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鎮的戈壁灘上,有一處魏晉時期的墓葬羣,被稱為“新城魏晉壁畫墓”,這組古墓羣是由嘉峪關市新城鎮新城村的一位牧羊人於1972年在戈壁灘上無意之間發現的,而之所以被稱為“壁畫墓”是因為在1400多座磚墓羣中繪製有大量的地下壁畫,這些地下壁畫享有“世界最大地下畫廊的”美譽,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鎮的魏晉壁畫墓為我們揭開了一部關於魏晉時期河西走廊地區漢族移民社羣生動的社會經濟史。
新城魏晉古墓羣中的6號墓
由於魏晉新城古墓羣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被盜了,所以,我們在墓中並未發現墓誌銘,並不知道墓主人是誰,這組古墓羣可以説是一組神秘的古墓羣。
魏晉至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的中古社會,留存於世的史籍有很多,但很少有第一手的檔案、契約等文獻資料,大多數史籍都是屬於正史資料的範疇,這就為我們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社會經濟史帶來了困難,為什麼中古時期很少有第一手的史料呢?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早在唐朝的時候就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但是,在唐朝的時候,書籍生產主要還是依靠手寫,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的書籍形式由寫本轉變為刻本的時代,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導致從魏晉南北朝留存至唐宋時期的大量的寫本文獻散佚了,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主要是正史,正史當中對於社會經濟史的記載是相當有限的,出土文獻可以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秦漢有簡牘,隋唐有敦煌文書,魏晉南北朝的出土文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新城魏晉壁畫墓中的壁畫恰恰是以連環畫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魏晉時期河西走廊地區的社會經濟史。
新城魏晉壁畫墓中的採桑圖
以往研究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地區的社會經濟史主要依靠傳世文獻,有許多的謎團,我們並不知道,魏晉新城古墓羣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的冰山一角。
戰國時期,我國河西走廊地區的主體民族是月氏人,他們在東起隴右,西至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山脈的廣闊區域內遊牧,至秦朝末年,月氏人的勢力達於極盛,當時在河西走廊的西部一帶,也就是今天以敦煌和祁連山為中心的區域還居住着烏孫人,月氏人的勢力強盛以後,迫使烏孫人向西遷徙至天山以北的廣大地區。
秦漢時期,匈奴人開始崛起,匈奴人強大以後,又迫使月氏人向西遷徙。
在漢初的時候,匈奴人不僅控制了蒙古草原,還控制了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並對漢朝形成威脅,漢朝採取和親政策,維持着自身與匈奴人之間的和平狀態。
敦煌壁畫中的《張騫出使西域圖》
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改變了漢初對匈奴人的和親政策,開始大規模反擊匈奴,漢朝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取得了多次勝利,元狩二年(公元121年),漢廷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區,匈奴渾邪王率眾歸附漢朝,漢朝相繼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這就是歷史上的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位於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屬於温帶沙漠氣候,但是,南邊的祁連山有豐富的冰川和雪水,這裏的耕地可以利用祁連山的冰雪融水進行灌溉,從而形成綠洲農業,為了鞏固河西四郡,漢朝一方面徵發大量的士兵來此戍守,另一方面實行“移民實變”的政策,招募中原地區的漢人老百姓來此定居。
中原漢人遷徙至河西走廊地區,改變了河西四郡的經濟形態,這裏的經濟開始由遊牧業轉變為綠洲農業。
現在甘肅省張掖市附近的農田
西漢末年,中原地區動盪不安,河西走廊地區因遠離政治中心,偏安西北而變得富庶與穩定,於是就有大量的中原士族主動遷徙至河西四郡定居,這一移民活動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高潮,在這500多年的時間裏,每當中原地區陷入戰亂,或者遇到饑荒時,就有大量的老百姓遷徙到河西走廊地區定居。
西漢末年至曹魏時期,由於有大量的中原移民遷徙而來,再加上地方官員積極推廣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使得河西走廊地帶成為了西北地區重要的“糧倉”,是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
春秋時期至西漢末年,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温暖期,那個時候的年平均氣温比我們現在甚至要高1至1.5℃,黃河流域有梅樹生長,而關中平原則有一些竹林分佈,然而,到了公元前1世紀的時候,也就是西漢末年,全球氣候開始轉冷,這一寒冷期一直持續到隋末唐初,並在公元4世紀左右,也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達到高潮。
地球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年平均氣温比我們現在的年平均氣温要低,那個時候,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石榴樹在自然狀態下是不能過冬的,而現在在河南、山東一帶,冬天在野外是可以看到石榴樹的。
中原地區的氣候變冷以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頻繁的災害,東晉初年,青州、徐州、冀州等地的旱災、蝗災連年發生,老百姓紛紛向南遷徙,當然,中原漢人在向淮河流域、長江流域遷徙的同時,也有一小部分遷往河西走廊。
魏晉時期,今天甘肅省黃河以西的地方皆屬於涼州刺史管轄之地,西晉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漢人張軌主動要求來涼州任職,西晉王朝任命其為涼州刺史、護羌校尉,張軌治理下的涼州就成為了西晉的一個安定的後方以及地方實力集團,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西晉都城洛陽陷落之際,“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張軌還特地從武威郡劃出部分區域置武興郡來安置中原移民,當時,來河西走廊避難的中原移民不僅有平民百姓,還有世家大族。
魏晉時期的世家大族
張軌去世之後,其子張寔繼續擔任涼州刺史,東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張寔的兒子張駿自稱涼王,正式建立涼政權,史稱“前涼”,前涼政權的都城在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此後,在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區,還出現了後涼、南涼、西涼和北涼政權,與前涼一起,史稱“五涼”,其中,西涼政權的建立者涼武昭王李暠還是唐高祖李淵的先祖,李淵是李暠的六世孫,西涼政權興起於敦煌,後來建都酒泉,西涼亡於北涼,北涼亡於北魏,439年,北魏軍隊攻陷姑臧,北涼政權滅亡,從此以後,北魏統一了北方地區。
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時期,河西走廊地區繼續維持着繁榮富庶的狀態。
為什麼在全球氣候變冷的形勢之下,河西走廊的綠洲農業所受的影響比較小呢?
河西走廊地區本來就處於温帶沙漠氣候區,這一地區的綠洲農業主要依靠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和一部分地下水進行灌溉,因此,制約河西走廊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資源,而不是氣温、光照和降雨量,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就能發展農業,而遠離水源的地方,則是戈壁灘和沙漠,無論是降雨多一些,還是降雨少一些,基本不會影響這裏的農業生產,中原地區是處於亞熱帶、温帶季風氣候區,地表植被十分豐富,這裏的人口密度要遠遠大於河西走廊地區,而且亞熱帶、温帶季風氣候區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温暖濕潤的海洋氣流,從東南沿海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當全球氣温變冷以後,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温暖濕潤的海洋氣流在夏季就難以深入影響到內陸,季風的力量減弱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旱災,而季風氣候區的農業用水主要依靠地表水和降雨,這裏的農業受降雨量的制約比較大,尤其是在遠離河流的地方,一旦出現了乾旱的天氣,農作物就會大量減產,農作物減產之後,就會出現饑荒。
戈壁灘上有水源的地方,胡楊樹很茂盛。
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地區綠洲農業的繁榮,在嘉峪關新城魏晉壁畫墓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嘉峪關新城魏晉古墓位於嘉峪關市東北約20公里的新城鎮,周圍都是戈壁灘,氣候乾燥,人煙稀少,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魏晉時期的古墓羣才能夠在這裏得到很好的保存,不過,這座古墓羣在1972年被發現之前已經被盜了,盜墓的人可能就是魏晉時期的人。
新城魏晉壁畫墓為我們展示了魏晉時期河西走廊地區農業經濟的繁榮,這些壁畫的主題有農耕、畜牧、狩獵、釀造、塢壁、屯田等等,是當時社會經濟生活的生動反映。
二牛抬扛
其中關於農耕的壁畫,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魏晉時期,犁地工具由二牛抬扛到一牛挽犁的過渡。
一牛挽拉
在新城魏晉古墓中,我們還發現了採桑圖,説明當時的河西走廊地區已經可以生產絲綢了,這些絲綢很有可能直接通過絲綢之路銷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廣大地區。
新城魏晉壁畫墓中的牽陀人壁畫
在新城魏晉古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放牧圖,説明當時的河西走廊地區,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有種植業,而在水源稍微不足的地方則因地制宜而經營畜牧業,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少數民族裝束的牽陀人,説明在魏晉時期,絲綢之路依然暢通,河西走廊是西域商人與中原商人進行貿易往來的必經之路,當地的老百姓處於這一貿易通道的中點,可以享受到東西方貿易往來帶來的利潤。
新城魏晉古墓中的壁畫亦有反映釀醋的場景,在宴飲圖中,我們也能看到盛酒器,説明當時在河西走廊地區,釀酒業也十分發達,釀醋和釀酒都需要小麥等糧食作物,這進一步説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地區農業經濟的繁榮,因為如果沒有充足的糧食,人們是不可能用糧食來釀醋和釀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