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金聖嘆推背圖的預言都有哪些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金聖嘆推背圖

《推背圖》是中國古代的七大預言之首,是唐朝時期著名的天象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的傑作。

《推背圖》

現在人們看到的推背圖,是金聖嘆批判的版本。同時推背圖遵循歷史的發展,更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也給人更多的參考。還有就是推背圖預言的大多是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加之推背圖預言世界大同,而非分裂,在一定意義上也給人們一些希望。

金聖嘆註解推背圖説日升月落、陰陽變化,一直都是常態,而在其中有藴含着一些規律,再加上其他的方法,對未來有一定的預測性。金聖嘆還註解了唐朝的運勢以及武后稱帝的事情,當然其中包括的內容很多,而通過金聖嘆的註解,人們能更簡單明瞭的看出其中藴含的意思。

其實看金聖嘆推背圖,人們總驚訝其中的預言之準,同時也對此深信不疑。在推背圖中,有很多地方還尚未應驗,當然這些預言隨着時間的推移,終會顯示出它的價值。就金聖嘆對推背圖中未來高科技的註解就是:未來的戰事之激烈,已不再是由士兵們所決定的,而是將高科技技術應用到戰爭中去,同時也更具殺傷力。最後關於世界的發展趨勢,金聖嘆註解推背圖説世界將趨於大同,未來天下趨於一家,人們都處在其樂融融的世界裏,這個預言確實令人萬分高興,同時也頗受鼓舞。

人們通過金聖嘆對推背圖的註解,能更輕鬆地讀懂這些預言,也可以更加清晰地瞭解其中包含的內容。

金聖嘆簡介

史書對金聖嘆簡介詳細,金聖嘆是明末清初人,見證了外族人的鐵騎踐踏華夏國土,雖然飽讀詩書,但是金聖嘆並不留戀人世間人人渴望的榮華富貴;生平喜歡寫作吟詩的金聖嘆多次冒犯當時的政治時事,所以被當地官府擒拿多時,為了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金聖嘆化名金人瑞前往京城趕考,才華出眾的金聖嘆如願獲得第一名,原本有機會從此步入仕途的金聖嘆決心歸隱,當時滿漢矛盾激化,金聖嘆深知身為一個沒有背景的漢人在滿族人的統治下走進官場是多麼的不易。

金聖嘆像

很多喜歡明清歷史的朋友都會通過多種渠道查詢金聖嘆簡介,個別書中記載,金聖嘆化名金人瑞不僅僅是為了進京趕考,在明朝滅亡之後,決心歸隱山林的金聖嘆就已經開始決定化名金人瑞;但是金人瑞的出色才華確實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最終也是因為文學著作而被清朝官府擊殺,但是其對文學著作的評論也開創了文化發展的新潮流;對《水滸傳》的點評更是讓後世稱讚。

史書記載金聖嘆簡介比較雜亂,國仇家恨的人註定有很多故事,像這樣放蕩不羈的有志之士看到自己的國家被外族人踐踏,心中難免憤憤不平,所以金聖嘆生平所作更多是一種辛酸苦楚無人問津的表達,清朝統治者對於金聖嘆也是十分賞識,但是決心不為滿族人效力的金聖嘆還是沒有選擇榮華富貴。


金聖嘆作品

金聖嘆是明末清初最出色的文學評論學者,因為目睹自己朝代的滅亡,眼見外族人的鐵蹄踐踏華夏土地,金聖嘆決心告別世俗,歸隱山林;金聖嘆的性格執拗、孤僻,為人狂放不羈,總是會在醉酒之後,當空吟詩作賦,因為對世俗沒有太多的眷戀,名聲對其而言也是飄飄然,所以很多作品都沒有整理,所以金聖嘆作品並沒有完整的記錄,這也是因為其孤傲的性格以及淡泊名利的品質所致。

金聖嘆評水滸圖

金聖嘆作品並不是由本人所作,金聖嘆因為哭文案被斬頭之後,很多文人雅士前去悼念,其堂兄將其生平的著作進行整理,收編成完整的作品;因為不是本人親為,所以收編的作品只是金聖嘆的個別所作,並不是完整的記錄;《唱經堂才子書》就是堂兄整理的金聖嘆生平所作,雖然不是完整的記錄,但是閲讀書文,確實可以感受到金聖嘆深知民族大義的氣節。

金聖嘆作品中含有其對當時熱門作品的評論,作為一名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對十幾部文學進行評論,其中《水滸傳》和《西廂記》的評論更是讓後人拍案叫絕,作品中有很多關於兩本書籍的評論記錄,其中還有其他的書籍,雖然不是太詳細,但是能夠體會到金聖嘆在文學評論領域方面的造詣;與很多文人雅士不同,金聖嘆不願步入仕途,決心歸隱山林的他還是放不下世俗瑣事,多次在文中表現出自己對外族統治的不滿。

金聖嘆是個怎樣的人

金聖嘆是著名的文學批判家,他也是白話文的先驅,他的成就包括對《西廂記》、《水滸傳》等著作的批判。

金聖嘆圖

金聖嘆自小就頗具慧根,喜歡讀書,善於思考,被譽為吳縣第一神童。由此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名聲也頗高,也反映出他的聰慧。他為人狂放不羈,能文善詩,同時所寫之作不同於常人思路,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常常不被人理解。

金聖嘆不僅僅有文筆功底,他也能言善辯。他開辦學堂招生教學,在課堂上他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每每引得眾人誇讚。雖説他狂放不羈,但是他也渴望受人賞識。當時皇帝對他的作品讚賞有加,説不能以時下的觀點來批評他的文章。金聖嘆知道後,因感動而流淚,隨即向北方叩首,以表示對皇帝的感激之情。

雖説他思想獨立、狂放不羈,但是他卻擁有一顆體恤民情、打抱不平的心。在他們向巡撫示威,不滿新任縣令的時候,遭貪官的陷害,最後被逮捕獄中,處以斬首之刑。可謂是本無造反之意,卻被冠以造反之名,最後冤死。在獄中之時,他悔恨交加,也許他恨官府的不作為,恨國家識人不清;他悔他的才子點評書尚未完成,而他卻不能反抗。

其實,通過種種事蹟以及旁人對他的評價,可以看出金聖嘆不僅智慧超羣,還有一顆貼近人民的心。在他被斬首的時候,眾多百姓都為他流淚,心有不忍,側面反映出他值得人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