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冷門專業”熱起來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鮑南

讓“冷門專業”熱起來

又到一年開學季,人們印象中的“冷門專業”天文學,卻意外備受青睞。在談及所選專業時,很多大學新生熱情滿滿,暢談自己“星辰大海的夢想”。

我國天文學教育起步較晚、基礎較弱,相關專業長期招生難、就業難。但隨着中國科技力量顯著提升,“天眼”“悟空”遙望宇宙,“天宮”“羲和”遨遊蒼穹,神舟機組漫步太空……航天成果的井噴帶動天文話題在全社會升温,也產生了龐大的人才需求。同時,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也讓天文望遠鏡等專業器材走入尋常百姓家,給大量孩子種下“仰望星空”的種子。多重有利因素助推下,從1999年至2020年,國內幾乎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畢業生們也大多實現了對口就業。

其實不僅天文學,這些年,從“留守女生鍾芳蓉報考古學”,到“古生物專業的畢業照只有一個人”,不少“冷門專業”相關新聞引發了廣泛討論。平心而論,一些專業之所以“冷”,很多時候是因為領域相對枯燥、培養時間長、就業門檻高,不過,這反過來也意味着,教師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有限的學生身上,更容易產生“小而精”和“小而美”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許多將冷門專業選為第一志願的孩子,坦言自己是“心之所至”,在強烈的興趣驅動下,無疑更可能培養出強大的專業能力。

專業本不分冷熱,學問更沒有高低。事實上,很多學科不僅不是所謂的“無用之學”,有些甚至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如果這些專業因為關注度不高,或無法迅速在社會上“變現”而無人問津,才是值得警惕的大問題。從爭議聲中不難發現,公眾對很多專業的隔膜也是刻板印象導致的,需要各界合力進行疏導,把莘莘學子心底的那份興趣激發出來。比如,樊錦詩紮根敦煌的事蹟廣為報道,在學子中產生了巨大榜樣效應;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熱播令歷史、文博“活”了起來,吸引了大量考生報考相關專業;再比如,數學、哲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被納入“強基計劃”,選拔了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今天的“00後”獨立性強,視野開闊,樂意接受新鮮事物。抓住這一時代特點,多維度做好知識普及和宣傳,營造尊重科研規律、鼓勵潛心研究的環境氛圍,那些有價值的專業就不會被埋沒。

“冷門專業”熱起來,是好的開始。為深耕專業、執着堅守創造條件、提供陽光,更多夢想就有拔節生長的可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3 字。

轉載請註明: 讓“冷門專業”熱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