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記憶刻骨銘心,在夢中,這種記憶會化為一種意象,來強調這份記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會夢見一條土路,坎坷曲折,高低不平,太陽底下塵土飛揚,雨天則泥濘不堪。這條路的盡頭,是一所學校——新民中學。這是我的高中母校。
今天,新民中學100歲了。
校史記載:1921年,時任湖南省教育廳一等科員、視學的羅傳榘,在湖南省衡陽市陝西會館創建了湖南省私立新民中學。從此,風雨百年,絃歌不輟。
“新民”二字,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對“新民”一詞,解釋頗多,人們傾向於“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之義。在二十世紀初風起雲湧的啓蒙運動中,“新民”是仁人志士的夢想,於是,有了新民學會,有了新民中學,也有了新民晚報——我剛到上海工作時,每次翻讀《新民晚報》,都倍感親切,冥冥中感悟到精神的脈絡聯繫。
新民中學與中國共產黨同齡。早在建校之初,這裏就是湘南學聯的重要成員單位、中共衡陽地區最早的三大支部之一,中共湘南地區最高領導機構的第一屆領導人,全是這裏的老師,紅色基因深深地植入了新民中學的血脈,學校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教育,從創校的校長到後來的前輩名師,無不以為國育英才為己任。
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還叫衡陽縣第六中學,去年11月,隨着學校移交至衡陽國家高新區管理,又恢復了“新民中學”的原名。學校在曉雲山下,蒸水之畔,我一直記得,每天早上,河堤上就有捧書苦讀的學子。當時學校周邊都是農田與果園,要坐車進城或回家,需要步行三公里多的土路到呆鷹嶺鎮。從這個角度來説,學校確實是個靜心讀書的好地方。只是我上高中那會,還沒擴招,每年能考上大學的畢業生少之又少,面對似乎遙不可及的大學,大家學習還是很拼,學校生源絕大多數來自農村,這種拼,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帶着些悲壯色彩的拼。
那條土路,道阻且長,反覆在我的夢中成為高中生活的意象,確實銘刻着我人生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的三年時光。尤其是在呆鷹嶺鎮走向學校時,就像走向一個無法預測卻竭力想自己把握的命運。感謝高考。
也要感謝優秀的學長們的激勵與引領。這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的不可替代的軟實力。新民中學在革命戰爭年代,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還有革命英烈,1949年後,學校更是桃李滿天下,從這裏走出過院士、部長、大使、作家、學者……他們是閃耀在我們這些後學心目中的羣星,光輝燦爛。
隨着城市化的加速,母校所處之地,昔日為衡陽市遠郊,現在已變成了衡陽市城區一部分,隨着母校移交至衡陽國家高新區管理,無疑步上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百年名校,將會孕育更多的“明星”。
因為一直在外地工作,我很少回母校,不久前,我帶着女兒回了趟學校,桂花香依舊,但校園變化巨大,尤其是教室和學生宿舍都已裝上了空調,我給女兒講:爸爸當年高考的時候,天氣酷熱,有的同學在考場中暑暈倒。在上海出生長大的女兒,驚呆了。
最讓我感嘆的,是通往學校的那條土路,已經完全找不到了,鱗次櫛比的樓房,填滿了昔日的農田,車過蒸水大橋,一拐彎,就到了學校。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這是著名思想家、衡陽縣先賢王船山的名言。祝福已逾百年的新民中學,日日新、又日新。(肖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