曾經叫射陽縣,而縣的東南有一個湖泊就叫射陽湖,所以吳承恩就以“射陽”為號,還常常自詡為“射陽居士”,漸漸地後來就有人直接稱呼他為“射陽山人”了。
吳承恩一直都喜歡讀野史和一些志怪小説,這為之後他想要着手寫《西遊記》這本小説提供了最原始的興趣。因為吳承恩在官場上的命運一直多舛,面對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都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以及殘酷的社會現實的認識,這些都促使了吳承恩決定用志怪小説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憤懣。再加上南宋、金代以及元雜劇裏都有“唐三藏取經”“蟠桃會”“二郎神鎖齊大聖”等故事呈現給百姓,於是這些素材就給《西遊記》奠定了基礎。
漸漸地,吳承恩有了創作的打算,剛開始三十歲左右的時候準備創作,搜尋素材,五十歲的時候寫了前十幾回,但中斷了多年,直到吳承恩晚年辭官回到老家,才得以專心創作,一共歷時七年,最後終於完成了這部鉅著《西遊記》。
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吳承恩出生於1500年,明朝淮安府山陽縣人士,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家境艱難,生活拮据。他自幼喜歡搜奇獵怪,每每喜愛涉獵一些稗官野史、志怪小説,從而內心對於神話傳説、神仙鬼怪、民間故事都特別熟悉。後來,由於生活上的不平順和官場上的失意讓吳承恩加深了對官場腐敗、社會黑暗的認識,開始創作各種志怪小説來表達對現實的失望和不滿,抒發心中的鬱結。
吳承恩自幼喜歡讀稗官野史
如果説,吳承恩在生活和官場上是失敗的,那麼他在小説文學創造的成就上無疑是非常巨大的。他著述的《西遊記》膾炙人口,成為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後廣為流傳,被譯為西文流傳各國,更有不少的學者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研究這部小説併為之發表專著和論文。直到現代,《西遊記》也被改編成多種版本的影視作品,以更多更生動形象的藝術形式展現在廣大觀眾眼前。
因此,吳承恩也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小説家。這雖然跟他自小到大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有關,但與當時明清時期的文化氛圍也脱離不開。我國曆史上小説成就最高的朝代大約就是明清時期了,四大名著中《水滸傳》以及《三國演義》的作者施耐庵、羅貫中均是元末明初人士,而《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則是清朝人。吳承恩所處的明朝正是我國古代小説發展的蓬勃時期,這也對他寫就《西遊記》有了一定的影響。
吳承恩圖片素材
吳承恩的一生雖然經歷坎坷、境遇拮据、生活困頓,但他歷時7年完成的著作《西遊記》在後世廣為流傳,成為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然而這位明代傑出的小説家留存於世的肖像圖卻並不多,更多的還是後來世人為了紀念他,在熒幕上創造出的各種生動鮮活的作品形象以及人物形象。
吳承恩古代畫像圖
從現在流傳最廣的一幅吳承恩古代畫像圖來看,他的形象是頭戴帽子,兩邊的眉毛稍稍上挑,眼睛微睜,鼻樑不高,嘴唇緊閉,下巴長有一撮鬍子。他的面容不若一般的人物像那樣給人以嚴肅拘謹之感,反倒是神態平靜,眼神温和,透出一股睿智以及淡然。再結合他的經歷,彷彿能讓人透過畫像看到他平凡卻又偉大一生。他在生活和官場上可以説是失敗的,經歷的生活困頓和科舉腐敗都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黑暗,從而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充滿失望。可他在小説上的成就無疑又是巨大的,《西遊記》的誕生對當時乃至後世小説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了紀念他,2010年播出了一部名為《吳承恩與西遊記》的電視劇,裏面由六小齡童扮演吳承恩,演繹他的一生,使得觀眾更加了解這位寫就《西遊記》的人到底有着什麼樣的故事和經歷。此後,提到吳承恩,並不再止於單純的古代人物畫像了,他的形象在大眾面前愈加生動豐滿起來。
吳承恩圖如何復原
吳承恩是明代傑出的小説家、文學家,他寫下的小説《西遊記》是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因此,對於作者吳承恩和他的一些作品,也成為了很多讀者、專家研究的對象。
吳承恩復原圖
最開始,大眾瞭解的關於吳承恩的肖像,大多來自於吳承恩的古代人像圖以及眾多的影視作品在大熒幕上呈現給觀眾的形象。然而,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刑警學院首席教授趙成文成功地復原了吳承恩及其兩位夫人的肖像。復原圖一經傳出,很快就傳遍了網絡,引發了眾多的好奇與爭議。
復原吳承恩容貌圖的過程異常艱辛,最先要追溯到發現其墓碑。吳承恩的墓碑與他的人生經歷一樣歷盡坎坷,曾被不法分子盜掘用來換得不正當的錢財。幸而在1981年被找到,但令人嘆息的是他的棺木已經遭到了破壞。
自2003年起,趙成文教授為了復原吳承恩的容貌圖,曾先後三次接受邀請,到江蘇淮安對吳承恩和他兩位夫人的頭顱骨進行研究、復原。但頭顱骨的不完整以及神態、眼神的難以琢磨,都給復原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最終,憑藉着吳承恩墓穴這一線索,加上趙教授對其著作的反覆體會、閲讀和對其故居的多次拜訪,吳承恩三十歲和五十歲的復原圖終在世人面前呈現。儘管在復原圖出現後,受到了一些真實性的爭議,但總體來説,這彌補了一個遺憾,是值得驕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