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引言

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由此滅亡。北宋皇室除了徽宗九子趙構領兵在外,其餘皇族被金朝一網打盡。宋朝皇室尚不能靖康之難中全身而退,又何談普通百姓呢?自北宋滅亡後,有諸多子民滯留在淪陷區域,這些人在金國統治區域內備受壓迫,加之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朝廷,諸多子民對南歸的渴望愈發強烈。

宋朝將這些南歸的子民稱為“歸正人”,即為投歸正統之意。“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辛棄疾就是南宋歸正人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南宋朝廷對這些“歸正人”歡迎之至,並妥善進行安置;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對“歸正人”猜忌甚深,亦如他們曾經猜忌武將那般。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南宋疆域

一、救濟、授官,南宋朝廷對“歸正人”温情的一面

歸正人元是中原人,後陷於蕃而復歸中原,蓋自邪而轉於正也。——《朱子語類》

南宋時期,“歸正人”人數眾多,朝廷對於其是持歡迎態度的,因而對“歸正人”進行了妥善的安置。

  • 南宋朝廷着重在物質方面對歸正人進行補償

歸正人在南下的途中損失了較多的錢財,一些人甚至因此生活困苦,南宋朝廷針對此種情況,有意識地對歸正人進行物質方面的補償。

對於歸正人的不同階級,南宋朝廷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補償,但是這些補償多集中在錢財以及土地方面的補償。此種措施幫助歸正人能夠在南宋土地上生存下來,使其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南宋理學家朱熹

  • 為歸正人專門制定法律,以彰顯其寬厚

宋庭雖對歸正人制定了安撫救濟的政策,但對安撫救濟的標準並沒有嚴格進行規定,這無疑使得南宋朝廷安撫人的政策成為了一句口號南宋統治者為了體現其是真心安撫救濟歸正人的,特地制定了有關歸正人的法律。

律法中對救濟歸正人的口糧以及土地的具體數目都進行了詳細規定,這無疑給歸正人打了一劑強心劑,使得歸正人相信南宋政府是真心接納他們的。

宋庭統治者旨在通過此律法向世人昭示南宋朝廷的寬厚愛民,以期更多的人投入南宋懷抱。

  • 科舉授官,進行人才爭奪

歸正人人數眾多,自然存在着各階層人士,其中讀書人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宋朝在對待這些讀書人方面顯得極為優厚,允許他們參加科舉考試,並承認他們在北方所取得的功名。

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從北地歸來為為宋庭效力,為宋庭與金以及蒙古長期對峙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準備,使得半壁江山的南宋朝廷可以安然挺過百年曆史。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宋朝科舉

南宋朝廷對歸正人的妥善安置體現了其寬厚的一面,但是在寬厚仁慈的背後體現了對歸正人的種種限制。

二、歸正人何以能歸,無外乎政治和軍事的需要

南宋在與金以及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的長期對峙中,取得的勝利屈指可數,這使得南宋需要更多的人口來抵禦金蒙的入侵。而歸正人南歸為迷茫中的南宋統治者打開了一扇窗户,使得宋庭意識到歸正人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 宋朝接納歸正人,意在削弱金蒙勢力

宋庭接納歸正人不乏這樣的考慮,其一歸正人的南下意味着金蒙人口的減少,人口的減少意味着金蒙兵員的減少以及經濟發展的減緩。南宋朝廷對待北方政權採取消極防禦的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宋帝國有更大的信心可以抵禦金蒙的進攻。金蒙等政權在經濟本就不發達,與南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距甚遠,人口的減少將這一差距進一步拉大,這為南宋政權提供了又一有利條件。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金國軍隊

此外歸正人的大批南返會造成金蒙政權的後方產生混亂,混亂意味着金蒙政權需要派兵鎮壓叛亂,因而會導致金蒙減緩南侵的步伐,這是偏安的南宋統治者所希望看到的。

宋朝統治者接納歸正人,為尚留在北地的百姓提供了一個口號,使得他們用迴歸正統這個口號來反抗金蒙的統治。北地百姓的反抗愈加顯得宋庭是“正義之師”,這為南宋抵抗金蒙入侵提供了道義上的支持,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宋朝繁榮的經濟,需要更多的人口進行建設

南宋雖然在軍事上極其孱弱,但是其經濟發展水平與其他政權相比遙遙領先,甚至在當時的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意味着對人口的容納越大,且隨着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

歸正人的南歸為宋朝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在有了勞動力之後,南宋積極發展經濟,進一步拉大與金蒙的經濟差距。宋朝的商業為何舉世聞名?人口眾多應當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有人蔘與生產,有人進行運輸,有人進行販賣,有人進行消費,商業又為何不能繁榮?

歸正人的遷入,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受到統治者歡迎的,因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意味統治者有更多的財富進行消費。

  • 宋朝的軍事孱弱,需要更多的人口抵禦入侵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南宋商業

宋朝軍事孱弱,意味着對抗數量相同的金蒙軍隊需要更多的宋朝士兵參與。在與金以及蒙古的屢戰屢敗中,南宋的軍隊也產生了巨大的損失。軍隊士兵數量的減少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從軍人員,這些士兵從哪裏來呢?

自然會從與金蒙有深仇大恨的歸正人中選取合格的兵源進行補充。一方面是因為歸正人與金蒙有仇恨,所以作戰起來會更加勇猛;另一方面,因其與金蒙有仇恨,所以其不會輕易投敵。

此外南宋朝廷也時常發生一些農民起義,也需要有軍隊進行鎮壓,歸正人組成的軍隊自然成了不二選擇。

三、南宋用人疑之,疑之又用,最終使得王朝覆滅

南宋朝廷在接納歸正人的同時,始終保持着對歸正人的一顆警惕之心,在歸正人聚居的地方設置了諸多限制。

  • 對歸正人的態度上,宋庭堅持一貫的懷疑”傳統“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宋軍

南宋朝廷將歸正人單獨設立户籍進行管理,雖説是為了管理的方便性,但是實際上是為了對歸正人進行提防。設立户籍單獨管理是為了將歸正人與本地居民分開,防止歸正人滲透到帝國內部。南宋朝廷名義上將歸正人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帶有很大的歧視性。

中原決無豪傑,若有,何不起而亡金?

這是南宋丞相史浩對歸正人的評價,作為位高權重的丞相都如此狹隘,由此可見南宋朝廷對歸正人是不屑一顧的。

在對待歸正軍人的問題,因其英勇超出南宋軍隊些許,宋庭對此不是太放心,採取用糧草以及文官統領來分化他們。對待外敵時尚不能統一行徑,又何談非戰時的狀況。

宋朝的懷疑傳統也使得有志之士無法抒發心中的志向,渴望建功卻又無立功機會,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就是這樣的典型。渴望建功立業的年紀,南宋朝廷因為猜忌卻置之不理。等待年邁之時,被張浚請出山,本以為得以建功立業,卻因張浚志大才疏,隆興北伐草草收場,最後帶着自己的遺憾孤獨終老。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南宋丞相史浩

這在歸正人的有志之士中決不是個例,歸正人的這種不公平待遇也為南宋朝廷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 不公平對待,使得歸正人遊離於金、蒙、宋之間

南宋朝廷因忌憚歸正人,對歸正人也沒有固定和規範的用人制度,這使得歸正人逐漸與南宋朝廷離心。此外朝廷和歸正軍士之間的聯繫只是靠幾個有名望的大臣進行維繫,在這些有名望的大臣在世時,尚能憑着自己的品格魅力打動歸正軍士,進而激起軍士的自豪感,使他們能夠奮勇殺敵。

但是在這些有名望的大臣去世或者被迫下台之後,歸正軍士與朝廷之間的聯繫便被斷開,再加上南宋朝廷的置之不理,歸正軍士的人數將會進一步減少。

此外南宋朝廷對於歸正將領手握兵權並不放心,想盡一切辦法來分散或者瓦解將領手中的兵權,並有目的地激起歸正軍士之間的矛盾,以求達到弱化歸正軍。

南宋朝廷的種種做法使得歸正人心中產生怨恨,進而重新投入金蒙的懷抱。在金蒙入侵南宋時,被宋庭逼走的歸正人又會充當先鋒,因為其對南宋朝廷有所瞭解,所以面對南宋軍隊時常常會取得勝利。

南宋最後的滅亡與宋庭排擠歸正人有很大的關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才流失在金蒙。崖山海戰數十萬軍民葬身大海,何其痛哉,不知宋庭可曾想起他們是如何對待歸正人的。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圖|崖山海戰

結語

南宋朝廷對歸正人一直秉着一種複雜的心態,既依仗他們來抵禦金蒙的入侵,又時時刻刻對他們加以提防。因投入南宋的歸正人數量眾多,而且其中不乏能人志士,宋庭因此一度有北伐中興的希望。但是經過一系列不正當的操作,宋庭只能偏安一隅,完全失去了北伐收復失地的希望。

倘若宋庭能重用歸正人中的有識之士,或許就有可能北伐成功,建立一個像漢唐那樣的大一統王,但歷史就是歷史,不容更改。

參考文獻:

《宋史》

《朱子文集》

《後村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8 字。

轉載請註明: “歸正人”是南宋北伐的希望,亦或是其毀滅的根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