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導語

談論起唐朝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縱觀古代華夏曆史長河雖然誕生的無數朝代,但如果非得説是哪個朝代讓中國真正的站在了世界之巔,那絕對是唐朝時期。

唐朝的唐太宗在位時期可謂是勵精圖治,始終抱着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願,這也為唐朝打下了強國的堅定基礎。當時唐朝經濟發達,海運水路四通八達遍向世界各國各地,每天各國進獻給唐朝的貢品絡繹不絕,而載運着唐朝出口到外國的茶葉、絲綢、陶瓷器等物品的船隻也是不計其數,而朝政內部則有多位朝堂大臣為國家分憂,至於邊境上,唐朝將士對戰胡人的戰爭百戰百勝。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一、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轉衰

但就是這麼一個強盛的國家也逃不過衰敗的命運,時間來到唐朝玄宗末年時期,

安史之亂

爆發。這無異於給已經顯露頹勢的唐朝巨人身上砍下了關鍵性的一刀,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唐朝由盛轉衰,人口鋭減國力全方面倒退,全國人口從頂峯的5000餘萬鋭減到了1500萬。與此同時,由安祿山、史思明引發的安史叛軍仍在唐朝境內燒殺搶掠,不僅如此,朝堂內部的也面臨着分崩離析的危機,宦官當權,亂黨如同寄生蟲般吸吮着這個偉大王朝最後的血液。

更讓人絕望的是唐朝內憂未解外患四起,當時由於唐朝內部出現了動亂問題,導致了被壓制多年的祖國再次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不僅大舉吞併唐朝的疆土,而且在安史叛軍的加入下國力大大加強,最終形成了三個對唐朝威脅最大的國家,它們分別是吐蕃國、回紇國與南詔國。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我們先來説説吐蕃國,吐蕃國坐落在青藏高原地區,其實早在唐朝建國之初,吐蕃國便已存在,並且多次干預唐朝的中原統一,但是忌憚於當時唐朝的國力只能盤踞一方。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國迅速佔領了河西走廊一帶,國土面積擴張到了800萬平方公里,並且奴役了數百萬的唐人。隨後吐蕃國兵分三路,先後擊敗了當時同樣不可小覷的阿拉伯和印度軍隊,其主力部隊更是打到了長安城腳下。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二、《舊唐書》記載:“唐,實亡於回紇”

説完吐蕃我們再來説説回紇國,回紇是典型吃裏扒外的代表,其實當時回紇只是唐朝疆土內小小的附屬國,並且回紇常年面臨着突厥的威脅,最終走投無路的回紇選擇依附唐朝。隨後唐朝將士帶兵擊敗突厥,讓廣闊的漠北地區成為了回紇國的天下。

但是人心深不可測,何況是一個國家,起初在安史之亂期間,回紇軍隊與唐朝處於同一陣線,並且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這次的平叛戰爭中,回紇卻探知了唐朝其實已不復當年之勇,得知這一消息的回紇隨後多次舉兵來犯唐朝邊境,並且在長安城橫行無忌,燒殺搶掠,但已是內外憂患的唐朝卻不敢多言,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

“回紇之禍”

事件。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最後我們來説下南詔國,南詔坐落在雲南,唐朝時期雲南本是諸侯必爭之地,但是南詔選擇歸順唐朝,隨後唐朝幫助其立國建立自己的政權。其實早在安史之亂前南詔國的狼子野心就已經初露崢嶸,當時南詔國多次與吐蕃私底下結盟企圖侵犯唐朝邊境。得知此事的唐玄宗曾先後派遣20萬大軍前往南詔國試圖討伐,但卻被南詔國軍隊利用地理優勢埋伏,導致全軍覆沒,今天的雲南省依然能看到埋葬唐朝軍隊的遺址。

三、南詔軍隊“四犯西川,一入黔中”

安史之亂後南詔國的野心更是暴露無遺,先是聯合吐蕃攻打四川等地域,但是在這次的征戰中,南詔不甘心被吐蕃國領導,於是再次牆頭草般的倒向了唐朝,隨後對昔日的盟友吐蕃展開了長達數個月的征戰。公元前794年,南詔國突襲吐蕃後援部隊,擊殺了數十萬的吐蕃士兵。但是這一戰帶來的後果便是更加的讓南詔國君目中無人,大勝戰助長了“滅唐”氣焰,南詔決定出軍攻打成都,

“西川八百里人畜不見”

這句話的便是由此戰而來,隨後更是接連攻打緬甸國,最終成為了唐朝的心頭大患。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時間來到公元859年,南詔國君覺得自己國家的實力已達到巔峯,是時候反客為主一舉拿下衰落的唐朝國都了,於是便對唐朝發起了總攻。浩浩蕩蕩的南詔大軍所過之處無人能敵,先後拿下來唐朝邊境交趾郡、西川地區、就在南詔軍打算一舉打進中原的時候,變數出來了。俗話都説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唐朝雖然士氣低落,但還不至於是將死的駱駝,唐朝國都內名將依在,唐武宗依然大權在握,面對着隨時到來的滅國危機,唐朝將士終於露出了它出鞘的劍鋒。

四、張仲武率軍討伐回紇國

劍鋒所指的首先是回紇國,回紇國當時也面臨着自己的問題,回紇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以多位將領為主繼續與唐朝對壘掠奪城池,另一種則是以回紇國軍的十三子烏希特勒為首的罷戰。因為烏希特勒知道,唐朝能屹立這麼多年絕對有着他強勢的一面,當他緩下這口氣的時候或許就是回紇國的滅國之時。果不其然,唐武宗隨後派遣了李忠順、劉沔、張仲武等名將討伐回紇,公元842年,張仲武率軍破回紇國7萬軍馬,收編萬人有餘,而所謂的十三子烏希特勒更是被斬於旗下,至此回紇國滅。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五、“唐軍破七關,收復十一州,安四千裏大地,百萬户之家”

回紇滅國後,唐朝終於能全力以赴的對付吐蕃了,但此時的吐蕃由於連年的征戰,士兵將士們已經身心俱疲,早已不復當年騎兵之勇。唐朝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果斷出擊,先後破吐蕃七座大關,接連收復泰州、原州、安樂以及石門等十一州。隨後唐軍四路集結,一路打上西川,接連的大戰表明瞭唐朝收復失地的決心,而被吐蕃奴役多年的原唐老百姓也先後起義,吐蕃內患外憂。起義軍最終與主力部隊匯合,吐蕃被打得四分五裂潰不成軍,最終邊打邊跑一路退回了青藏高原,從吐蕃兵敗的那天起至今,青藏高原再也沒有出現過統一的政權,可謂是一戰徹底打服了吐蕃。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六、南詔國投降,南詔皇室易主

回紇、吐蕃相繼被滅後,南詔終於慌了,到公元864年,當時唐朝已經來到了它最後的榮光時期。但還有一事未了,那便是討伐南詔收復失地,唐朝派遣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將高駢率軍出征,並任命高駢為安南都護。隨後高駢率軍如入無人之境,連破南詔數城,先手斬殺敵軍十萬人有餘,士兵的大量損失讓南詔不得不從老百姓中強行徵軍,但新兵經驗的足讓南詔軍隊面對唐朝軍隊時候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南詔國君投降。這一戰徹徹底底的把南詔國打入了深淵,公元902年,南詔大臣發起政變,南詔皇室共計800餘人被殺,陵墓被毀,至此南詔先唐於一步走向了滅亡。

但是連年的征戰也讓早已病入膏肓的唐朝雪上加霜,恐怕即便是玄宗在世也無回天之力,在南詔滅國五年後,唐朝也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強盛如唐朝最終也走向了滅亡。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結語

由此可見唐雖式微餘威尚在,即便是晚唐時期面臨着內憂外患的局面,依然能有滅三國的實力,這不愧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朝代之一。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舊唐書》

《太平廣記》

《貞觀政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3 字。

轉載請註明: 面臨內憂外患的大唐王朝,仍有餘力出兵覆滅三個叛亂國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