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 卻有着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既然沒人提到傑文斯困局『Jevons Paradox』, 我就簡單説一下。

  很多時候,人們會發現一種現象:當某種資源的使用效率上升時,人們對於這種資源的需求卻隨之上升。這其實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

  舉個例子。你換了一輛小排量的汽車,百公里油耗比你上一輛車低很多。根據常識,你每月在油錢上的花銷應該更少了,不是麼?可實際情況可能是,你花的油錢比之前還要多,因為你每月駕駛的時間變長了。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生活用水的單價下降後,人們增加了用水量,每月的水費賬單反而金額更多了。再如,電子產品的製造成本逐年降低,可是消費者每年在電子產品上的花費卻越來越多。或者,安全帶的發明使駕駛更加安全,減少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可是事故的『發生率』卻升高了。

  英國經濟學家 Jevons 在他 1865 年的書『The Coal Question』裏面提到一個例子。瓦特改進了蒸汽機,提高了煤的使用效率,可是市場對煤的需求不降反升。Jevon 在書中不解地寫道:『It is a confusion of ideas to suppose that the economical use of fuel is equivalent to diminished consumption. The very contrary is the truth.』這也就是我開頭説的傑文斯困局.

  這個現象看起來荒謬,在經濟學裏卻有很直接的解釋。技術進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和單價。根據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商品的價格下降導致需求上升。如果商品的需求彈性大於 1,那麼上升的需求會超過下降的單價所帶來的影響,導致總花銷上升。

  備註:什麼是需求彈性?粗略地講,如果商品價格上升 1%時,需求下降了 x%,那麼需求彈性就約等於 x。嚴謹的定義我過幾天再補充上來。

  用具體數字舉例。上圖藍線代表需求曲線。假設每次開車出行的油價從 100 元降至 80 元,下降了 20%。因為出行變得便宜,人們傾向於增加出行的次數。假設人們的出行次數從每月 10 次變成每月 14 次,上升了 40%。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彈性大於 1。我們計算總成本的變化是:

  『原來』:100*10 = 1000 元

  『現在』:80*14 = 1120 元

  總成本上升,傑文斯困局出現了。

  現在我們分析另一種情況。假設每次開車出行的油價依然是從 100 元降至 80 元,下降了 20%,可人們的出行次數不是從每月 10 次變成每月 14 次,而僅僅變成 11 次,上升 10%。需求彈性小於 1,我們計算總成本的變化是:

  『原來』:100*10 = 1000 元

  『現在』:80*11 = 880 元

  總成本下降,符合人們的直觀判斷,傑文斯困局未出現。

  你看,其實道理很簡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5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 卻有着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