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沒有不勤政的,這是大家對清朝皇帝的普遍評價,相比於明朝皇帝來説,清朝皇帝確實顯得很勤快,幾乎很少出現那種只知道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荒唐皇帝,但是清朝的建立畢竟是少數民族奴役漢人,因此他們的統治基礎並不穩定,這也是清朝皇帝勤政但是國家始終充滿危機的主要原因,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皇帝可以稱得上是大清王朝的續命人,如果沒有他,估計大清王朝早就亡國了,雖然他的名聲在歷史上並不怎麼樣,甚至被懷疑謀朝篡位,但是從他的歷史功績來看,我們必須給予其充分的肯定,因為他確實是一位模範皇帝。
寫到這,大家可能已經猜出來了,這位皇帝就是雍正皇帝,千古罵名滾滾來,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改革弊政,但是由於政敵的宣傳工作做的比自己好,因此他成為了清朝歷史上最有爭議的皇帝,這也成為了他勤政的理由,因為他不想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雍正皇帝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烈的。他不允許被人非議,也不允許別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當然他和那些士大夫們並沒有多麼深厚的感情,因為他在沒有即位之前就被那些可恥的士大夫們送了一個外號:冷麪王,雍正皇帝確實不善於搞關係的,因此他的人緣並不好,但是他又是一個能力超強只知道埋頭幹事的人,這種人一般都工於心計,絕對不好惹,當然這也為後來雍正皇帝成功即位埋下了伏筆。
從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上,我們可以看出雍正皇帝是第一個敢於打破舊例,從上而下自我改革的皇帝,因為當時的清王朝已經陷入了危機之中,隨着康熙盛世的日漸衰落,一個帝國的內囊也被掏空了,連年的征戰和巡遊使國庫不堪重負,很多貪官污吏貪腐成風,將國庫當成了自家的錢袋子,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估計大清王朝再支撐個幾年就完蛋了,但是在關鍵時刻,雍正皇帝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了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不僅增加了社會的公平性,更讓百姓看到了一點希望,起碼滿足了老百姓的一點公平心理,也平息了很多底層農民的怒火,當然這幾項政策開展的並不是很成功,各地的士紳和讀書人紛紛抵制,甚至出現了羣體性事件,但是雍正皇帝卻絲毫不為所動,真正將這幾項政策當成了自己一輩子的事業來幹,當然最後雍正皇帝還是成功了,成果就是國庫裏多了五千萬的存銀。
後世有人説,如果沒有雍正皇帝,那麼就不可能有後來的乾隆盛世,因為乾隆皇帝的能力簡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只會大手大腳的花錢,只能靠一個貪污腐敗的和珅去給自己撈錢,甚至後來還出現了折罪銀,有錢人通過花錢可以買官還可以抵罪,這簡直是作死,到了乾隆後期,無論如何我們再也看不到一丁點的盛世氣象,不僅各地農民起義日益增多,而且就是王朝內部也在逐漸腐朽,平庸的官吏越來越多,後來甚至成為了帝國運轉的拖累,而乾隆皇帝正是第一個把大清帝國葬送的人,也可以説如果沒有雍正皇帝的十三年勤政,那麼乾隆皇帝就會把大清帝國徹底推進歷史的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