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閲兵舊照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意日這三個邪惡“軸心國”所挑起的,三國乃是軍事同盟關係。早在戰爭初期,德軍就以強悍實力橫掃歐洲大陸,而日軍也將侵略鐵蹄踏上神州大地。那作為日軍盟友的德軍是如何評價其軍隊戰鬥力的呢?説起來也很簡單,德國人通過一場戰役就徹底地看清了日軍實力,這就是是“諾門罕之戰”。
1939年,隨着日軍侵華進程逐漸加快,日本軍部認為中國人亡國是遲早之事,就對日軍下一步軍事行動進行討論。當時這些瘋狂的軍國主義分子整日為究竟是“北進”還是“南進”爭吵不休。為試探蘇軍戰力,日本人最終發動了“諾門罕戰役”。大戰爆發時,希特勒派出了一支密使觀察團前往前線觀戰,其目的主要有二,其一是為觀察東北亞地區戰局形勢,其二是則是考察評估日本盟軍的戰鬥力,好為日後東西夾擊蘇聯作打算。
▲日軍劇照
日本人當然深知希特勒派出觀察團的用意,因此為這場戰役做了充分準備,不僅集中了日軍最精鋭的第23師團、“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的雙料王牌第7師團,還派出了全國唯一的坦克師團——第1坦克師團,可謂是掏出了全部精鋭來打這一仗。對於崇信武士道的日本人來説,這已不是一場普通戰役,而是上升到了事關國家尊嚴和日軍軍威的高度。
戰前,日軍以為此戰又會像數十年前的“日俄戰爭”一樣大獲全勝,全軍上下都抱着必勝信念,其指揮官小松原道太郎中將更是叫囂道:“日軍打敗朱可夫的三個精鋭師是綽綽有餘的!當年日本讓俄國怎麼慘敗的,今天也是如此!”然而誰也沒有料到,戰役的最終結果卻是日軍慘敗。
▲日本騎兵舊照
“諾門罕戰役”後,德軍密使給希特勒發去了觀察團對於這次戰役的彙報,並對日軍在此戰中的表現作出了點評。對日軍的戰前動員和訓練,德軍軍官可謂目瞪口呆,接着又對日軍以白刃戰和衝鋒為主的作戰練習感到震驚。觀察團團員們認為,日軍的裝備、戰術水平與“日俄戰爭”時期並無差別。在雙方都投入坦克部隊後,德國人發現日軍的坦克“皮薄肉脆”,比一般的大型拖拉機強不了多少。在5月27日的首次戰鬥中,自大的日軍坦克盲目衝鋒殺向蘇軍,結果自然是被殺得屍橫遍野。
此外,日軍騎兵戰術也愚蠢至極,不要命似的成羣衝向蘇軍的噴火坦克連,結果一日之內就被噴火坦克燒光。6月20日,日軍又愚蠢地派出坦克師從正面發起衝鋒,然後用步兵迂迴包抄,德國人不明白日軍為什麼要在廣闊平原上用步兵包抄而不用坦克,這下子步兵成為了蘇軍坦克的活靶子,被肆意碾壓衝撞,下場當然是死傷無數、屍陳溝壑。在日軍坦克師被全殲後,小松原道太郎一氣之下竟然派出步兵發起夜襲,結果只會再次上演旅順高地的慘烈場景。
▲諾門罕戰役形勢圖
最令德國人不解的是,為了彰顯英勇,日軍大批軍官竟然帶着士兵舉起刺刀衝鋒,結果自然是被蘇軍坦克碾壓,全隊潰散下死傷無數。德軍密使最後總結道:“日本人不僅弱,而且還很愚蠢。他們簡直是中世紀的騎士,是一羣拿着步槍的愚蠢莽夫,與其結盟實非明智之舉。”
▲二戰時期蘇軍坦克
由於日軍在“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軍碾壓,令昔日不可一世的關東軍顏面盡失。在戰爭結束後,那個叫囂能打蘇軍3個師的小松原道太郎剖腹自盡,日軍“北進”派也偃旗息鼓,不再提及,轉而南下侵略東南亞和與美國開戰。另一方面,當德國密使的報告在送到柏林後,希特勒對日軍大失所望,於是他只能自己集中兵力向蘇聯開戰了,這也正是在整個二戰進程中,日德兩國始終沒有從東西兩側夾擊蘇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