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一個長輩,是遠房大姨,已經當了11年的小學班主任,在教學資歷上也是一位資深老教師了,這期間教過的學生也是橫跨着一個時代。每年過年要串門的時候,當老師的大姨都是一個搶手的香餑餑,只要是家裏有孩子的,都會自動圍成一圈來諮詢孩子的學習問題。希望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治服孩子,讓孩子自己愛上學習,別再讓家長頭疼。
大姨一邊覺得親戚們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很讓人理解,一邊又覺得有點搞笑。她跟親戚們説,自己教了這麼多學生,非常清楚其實孩子的問題大部分都出自父母身上。也就是隻要父母做好了,孩子同樣也會跟着進步。通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她發現:班上前三名的學生,家長都有以下共同點。
非常有時間觀念
現在孩子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想打開視頻看動畫片,拿起手機打遊戲,要麼就是躺在沙發上吃會兒零食。然後飯做好了之後再慢慢悠悠去吃個飯,吃過飯再玩一會,一直拖到深夜才想起來作業沒有寫,然後越寫越着急,不寫又怕捱罵。好不容易寫完了,睡眠時間又嚴重不足,第二天犯困,整天就這麼惡性循環。
這不是隨口一説,而是班級裏的真實例子,像這樣的學生大姨班上有不少。多半都有拖延症,一拖再拖,非要熬到最後一刻才去做,這樣其實就是完任務,效果並不好。反觀一直穩坐前三的學生,根本沒有這個毛病。
在一次家長分享會上,班主任讓尖子生的家長分享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經驗。這些家長几乎都提到了拖延症的問題,説家庭影響孩子,父母的習慣很重要。其實孩子總想玩,玩不夠就是因為看到家長一直在玩手機,看電視。只要把時間觀念抓得緊一點,孩子在家長的生活習慣影響下,自然也不會養成拖延的毛病。
很注重承諾,説到做到
其次,這些家長也提到了,家庭裏面是需要給孩子立一些規矩的,這些硬性規定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規範的行為習慣。比如,過了幾點就要睡覺,玩手機要玩幾個小時,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收拾,第二天的書包要前一天自己檢查好等等。
但是這些規矩只給孩子定,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同樣在一個家庭裏面,孩子不管父母是不是大人,都會有不平衡的心理。所以相應的,自己也要遵守這些規定。有些規定不適用於大人,可以加以變化,因為孩子看重的不是規定是否一樣,而是同樣的遵守。
既然説到,那就要做到,讓孩子遵守,父母就也要遵守。家裏面不存在家長催着孩子學習,自己卻整天玩手機的狀況,雙方都要一起學習,幹自己的事情,這樣孩子才會服氣。
在教育孩子之前,總是身體力行地先做模範
教育孩子不能只靠用嘴説,還要切實做到。其中老考第一名孩子的家長説,孩子能不能變成父母想要的樣子,重點在於父母為孩子展現出了什麼樣子。在家庭的環境下,孩子的參照物只有家長,家長喜歡每天癱在沙發上,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回家就往沙發上癱。如果家長一有空就做自己的事情,不斷學習提高自己,那麼孩子也會把學習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
孩子是靠着模仿家長來成長的,所以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家長就要身體力行的先做模範。各位家長們有什麼育兒,教育上的經驗也可以在評論區補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