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在河北重鎮貝州(今河北清河一帶)發生了兵變。這次兵變與以往一些倉促起事的兵變不同,是經過較長時間準備的有組織的兵變。
兵變的首領叫王則。王則是涿州人,因為遇到荒年,流落到貝州替人放羊為生,後來當了兵。貝州一帶有“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的傳言,王則後背上有其母刺的一個“福”字,被人越傳越玄,認為隱喻着神秘的內容,“爭信事之”。貝州的州吏張巒、卜吉成為王則的參謀,派人聯絡附近的德州、齊州,準備在慶曆八年春節切斷澶州的浮橋,在河北起事。
不料,由於有人在北京(今河北大名)被捕叛變,機密泄露,兵變被迫提前舉行,德州、齊州也無法響應。貝州兵變後,北宋政府派駐貝州的官員大多被殺,王則等人“建國曰安陽”“改元曰德聖”。在貝州城裏“以一樓為一州,書州名,補其徒為知州,每面置一總管。”對十二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老百姓全部在臉上刺字:“義軍破趙得勝”。
北宋政府得到兵變的消息,即派軍隊將貝州包圍,先後用構築木製高樓(當時稱為“距闉”,與城牆一樣高),收買貝州百姓用大繩子縋城把官軍拽上去等方式攻城,都沒有成功。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正月,宋仁宗派文彥博率軍攻打貝州,為避免掣肘,特許他可以“便宜從事”。文彥博於正月十六到達貝州,採用挖掘地道的辦法,派人潛入城中,“殺守郫者,垂絙引官軍”。終於在閏正月初二把貝州攻下,貝州兵變失敗了。王則被捕後,被押到京城處以磔刑。
文彥博
從北宋建國開始,各地的兵變時有發生。但是,貝州兵變有組織有準備且建立了政權,發生地又是距離京城不遠的邊防重鎮,表明北宋政府的統治機器已經在相當程度上運轉失靈,隱藏着巨大的統治危機。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
第一,“積貧積弱”的局面已經凸顯。北宋政府不僅每年要支付大量“歲幣”“歲賜”給遼國和西夏,還要維持日益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軍隊。而政府的財政收入只能來自對平民百姓的搜刮。
北宋慶曆年間的貨幣
河北地區一直是宋朝北部邊防的前線,不僅百姓要承擔繁重的賦役,衙前小吏(政府中的底層公務員)也備受盤剝。當時的北京留守賈昌朝説:“衙前公人,亡家破產,市肆商賈,虧本失業者,不可勝計。”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貝州兵變不僅有普通百姓參加,也會有州吏做參謀。
第二,北宋政府的募兵政策不同於以前,兵源主要是破產的農民。當時認為這樣的政策“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有叛兵而無叛民”,有百代之利。但是,這樣的政策把社會上存在的階級矛盾引入到軍隊之中,使備受壓迫的農民合法擁有了武裝,因此,宋朝的兵變就成了農民起義的一種表現形式。
第三,民間的秘密宗教又開始廣泛傳播。秘密宗教一直在民間傳播,農民受盤剝越嚴重,秘密宗教的傳播就越廣泛,進而成為農民起義的宣傳方式。貝州兵變前流傳的有關彌勒佛代替釋迦佛的“妖言”,曲折地反映出人民對北宋政府統治的不滿。這種不滿在合適的時機,只需一點火星,就會變成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