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稱帝后獨斷專行,唯獨允許這個女人干政。
朱元璋登位後脾氣日益暴躁,治國手段狠厲,殺起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眾多開國功臣都被他殺了,面對這樣一個狠辣皇帝天下人人自危,但是有那麼一個人不但不怕他,還經常糾正他的錯誤,朱元璋不僅沒怪她,還允許她干涉朝政,聽從她的勸諫,而這個人就是他的髮妻馬氏。
元末時期,朝廷動盪貪官橫行,百姓苦不堪言。不僅如此還爆發了黃河水患和瘟疫,引發大面積的饑荒。由於百姓生活艱難所以各地起義不斷,其中就有郭子興一支,他這個人其實沒什麼大作為,但是為什麼單獨提到了他呢?因為朱元璋和髮妻馬皇后的故事要從這裏説起。
朱元璋從皇覺寺出來之後直接就投靠了郭子興,一開始他並沒有受到重用,但是他對郭子興非常尊敬,每次打仗都奮勇殺敵,得到的戰利品統統都獻給了郭子興,這讓他對朱元璋的印象大好,覺得他是一個可塑之才,時常讚不絕口。當時郭子興有個養女,是好友的女兒《明史》卷一百十三 列傳第一:父馬公,母鄭媪,早卒。馬公素善郭子興,遂以後托子興。馬公卒,子興育之如己女。她從小學習琴棋書畫,尤其愛好史書,剛好到了該出嫁的年紀,於是他就尋思着把她許配給朱元璋。
一無所有的朱元璋當然很歡喜這門親事,結親以後他更加賣力的幫助郭子興東征西戰,時間久了就漸漸培養出了一批忠心跟隨自己的人,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這對朱元璋來説是好事,但是郭子興就不太開心了,別説是自己的女婿就算是天王老子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也是不行的,於是他就找了個藉口把朱元璋抓了起來,郭子興的兒子平時就因為朱元璋太出風頭看不慣他,現在更是趁此機會命令看守的人不準給他飯吃,要餓死他。
馬氏看到自己的丈夫遭此橫禍心痛不已,看守不給朱元璋吃的她就悄悄烙餅藏在懷裏送進去給他,因為餅太燙所以把肉都燙焦了。《明史》卷一百十三 列傳曾記載:初,後從帝軍中,值歲大歉,帝又為郭氏所疑,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這不僅是古代女子的力量,更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最真實的寫照了吧,雖然丈夫是和養育自己的親人發生矛盾,但她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他,不惜燙傷自己的身體。馬氏如此待朱元璋也讓他心裏感動萬分,從小受盡苦難的他知道這個女人是真心對他好。
後來馬氏跟隨朱元璋渡江來到應天,朱元璋在前線打仗,她就在後方召集婦女為軍士們縫補服裝鞋履做他的賢內助。陳友諒率領大軍來攻打應天的時候,城中百姓人人自危,甚至連官員都在偷偷打點行裝,準備出城逃走,眼看軍心動搖,馬氏把她的金銀首飾等全部家當都犒賞給士兵,讓他們安心禦敵人。《明史》卷一百十三 列傳第一曾記載:陳友諒寇龍灣,太祖率師御之,後盡發宮中金帛犒士。
朱元璋稱帝后馬氏被封為了皇后,雖然母儀天下但她依舊保持着簡樸的生活作風,以身作則帶領公主嬪妃們在宮裏紡麻織布,做成衣裳以皇家獻愛心的名義賜給那些年紀大的孤寡老人。而剩餘的布料,馬皇后則裁成衣裳,賜給王妃公主,並解釋説:”你們生長在富貴家庭,不知紡織的難處,要愛惜財物。“作為一位皇后她真的做到了典範,畢竟對比歷朝歷代後宮無不是穿金戴銀,打扮的花枝招展。但是對於白手起家,歷經磨難的他們來説,沒有什麼比勤儉節約更重要的了。
馬皇后不僅把後宮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前朝的政事她也會過問。有一次朱元璋下朝的時候她問道:“今天下民安乎?”朱元璋回答説:“此非爾所宜問。”這樣的回答在當時來説確實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歷朝歷代都規定後宮不得干政,但是我們的馬皇后一本正經的説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朱元璋聽了這話之後深以為然,是啊,他們是一起打天下的夫妻,朱元璋能有今天馬皇后功不可沒,雖然稱帝了,但馬皇后依舊是他的賢內助。
從此以後朱元璋再也不會過問馬皇后干政之事,也正因為如此馬皇后多次勸阻了朱元璋濫殺的行為,救下了很多人的性命。後期朱元璋脾氣更加暴躁,他的決定除了馬皇后沒人敢違背。當時他的侄子朱文正因為對賞賜不滿生出異心想要背叛朱元璋,他聽説了之後火冒三丈當即下令要把他處死,最後還是馬皇后勸説這是他的親侄子,罪不致於,朱元璋才饒了他一命。後來的開國功臣宋濂也是,當時宋濂的孫子牽涉進了一樁謀逆案中,朱元璋下令把已經退休的宋濂召回京城,想要殺了他,宋濂不僅是功臣還曾是太子的老師,聽説朱元璋要殺他太子急忙前去求情,但都被駁回了,太子眼看老師就要被殺,羞憤的投湖自盡,但最後被侍衞救了回來。
就在所有人都勸不了朱元璋的時候馬皇后出現了,她吩咐把當天的食物全部換成素的,朱元璋問及原由,她回答道:“尋常老百姓請個先生都要禮遇一生,宋先生盡心盡力教誨諸子,我理應為他吃素祈福。”朱元璋聽了,知道又是為宋濂求情,氣頭上把筷子一扔而去,但事後還是放過了宋濂,免於一死,發配到茂州。
馬皇后的一生是把節儉和仁愛做到了極致,《明史》曾記載:後仁慈有智鑑,好書史。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朱元璋一生剛硬,唯獨對她始終温柔相待,不僅是因為她相貌姣好,更多的是被她的才華和大義所折服,有了這樣一位皇后他治理起國家來才會更有俠義和底氣吧。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