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少年是未來社會的棟樑,需要大家悉心愛護。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學校開始復課。誰料,由9月29日至10月28日發生了八宗學生自殺個案,令人心痛。究竟這是否屬於早前疫下學生未能回校上課、如今復課衍生出來的問題?有臨牀心理學家指,在社會層層壓力下,一些孩子心理脆弱,社會必須正視,而父母要多聆聽子女的心聲,同心協力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臨牀心理學家甄梓竣博士強調,壓力不是突然間在孩子的羣體中無端端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層層的壓力造成。
他説:“源頭可能是政府和現今社會的形勢,有些學校跟足(學習)指引進度。但在疫情嚴峻時,學校只能提供網課,現在部分學校只有半天面授課,學校要老師追進度,每天只有像‘趕鴨子’般上課,家長也承受壓力,要求子女百般武藝,以備多些‘沙紙’考進心儀學校。最終,種種壓力也一層層壓到學生身上,這是不負責任的事情。若這種情況不被正視再加上學生的‘玻璃心’(形容一個人內心脆弱敏感,易受傷害,像玻璃一樣容易弄碎),致使部分學生不再表達內心想法,甚至感到絕望而走上自殺的路。”
言傳身教共建同理心
甄梓竣解釋説,“玻璃心”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殊不知反而剝奪了本身的學習機會,他們被指正就會發脾氣,禁止對方發言。長輩若是如此,孩子也有樣學樣,不肯接納自己的不足。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當大人批評孩子時,又有多少人肯先來個自我檢討?
他續説:“2020年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調查顯示,在現時的社會環境下,15%年輕人出現抑鬱症徵狀。以此數據推算18歲或以下青少年人口比例(約100萬),即15萬名孩子或有抑鬱情況。當有些人擔心子女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而出現移民潮時,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標籤孩子有‘玻璃心’的意義何在?如果大人只是沒有提供幫助還好,還要怪責孩子的行為,這樣會令他們更難在如今的逆境中成長。”
那父母該如何和孩子相處?甄梓竣説:“身教永遠都是最重要的教養行為,如果父母不肯積極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只懂將情緒隱藏起來,或者以憤怒去掩飾本身不舒適的感覺;當子女有樣學樣,將自己的情緒隱藏不發一言,或者發脾氣時,家長只懂以責怪的口脗去回應子女的情感需求,這樣只會讓子女覺得無助,也不能學會如何面對壓力和情感上的需要。因此,父母必須學會如何和自己最不想面對和最不舒適的感覺好好相處,甚至直接告訴子女自己不舒服的感覺,以‘我今天很不開心’等理性的言語去表達自己的感覺,而非以責罵或發脾氣的行為去表達,從而讓子女模仿他們以正面的態度面對自己不開心的感覺,也容許子女去説出他們的感受。最後,當然父母要耐心聆聽,這樣不是要去解決子女的情緒問題,只是容許他們去感受,甚至和他們一起感受這種不舒服的情緒,同理心就是一種與別人建立關係的好工具。”
“勸解”要用對的方法
有個案是一個大學女生因上網課跟不上進度,自行退學,其母一時接受不了責怪女兒,女兒自責對不起父母又過不去自己這一關,不時以淚洗面並日漸消瘦。母親其後冷靜勸解女兒,親友也好言相勸。
對於上述個案,甄梓竣説:“母親做法是對還是錯,要看她用什麼方法勸解,親人亦然。如果這種‘勸解’只是叫對方不用不開心或不必緊張,效果不彰,甚至是再否定女兒感受的行為。作為母親,以勸解去減少這種對女兒的傷害,當然是好的。同時,女兒是否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也同樣重要。”
他更言作為外人,如果不清楚母親和女兒之間的關係和溝通模式,很難判斷怎樣的做法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