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暗香姜夔的作品欣賞 一萼紅南宋詩人姜夔之作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詞人姜夔的《暗香·舊時月色》,沒有一句不是在講梅花的,但同時也在假借梅花來喻人。開頭先寫往日豪情,用梅花、月光將往昔與今日勾連在一起,再次拾起當年與玉人一同於月下賞梅、摘梅的回憶。接着又瞬間從如今切換到之前,深切地追憶賞梅場景,最後一句又以當下結尾,為梅的凋謝而傷感,隱喻了對故人何日再重逢的憂思。

暗香姜夔

詞人創作這首詩時為1191年冬天,當時姜夔冒雪前往石湖探訪範大成,並留在石湖呆了整整一個多月,寫了暗香與疏影兩首詞以詠梅,令人心馳神往、眼前一亮,一方面表達了憂國情懷,同時也隱喻了自己境遇的不幸。

通讀這首暗香,彷彿進入了洋溢着笛聲的梅花中,詞人清冷幽深的境象正出現在眼前。縱觀全詞,能感受到姜夔恬靜怡然的心情,時而深思,時而神傷,時而又柔情似水,不禁引人遐想,韻味無窮。首句中一個“算”字,傳遞了一種凝思舊事的狀態,從根本而言是一種源於內心的回憶之情。

詞人在回憶中穿插場景的描寫,一個“喚”字使靜止的畫面瞬間鮮活靈動了起來,甚有情趣,內心的熱烈情思自然不言而喻。此後的描述,將往日的甜蜜與今日的思念相勾連,各脈意藴似斷似連,是極具筆力的篇目。而下句漸喻初老的傷感,不僅表達了對舊日戀人的思念,也流露了對青春年華逝去的悲涼。

整首詞不斷地在往昔與今日之間切換回轉,結構靈逸獨特,意境幽深雅緻。

一萼紅姜夔

《一萼紅·古城陰》是南宋詞人姜夔的作品,寫的是作者客居長沙時在一次登高中的所見所聞。上片寫的是遊記,講述了與友人一同在天氣寒冷的初春時節賞梅、登高的景象,生動有趣。而下片寫的則是對於自己四處遊蕩的感慨,承接上文,從而引出內心的傷感之情,表露了壓抑已久的憤恨。

一萼紅 姜夔

這是一首登臨觀賞、羈旅傷懷的詞,最後以傷春做結尾,不禁使人心生感傷。在語言用詞的鋪陳上,將敍事與描寫相結合,將景象與情境相結合,造句綺麗獨特,從容懷舊。

一片屬於官家的梅樹林,倚靠着老舊的古城牆,剛剛冒出的花苞還不能摘。池塘結的冰硬得如同膠水一般,角落裏的積雪快要融化了。天空中飄蕩着幾朵雲,意氣沉沉的樣子。我們曾拄着竹杖一同在小徑中愉悦地散步,整條路都充滿着笑聲,時不時驚起睡着的鷗鷺。像我們這樣流連於山中的老人,時不時會留心去問候一下故王的台榭。

我到底為何要這樣四海漂泊?就如同眼前的雲朵水流一般,忍不住地想要流去遠方。我放眼眺望,能看到一大片的煙水茫茫,令我心中生出萬般的感傷。眼看着家家户户門上都貼出金雞,春盤上乘出節日的玉燕,舉世團圓,節日的氛圍無比濃厚,而我卻遊蕩他鄉,只能感懷時光的流逝。我至今清晰記得當初與戀人相伴的美好時日,還能想到當時垂柳在春天裏飄蕩的景象。可等我快馬加鞭返回時,只怕春日已去,一切難回頭。

姜夔的詩

姜夔作為南宋年間極具個人風格的詞人,但除了詞以外,他的詩歌在南宋時期也是最為突出的,雖然篇幅不多,但格意不輸於範、陸。姜夔的詩早年間效仿黃庭堅,後來轉而學習陸龜蒙,字句遂精心雕琢,但是沒有刻意的痕跡,詩風清秀悠遠,其中他的代表詩作《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就盡顯其詩文風格。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詩歌賞析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為姜夔所作七言絕句,一共十首,詩文平易淺顯,韻律華美,作者以極其平實真切的手法描述了由石湖歸返時的沿途所見,勾勒出一個幽冷、清淨、縹緲的境地,靈魂彷彿隨着細細的流水與靜靜的幽香而漂離。作者運用了許多物象名詞,將梅花寫得生動傳神,甚至連畫作都難以相比。

當時,作者在除夕夜與老友告別,興致高昂地坐船歸家,內心充滿歡悦,因此整篇詩作也是輕鬆快活。首句通過描寫歸途近景從而做出鋪墊,點明瞭除夕之夜,正逢春來冬往、雪消草長的時節。第二句中,作者寫到了他乘坐的小船飛快地行駛,不一會兒,那輝煌高大的吳宮就被漸漸隱沒進了茫茫大霧中。第三句作者寫的是眼前的景緻,飛快的小船,穿過高雅、潔傲的梅花叢,別有一番樂趣。第四句發揮樂承上啓下的作用,指出了梅香了一整夜,又點明瞭正在過石橋,詩歌寫到這裏,作者內心的得意之情已經展露無遺。


 

 

姜夔藝術特色

縱觀古代文人墨客為後人所知的大家名人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擁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對了解這些名人大家各自藝術特色的人而言即使沒有讀過他們的作品依然能夠通過字裏行間的風格情感流露準確識別出文章的作者,接下來就來了解下姜夔詞作藝術特色吧。

姜夔畫像

姜夔出生於南宋時期,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擁有極其鮮明的藝術風格,這也使他成為了一位滿載盛譽的詩人,後世尊稱其為白石道人。

一個人要形成自身鮮明的藝術特色這與他的人生經歷可以説是息息相關的。姜夔年幼時便勵志入朝為官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為國家社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無奈的是天意弄人姜夔多次考取功名卻每每名落孫山最終在心灰意冷之下選擇遊歷江湖,在綠水青山之間用詩詞書法自己鬱郁不得志的情懷。也許因為在寬闊的空間創作作品,因此姜夔的藝術特色帶有一種相當濃郁的空靈之感,使人放佛置身於空曠的山谷幽嶺有一種心曠神怡之感。

帶有如此鮮明藝術特色的姜夔作品自然受到了當時文人墨客的大力追捧和效仿,姜夔在他的作品中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也是大大增分的一個要點,正所謂以文動人不如以情動人,姜夔的這種獨特的藝術特色成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王國維評姜夔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有名的學者,喜好對美學、詩詞進行研究的他有不少佳作傳世,其中就有著名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中的三種境界論很出名,一度成為王國維最廣為人所知的學説,除此之外在這本書中王國維對幾位古代的名人的作品有着自己的評斷與見解。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對白石道人姜夔的作品進行了較為嚴苛的評斷,認為他並不能稱得上是第一流的作者,那麼就讓我們具體看看王國維評姜夔是怎麼説的吧。

姜夔畫像

姜夔其人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與書法家,也是後人所説的白石道人,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全能型人才,他的詩作可以説是受到了後人的一致好評。按照常理來説這樣一位有才華的詩人應該是會受到王國維的欣賞的,卻為什麼受到了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負面的評價呢?從王國維對姜夔的評論可以看出他很是不欣賞姜夔的根本原因在於他的詩文中流露出的距離疏遠之感,沒有內美的詩詞雖然華麗卻不完美,所以是可鄙的。

很多人因為王國維對姜夔的嚴苛評語覺得王國維十分不喜歡姜夔的作品,言語之間有過分苛責之嫌。但是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正是因為王國維欣賞姜夔的詩詞才會在其中諸多挑刺,但他堅持姜夔的詩詞是“有格”的,而並非一味抹黑。

以上便是王國維評姜夔的介紹了,將心比心可以瞭解到如果王國維真是覺得姜夔的作品一文不值那他也沒有必要浪費自己的筆墨來評論他了。

姜夔吳文英

姜夔吳文英同為南宋著名詞人,兩人的生活年代也相似同為南宋後期,姜夔和吳文英的詞風也類似,均為婉約派詞人。兩人的政治抱負很高遠,但都終身未及第,遊離於權貴和豪門之間,甚是卑微,因此如此相似的兩人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接下來看看姜夔和吳文英各自評價吧。

姜夔畫像

吳文英交遊甚廣,一生雖説沒有入仕從官,但其絕唱動容的詞作常為人流傳,坐在江浙一帶頗有名聲,以《夢窗詞》詞集為甚,被譽為是僅次南宋詞人辛棄疾之人,其詞多有惆悵、戀情、感時傷懷之情。姜夔不僅精通詞作在音律上也頗有心得,遂是為才藝雙全的詞人,常在詩詞中書法情懷,雖不被賞識但一直心繫國家的壯志,面對失意的人生頗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其有《白石道人詩集》等較為出名。

就姜夔和吳文英在文學上的造詣曾被詞學專家比作“李杜”,稱歎其二人之詞生動且情深,節奏一快一慢、結構一疏一密甚有異曲同工之妙。姜夔吳文英在詞作上均以詠物言情為主,措辭高雅、音律響亮、造句新奇、格律嚴謹,雖同為婉約派詞人但各有特點。

姜夔吳文英的詞風雖有共性也有差異性,兩人的藝術境界分別被稱為是姜夔的清幽空靈和吳文英的奇麗悽迷,而藝術風格則是姜夔的空靈閒遠和吳文英的裱摯綿麗。

以上便是姜夔和吳文英的各自詞風介紹,想必大家對兩人的相似和不同都有了一點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