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見 | 免疫力是特效藥,營養指南正當其時
日前,由深圳市疾控中心牽頭制定的《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指南》已正式發佈實施,這意味着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有了深圳標準。
這份營養指南的內容十分詳盡。比如,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每天提供的食物種類應不少於12種、每週不少於25種,每天至少提供4種新鮮蔬菜,只供午餐的學校至少提供3種新鮮蔬菜,禁止使用野菜、野生菌。
此外,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每天應提供至少1種新鮮水果。優先選擇水產類或禽類,畜肉以瘦肉為主。每人每天提供300g以上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建議每人每週提供50克至70克堅果。
深圳高三、初三學子已經返校復課,其他年齡段的中小學生也即將全面返校復課。孩子們如何就餐、學生午餐是否營養,備受家長關注——尤其是,在疫情尚未徹底消退的特殊背景下,吃好才能讓人獲得足夠的免疫力,而用專家的話來説,免疫力就是最好的特效藥。
不久前,張文宏醫生因一句“早餐不能喝粥”引發熱議。他説,這段時間(孩子)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他這麼説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針對病毒的抗體藥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 所以我們看到,由深圳市疾控中心邀請全國多名營養專家共同制定的《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指南》裏,十分強調蛋白質的攝入與營養的均衡搭配。
身體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孱弱的身體裏往往難以生出強健的精神。中小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吃好”是一個重要的成長命題。進一步説,《中小學生營養配餐指南》不僅在全國範圍內為中小學營養配餐地方標準的建立提供了示範,對致力於建設“標準之城”的深圳來説,這樣一種深圳標準,也將使城市的“標準”內涵更豐富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