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國六月,中國都有一個舉國關注的大事,那就是高考,萬千學子寒窗苦讀十二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的人説了,今天的學生又得數理化,又得歷史政治地理生物等等諸多學科一起學,古時的學子只需寫一篇作文即可過關,那麼真得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來説説古時的高考,科舉制度。
封建社會講究出身,有人生來就是貴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呼風喚雨。有人生在貧苦人家,出身低微,連温飽都無法解決,就別説其他事情了。
不過,古時人要是想當官走仕途,唯有參加科舉考試,以成績論英雄。考中則平步青雲進入官場,士農工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時代,考進士不僅是讀書人自己的夢想,更是全家族的希望。
古代的科舉考試分好幾個層級,第一級考試是院試,在縣、鄉這一級考試,考取後是秀才,秀才這一級在科舉考試中只能算是入門,難度不算太高。
第二級是省一級的考試,叫鄉試,考中叫舉人,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舉行,最近三年內考中秀才的人均有資格參加省級考試。
相對於秀才考試要難得多了,比如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從19歲起就考中秀才,之後逢考必敗,做了50多年的秀才,直到71歲才得貢生,終生未為官。
第三級考試叫會試,每次鄉試考中的人來年開春,齊聚京城參加全國性的考試,來參加的都是全國的精英,考中叫貢士,至此,在古代稱為貢士才算達到當官的基本條件。
之後所有的貢士參加殿試,殿試就是由皇帝來親自考察考生的能力了,不僅看學識,有的皇帝還看長相和眼緣,畢竟以後要在皇帝手下當差,長得太醜肯定不行,經過殿試的考察,由皇帝賜進士身份,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然後再分別根據個人情況安排相應的官職。一個學生如果能完完整整的把這樣一套流程順利走下來,科舉制度跟現在的高考相比,是不是要複雜的多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