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慟哭六軍盡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據説,由於家人被殺和愛人陳圓圓被羞辱,吳三桂一怒之下引清兵南下,直接將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李闖王農民軍打敗,從此改變明朝末年的新局勢。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李闖王雖然是代表農民利益的起義者,但卻在勝利以後做出一系列荒誕的行為。比如,對崇禎皇帝不尊敬、屠殺明朝貴族、收繳京城富貴者財產和虐待明朝官員等,很快就失去人心,為後來的北京淪陷埋下惡因。

所以,吳三桂引兵南下一定程度上是為家人和其他人報仇,不過卻由此背上叛徒的罵名。後來吳三桂又起兵反清,不過以失敗告終,此後又背上更多的罵名。然而,日本曝光的一張他的起兵反清檄文原文中,所揭露的內容卻並非如清朝所描述的那樣。

舉兵反清

順治十六年(1659年),一路順暢的吳三桂先是攻破南明政權的防守,後成功進入雲南,在雲南開藩設府,為清朝鎮守西南地區。

很快就進入到康熙統治時期,經過康熙帝的一系列措施,國家逐漸穩固下來。昔日滿清對投降漢臣的封賞,一切都是為了拉攏人心。不過掌握大局以後,他們卻開始卸磨殺驢,認為掌權者對統治存在威脅。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天,嗅到危險氣息的平南王尚可喜主動請求回老家養老,放棄榮華富貴。康熙認為這是一個撤藩的機會,於是開始做小動作。

當時,吳三桂已經60歲,沒有做皇帝的心思,更不會輕易做一些反對朝廷的事。就算當時真的已經撤藩,他依然能夠享受到榮華富貴。那麼,他為什麼要造反呢?

根據《清實錄》記載,認為他造反原因諸多,最主要的就是反對康熙的撤藩,想要趁着這一個機會聯合其他諸王反對滿清統治,利用當時的反清情緒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鹿樵紀聞》提及,當時他已經“蓄髮,易衣冠,幟色白,步騎皆以白氈為帽”。説明有很強的反清舉動,就等着一個爆發的機會。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聯合其他勢力反對清朝統治之初,他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自居,反抗的口號是“興明討虜”。對於這個口號就有些令人不解,將他定義為漢奸的人認為,引清兵入關就是反明,為什麼還要提出“興明討虜”?

其實這裏有一個誤解,投降清軍的時候,吳三桂並沒有提出反明,只是想要藉助清朝的兵力反對李闖王,一是報家仇,二是幫助明朝其他以老報仇,三是順便給崇禎皇帝報仇。總而言之,他是一個被仇恨衝昏頭腦的將領。

不過,聽從清朝安排、對南明小朝廷進行圍剿的時候,就説明他已經開始顧及自己的利益,公開反明。其實,就在當時他拒絕圍剿南明政權,照樣有人會去那樣做。

如果他反過來投靠南明,不僅不能保住南明政權延續,而且還會引禍上身。無論做什麼,最終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因此只能選最好的一條路,那就是繼續跟清朝一起幹。那麼,他用全家族的性命來作為豪賭,與人生晚年反抗清朝?反清檄文怎麼説?

反清檄文存錄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吳三桂並不是以突襲的方式襲擊清朝陣營,而是先發出征討檄文,得到一定的支持以後才進行戰鬥。當時,清朝官方已經收錄他的檄文,不過在乾隆年間就遺失。

對此,有人認為是清政府故意為之,主要是想將抹黑吳三桂的歷史作實,讓他永遠都不能翻身。比如,收錄《四庫全書》的時候,乾隆皇帝就大興文治獄,將一些不符合統治的歷史文獻都銷燬,只保留一些少數的東西,給中國的歷史造成極大影響,一點兒也不亞於秦朝時期的焚書。

對於這一部分,民間也有收錄,不過據説都已經篡改,讓檄文的內容失真,很不符合歷史史實。一次文史資料收集過程中,一些學者在日本江户時代的幕府儒官林恕、林鳳因父子所編撰的《華夷變態》中找到一篇文章,正是吳山桂起兵造反時的檄文原版,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有很大的價值。

那麼,上面都説了些什麼?

反清檄文正文及反映的歷史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檄文的第1部分,吳三桂先是表達自己感恩崇禎朝使所受到的待遇,認為崇禎帝和明朝對他恩重如山,正所謂“深叨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

第2部分説,李自成起兵造反,擾亂天下,將叛逆軍引入京城。不過,感到非常悲痛的是明朝有百萬王師,數萬貴族,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同崇禎帝分憂,使得“文武瓦解,六宮恣亂,宗廟瞬息丘墟,生靈流離塗炭”

第3部分認為“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討賊,傷哉!”自己雖然鎮守關外,但為這一切都感到悲哀,又無力救助。無奈之下,只能“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打進關內以後,“李賊逃遁”,只是心痛先帝(崇禎帝)已經去世,因此發誓要生擒李自成,將他“斬首太廟,以謝先帝之靈”

從這三個部分就可以看出,吳三桂的歷史與許多史學家的説法一致,那就是引兵入關並不是想要當漢奸,而是想要將李自成置之死地而後快而已。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其實,這是一個互相利用的過程,山海關沒有明軍的鎮守後,清軍如洪水猛獸般湧入中原。也許當時吳三桂早已經想到這一點,又或者是壓根就沒想到。對於後來的局勢,他根本就沒有掌控的力度。

因此,吳三桂並不像許多人説的那樣一開始就想當漢奸,一切都處於他的掌控而已,還有一個記錄能夠證明這一點。

韓國的《朝鮮使臣來華所見所聞記錄》記錄了明末清初的歷史,可以很真實地反映當時的情況。在這一本記錄中,收錄一封名為《貝勒尚善寄吳三桂書》的書信,講述的是清兵入關後,貝勒尚善和吳三桂之間的聯繫。

內容是尚善苦口婆心地勸吳三桂投降:“王在明時(清朝已經將吳三桂封王),不過一總兵官耳,國破而不降,毅然請兵滅賊者,以復君仇矣”。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説明清兵入關的時候,吳三桂還沒有向清朝投降。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內容強調了“請兵滅賊,以復君仇者”。很多人都忽略一點,那就是薊遼總督王永吉才是引清兵入關的主要人物。

總結

從吳三桂的種種舉動來看,只能認為他一直都身不由己,處在擺動的狀態之下。李自成剛取得天下時,他就積極地響應李自成的招撫。如果當時李自成沒有殺死他的家人和霸佔陳圓圓,結果就是吳三桂投降李自成,為李自成鎮守山海關。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吳三桂不可能愚蠢到放棄同是漢族的李自成而投靠滿清,在李自成那裏尚有保障,滿清態度漂浮不已,很可能在功成名就之後就被收拾。

因此明朝末年,吳三桂並不想投靠滿清,不過隨着滿清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就不得不做出第二種選擇。不過,這卻給他帶來了千古罵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8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找到吳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開降清真相:難怪滿清恣意抹黑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