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開始,廣東、福建、重慶、湖南、湖北、江蘇、河北、遼寧八省市的高考將進入“3+1+2”的時代,文理分科徹底成為歷史;全新的模式也意味着全新的挑戰,相信大家到現在為止,仍然對新高考存在一些疑惑,今天筆者就一些比較熱門的問題,在這裏跟大家做一個探討。
首先,“3+1+2”什麼意思?且聽一一道來,“3”表示3門必考科目,分別為語文、數學、外語(不一定就得英語,還有俄、日、德、法、西班牙這五種選擇)。此3門必考科目採用全國卷,滿分均為150,按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
“1”表示在物理和歷史中必須且只能選一門(即首選科目);“2”表示在化學、地理、政治、生物四門科目當中必須任意選擇兩門(即再選科目)。這些選考科目屬於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範圍,簡單點説就是由各省自主命卷,卷面滿分均為100分,其中物理和歷史按卷面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其餘選考科目採用賦分計入高考成績。
那麼何謂賦分呢?賦分就是按單科成績的名次範圍確定出來的一個分數;具體是把選擇某一科的所有人按其該科原始成績的高低分為若干個級別,級別越高,該科相應得到的賦分就會越高;賦分最高為100分,一定會有人拿到100分,因為每個科目都會有分數最高的幾個人。
現在就來講講大家都很感興趣的選科問題,根據排列組合知識,C2取1(二選一)乘以C4取2(四選二),可以得出新高考一共有12種選擇,其中就包含了傳統理科(首選物理,再選化學和生物)和傳統文科(首選歷史,再選政治和地理)。
從可填報的大學專業範圍角度來看,選上物理、化學無疑是最有優勢的,因為選了這兩科後幾乎沒有報不了的大學專業;接着,緊隨其後的是“物理+生物”的搭配(以最後一科不選化學為前提),專業覆蓋率在85%左右;“物理+地理+政治”組合的專業覆蓋率是物理類中最少的,但也達到了80%左右。反觀歷史這邊,無論再選科目怎麼選,專業覆蓋率也只能在50%上下;總體而言,選歷史是比較吃虧的,因為太多專業沒法報。
從學習難度來看,再選科目為化學、政治的組合無疑是最具挑戰的;而再選科目為地理、生物的組合學習起來則相對輕鬆很多。我在某所重點高中瞭解到的情況是選擇以上兩種搭配的學生屬於極少數(原因是前者學起來過於燒腦,而且對比其他組合沒有明顯優勢;後者雖然簡單,但由於這兩個再選科目都是最熱門的,所以該組合很難賦到高分,適合只求穩的中等生)
而傳統理科(物化生)依舊熱門,物化地同樣也很熱門,這兩種組合的人數佔了學校總人數2/3,説明多數高中生還是非常在意可選大學專業範圍的。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填報志願?首先要按選考物理和選考歷史兩大類分別切出省控批次線;填報志願方面,招生院校會根據不同的專業將提出相應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滿足院校專業的科目要求。院校將根據專業的不同選考科目要求劃分為若干個組,也就是採用“院校專業組”的志願填報和投檔錄取方式。
最後一個是關於往屆生還能否參加新高考的問題,答案當然是可以的,按正常程序報名就行了;選擇物理的人裏依舊是以物化生組合居多,選擇歷史的人裏依舊是以史地政組合居多;課改的因素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往屆生是第一次,應屆生同樣是第一次,高考終究只考高中知識,萬變不離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