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由於李世民在貞觀之治取得的突出成就,人們往往都十分稱讚於他,而選擇性地忘卻了當年他弒兄逼父的黑歷史。與此同時,李淵和李建成也被刻畫為腐朽無能之人。其實李世民當年的豪賭能贏實屬僥倖,李建成的個人能力和實力在當時都很強。
首先,人們印象中大半個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只是坐享其成,而李建成更是沒有什麼戰功。其實在唐軍建立初期,李建成的戰功遠在李世民之上,比如唐軍出關第一戰,是李建成獻策在霍邑擊敗了兩萬隋軍精鋭,潼關之戰也是他打敗了屈突通,最後率先登上城頭的也是他的部下,所以李淵定都長安後,就立即立其為太子。
只是到了後期,李建成開始坐鎮後方調度,少了親臨戰場的機會,由於在他在後方調度有方,李世民才能夠在外安心的討伐各路諸侯,這也是李淵為了培養他日後的執政能力。正是由於李淵將其作為接班人培養,所以李建成的身邊依附了很多豪強貴族。他的妻子是滎陽鄭氏,太子府的成員李綱、王珪等人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而李世民身邊的都是些常年跟隨其打仗的將領和所謂的十八學士,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門。
隨着李世民戰功的日益增長,還野心勃勃地建立了天策府,李建成感覺到了威脅,於是在李淵的支持下再次出兵平定了劉黑闥,威信大漲。逼得李世民以及他手下那些渴望徹底改變命運的人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李建成雖然知道二弟有奪嫡的想法,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的行動會如此之快,而且這麼地不怕死,區區800人,就出其不意地在玄武門成功實施了斬首行動。
李世民不愧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人,決策力和反應力都在太子之上,李建成坐擁皇帝的支持和太子的身份,卻沒有能夠鬥過二弟,是因為運氣不佳,也是註定的,畢竟他作為太子,不可能先下手滅掉李世民,這就讓自己始終處於被動局面。加之李淵自認為可以平衡二人的力量,沒有對李世民的勢力及時予以打壓,結果玩火自焚。
李世民即位後,對於史書記載一定是有所改動的,主體思想就是突出李世民的能力和強調李淵、李建成父子的無能,至於改動了多少,還有待史學家的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