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高原“江南水鄉”

美麗的高原“江南水鄉”

  雷屯秋色美如畫

  一條清澈的河流如玉帶般纏繞在那片金秋的田野上,黃綠相間的田壟旁露出一排排白牆灰瓦的房子。古老而神秘的錦屏縣敦寨鎮雷屯村,就這樣不經意地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眼前的這條繞村而過的清澈河流叫亮江,據説是因諸葛亮南征到此而得名。亮江由南至北繞村而流,寨子三面臨河,壟畝整齊,地勢坦蕩開闊。黃的是稻穗,綠的是菜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河邊洗衣的婦人,趕着牛兒過河的老人,沙洲上快樂玩耍的小孩……這不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景緻嗎?

  步入村中,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巷道蜿蜒伸進村中,一棟棟徽派建築風格房屋與苗侗風格建築房屋相互交錯,遊走於斑駁陸離的房屋院牆間,狹長的巷子裏,幾縷陽光穿過樓台窗格把舊花紋印在對面的牆面上,好似歷史在嘆息。若不是沿街行人的現代裝束,我幾乎以為穿越歷史時空隧道,抵達另一個時空。我意想不到在雲貴高原東南端居然有這樣一個充滿江南水鄉韻味的寨子。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寨子,與江南文化有着怎樣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呢?村中一棟雄偉氣派的門樓吸引了我的目光。樓上寫着“大明樓”三個遒勁大字,大門的兩邊柱子上寫着:“千年古屯萬年樓誰繡井鄉,一面青山三面水天宮福地”對聯。大明樓門前這副對聯是對雷屯歷史、生態、文化最好的詮釋。青石板路延伸向村中,路中間都是用青石板鋪成,青石板兩邊鑲有鵝卵石,雷屯村古名雷澤屯,因明代洪武時屯兵而得名。雷屯村的歷史要從明朝“調北征南”策略説起。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麾下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進攻雲貴地區,意圖消滅當地的殘元勢力,統治雲貴。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清除了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勢力以及鎮壓了雲貴高原的起義後,為了避免這裏再次成為中央權力的真空地帶,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 來自江西、湖廣、江淮和中原的精鋭部隊便沿着橫貫雲貴高原的咽喉要道、壩子、重要城鎮次第佈防,建立衞所,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這一軍事行動被稱作“調北征南”。雷屯村的祖先就是這一時期到達雷屯。20萬人的軍隊進入雲貴,後勤補給成了大問題。靠中原運輸?路途遙遠。靠當地税收?財力薄弱。都不現實。早在傅友德等率軍佔領雲貴的戰爭進行當中,就有大臣向朱元璋建議:“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這一建議深受朱元璋賞識。於是朱元璋一聲令下,“屯堡制”在邊疆推行開來。士兵們農閒操練,農忙時節耕田種地,戰爭來臨隨時出征。“屯堡制”的實施,不僅滿足了朝廷駐軍的需求,也解決了軍隊的供給問題。曾經拿着刀劍作戰的漢族將士們開始拿起鐮刀鋤頭,開墾田地。幾十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屯耕農村。屯墾的明軍一邊開荒種地,自足軍糧;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每六十里到一百里,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西、湖廣、江淮和中原的漢族農家子弟手裏,變成了千里良田。這些屯軍寨子是按軍隊編制分佈的,它們是由各個衞所來管理。雷屯村就屬於湖廣五開衞管轄。實行“屯堡制”後,軍隊的補給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然而這些來自江南的士兵,長年累月守在這陌生的莽荒之地,思鄉與生理問題卻無法排遣。朝廷為了穩定軍心,鞏固邊疆,實行“一人在軍,全家隨往”的政策。已婚的士兵,妻子父母隨往。未婚的士兵,由朝廷進行配婚。據雷屯村寨子的老人説,這裏的朱姓人家都是當時朝廷由湖南芷江直接派遣來這裏鞏固邊疆的將士及家屬。漢兵民的到來為錦屏帶來了許多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器具,比如水車、吊井等。至今雷屯還有些水車、吊井仍在使用。已有幾百年的雷屯古渡口、朱氏宗祠、村民保存的清代“萬民傘”等即是見證這方水土興盛繁榮的古代文化遺存。

  土地還是那片土地,山水還是那片山水,而雷屯已不是歷史上的雷屯。金秋的田野上人們還忙着在秋收,只不過已不是士兵們忙碌的身影。時代在變遷,“屯堡制”隨清朝的滅亡而解體。放下武器的屯兵,一部f分選擇返回故里,一部分人選擇留下來,融入當地的社會。雷屯因為屯兵及家屬大多是江南人,於是雷澤屯演變成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雷屯村。隨着陸路交通的發展,歷史上那船隻繁忙往來的雷屯古渡口已難覓商船的蹤影。刀劍鋒利,卻難以征服人心。文化柔弱,卻影響深遠。征服這片土地使用過的鋒利刀劍已經化作塵土,而江南文化卻留在了這裏。 雷屯朱氏宗祠裏的族譜,清晰記錄着雷屯朱姓子民祖先的足跡。始祖朱煥文,為婺源茶院朱氏第十九世孫。後居浙江衢州府開化縣張家灣深林村,之後遷居湖南芷江。明洪武初年,奉命從戎,赴湖廣五開衞(今黔東南州黎平縣城內)開發西南苗疆,屢立戰功,欽賜世襲忠勇都慰侯職,距今已是二十一代了。如果按每代30年計算,朱氏到雷屯已經有600多年曆史了。

  朱氏祖先由江西婺源到湖南芷江再到貴州錦屏雷屯。漂泊異鄉,人總需要有個精神寄託,宗祠就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朱氏宗祠是雷屯村最宏偉最典型的建築。雷屯朱氏宗祠建於乾隆辛巳(1761年)年間,佔地一千五百餘平方米,為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粉牆、青瓦、馬頭牆。宗祠佈局嚴謹,設計精巧,計有:正室三間,左右廂房四間,廳室五間,牌坊一座,戲樓一座,左邊耳房三間,右邊廚房三間,閣前書房三間,祠右文閣一座,廂房四間(閣遷柿子園),祠右閣地一幅,地前園地一幅,祠外荷池一口。 祠內白牆上彩繪壁畫清晰可見,有懷橘遺親、扼虎救父、鹿乳奉親等二十四孝故事,選用這些賢孝典範,是希望藉此能讓族人見賢思齊,不辱先輩。族譜記載:入黔一支的朱氏,老譜在浙江衢州紫陽堂內。重修的宗譜詳盡記錄了修譜的起因和本支派的來歷。雷屯朱氏的堂號為“紫陽堂” 。“紫陽堂”出自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學家、教育家,別號紫陽,古徽州婺源人,紹興十八年進士,宋理宗時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據朱熹《名堂室記》記:“紫陽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嘗有隱君子居焉。” 取紫陽別號是心中未嘗一日而忘歸之意。在雷屯,朱氏每户堂屋的神龕上都有朱姓專用宗聯:“紫陽世澤流芳遠,沛國家聲衍慶長。” 無論在何處,有宗族通用對聯的都是同一支。逢年過節或重要日子,雷屯朱氏子孫家族子孫聚集宗祠內。恭恭敬敬地在列祖列宗的碑位前,焚香燒紙,在煙霧繚繞中默唸那塊故土,寄託對故土故人的思念。

  行走在雷屯的村巷裏,這裏的一切彷彿都還是明清時候的樣子:村邊田間壟畝整齊,菜畦葱綠。古渡口、果園、亭台在青山綠水之間交相輝映。村中徽派建築隨處可見,高高的馬頭牆是用來防火和防盜。一旦遇到竊賊,高牆就是第一道天然的屏障。而牆內的二進處的天井,無疑是用於防火了。坐在家門前閒談的老人,在小巷裏追逐嬉戲的小孩,鄉間小路上挑着簸箕上坡的老農,河中成羣鴨鵝,河邊洗衣的婦人……還有那天上的雲朵和水中的魚兒。這就是雷屯,一個從明朝穿越歷史時空而來的神秘古村落。誰能想到這裏以前居然是一個守衞森嚴的軍事屯堡?歲月流逝,村中軍事屯堡的影子已褪去了色彩。然而,走在村中依然感覺江南文化對它的影響。刀光劍影中的征服與反征服中,無意間落下的文化種子,悄悄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於是在雲貴高原的亮江河畔留下江南人後代營造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純美境界。

  夕陽西下,揮手作別雷屯,心中有許多不捨。我不知道是留戀雷屯的那片美麗的沙洲,還是留戀雷屯小巷中瀰漫着江南文化韻味的氣息?心中無法説告別,默默把雷屯記在心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9 字。

轉載請註明: 美麗的高原“江南水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