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蘇軾的一生,可謂曲折坎坷

作為一名“詩文獨步天下”的科場奇才,尤其在文人思想活躍的北宋,這樣“耀眼”的人,難免捲入了官場旋渦之中,自此開始了他一生浮浮沉沉的仕宦生涯。

其實用現代人的眼光,去解讀蘇軾,結合當時的環境,總是有些不足。

北宋時期,是很優待文人士大夫的,宋太祖趙匡胤還立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祖訓,為北宋文人提供了寬容的政治環境,什麼意思呢,就是説宋太祖定了個規定“士大夫以及上書直言的人不能殺”,宋太祖留下的祖訓在北宋歷代執行得相當嚴格。

祖訓規定文人犯錯了不能殺,但是可以貶呀,可以流放呀,像大臣盧多遜和丁謂圖謀皇位,也僅流放了事。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引用錢穆《國史大綱》中話來説,“極少貶斥,誅戮更屬絕無”

由此可見,"被貶"在當時已經算很嚴重的罪了,而蘇軾呢,不僅被貶了官,還貶了好幾次,千年後的我們很難切身體會這是一種什麼心情,但是,蘇軾在這麼坎坷的人生中,不僅沒有自此頹廢,面對來自生活的重重考驗,反而非常樂觀豁達,別説在古代,我覺得在現代都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像我們今天都覺得震撼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就是在他被貶到黃州時創作的,若沒有一份豁達的心境,怎麼能創作出這樣大氣磅礴、響徹千古的詞呢。

蘇軾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如何捲入官場旋渦的?而這些千古不衰的詩詞名句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樣的人生?

那就讓我們從蘇軾年少成名開始説起。

年少成名天下知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古人云,學而優則仕

才華出眾的蘇軾和弟弟蘇轍在父親蘇洵的帶領下,父子三人趕到當時的京城開封參加進士科考。

那年蘇軾21歲,蘇轍18歲。

進士科考試,基本上是三年舉行一次,招收的人數也比較多,尤其在北宋時期,也意味着競爭也很激烈。

前面所説宋太祖趙匡胤還立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祖訓,還主張“文人治國”大批地重用文職官員,而且待遇非常豐厚,當時一個宰相一個月的俸祿算下來大概50多萬文,什麼概念?參考當時的米價,一斗米50文,想想50萬文能買多少米呢?一萬鬥,也就是12萬斤,可想而知,就是普通官員待遇也不會差到哪去。

在這種情形下,文人如能入仕前途可是一片光明,競爭激烈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蘇軾,是如何脱穎而出的呢?

家庭教育

説起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的才學品行,離不開父母的影響。

蘇洵和程氏夫婦倆,一共生育過三男三女,蘇軾排行第五,蘇轍第六。

有人説那蘇小妹呢?其實對於蘇小妹是否存在是有爭議的,有人説蘇軾的姐姐叫蘇小妹,但是已經早亡了;也有人説蘇小妹是虛構的文學形象,根本是沒有這號人物,這點可以從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大量信件裏可以查證。

父親蘇洵對他們文化知識的學習特別重視,嚴厲到骨頭裏的那種重視,並且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什麼《名二子説》,從這個蘇軾和蘇轍的名字入手,來告誡他們應該怎麼做人。

母親程氏,出身名門望族,但卻是豪門"貧"小姐,珠寶首飾不戴,綾羅綢緞她不穿,整日與詩書文章、筆墨琴棋為友。

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能差到哪去?

小試牛刀

果不其然,進士科考成績出來,蘇軾和蘇轍兩兄弟順利通過考試,被授予了進士及第的光榮稱號,蘇軾取得了第二名,其實這次考試還有一個插曲:

歐陽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當時的主考官,在看了蘇軾寫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後,簡直是驚呆了,他覺得這文章誰寫的,怎麼寫的這麼好呢?幾位副考官看了也覺得這人厲害了,這文章必須得第一呀。但是呢,歐陽修有了點小心思,其實也不是壞心思,就是他非常自信的認為能寫出這麼一篇文章的人肯定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啊,可是若給自己學生第一名,那別人會怎麼認為自己呢,算了,為了避嫌,還是委屈點給個第二名吧。就這樣,蘇軾的文章明明是第一的水平,結果被點為第二名。

當然,這個錯誤不久也被澄清了,後來歐陽修説:“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而且,歐陽修對蘇軾是相當欣賞,曾對老友梅堯臣説:“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這就是“出人頭地”的出處)他在晚年時,對兒子歐陽棐説道:“汝記吾言,三十年後,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意思就是“你記住我説的,三十年後,沒人再記得我歐陽修了”。

有了歐陽修這麼高的評價,還年少的蘇軾一下子轟動了整個京師。

但是呢,母親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蘇軾只得返回家鄉服喪。

百年第一

三年後,兄弟二人再次來到京師參加"制科"考試。什麼是制科?這是宋朝最高級別的考試,而且不同於進科,制科開考時間是不固定的,全憑皇帝意願。這樣的考試,蘇軾自然不會錯過,那他的表現如何呢?

取得了第三等。

實際上,這個第三等已經是最高分的意思了,前面的第一等和第二等是虛設的,根本不存在的,而且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中,僅僅舉行過22次制科考試,也僅僅錄取了41人。三百年啊,才41人,要知道進科考試錄取了4萬多人,這麼一比較,足足差了一千倍。

北宋建國到蘇軾的時候一百年,這一百年的時間裏,蘇軾是第一個獲得第三等的人,可以説是百年第一。蘇轍也沒落後,考了個第四等。想想“唐宋八大家”裏能有蘇家父子三人,不得不説是實至名歸,人家確實有這個實力。

自此,蘇軾才真正步入仕途。

初入仕途遭排擠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蘇軾的第一個官職叫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前面一長串的就不説了,他實際的官職是鳳翔府(今鳳翔市)的判官,相當於現在的政府辦公廳主任。

對比現在都知道,這個官職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那是得有資歷才可以,而蘇軾呢,才二十來歲就走馬上任了,實在是才華太過驚世的原因。

後其父蘇洵於汴京病故,他扶喪歸裏。

熙寧二年,蘇軾被調回京城,擔任判官告院,就是管理官員的告身封贈的。

在這期間,宋神宗已經開始重用王安石了。

説起王安石,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就是他發動的,旨在改變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

有人説,北宋怎麼貧怎麼弱了?畢竟西方都認為古代這些朝代,宋朝簡直是繁榮昌盛的典型,並且社會穩定。可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想想宋朝官吏待遇這麼高,何況每年要向西夏國和遼國進奉幾十萬兩白銀呢,哪來的錢呢?取之於民。

這種環境下,老百姓的負擔得多重,當時年僅二十歲的宋神宗繼位,決心要勵精圖治,改革變法。

而王安石呢,多次上書要求減輕百姓負擔,這點與宋神宗的思想契合在了一起。

於是,朝堂之上就形成了對立的兩大派系:

一是王安石為代表的“改革派”;

二是司馬光為代表的“反對改革派”。

那跟剛剛踏上仕途蘇軾怎麼扯上關係的,他又屬於那一派?

其實我覺得蘇軾屬於“傾向於改革的中間派”。

比如,他也覺得需要改革,但是反對王安石這麼激進,他覺得要循序漸進;他後來發現自己跟司馬光政治見解也有着矛盾。

但是,王安石不這麼看,他覺得跟自己思想不統一,不就是反對改革麼。

要説這麼年輕的毛頭小子值當王安石去擠兑麼?值當的。

自從歐陽修那一堆讚美之言形容蘇軾之後,蘇軾的名氣在文人中相當大的,用一呼百應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想想王安石那是誰,政治家,在他政治家的思維裏,這樣有影響力並且站在自己對立面的人,得把他早早地“扼殺在搖籃裏”,不能給他做大的機會。

於是,不遺餘力的打壓蘇軾。

時間久了,蘇軾覺得這是非之地可呆不下去了,自己調任地方去。

宋神宗這個人,是非常喜歡蘇軾的,確切的説,非常喜歡蘇軾的文章。

這一點在後來一次蘇軾生病又恰逢曾鞏去世卻被傳成是蘇軾去世了表現的很明顯,是説這個消息傳到了皇宮,宋神宗也知道了,正在吃飯,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連説了兩聲:人才難得,人才難得呀。很難過,飯碗一推,回書房了。

但是,無論宋神宗如何欣賞蘇軾,他那陣主張的可是改革,蘇軾在改革上不能為朝廷所用,所以宋神宗同意了這個調任請求,還給他安排了杭州這個經濟狀況不錯的城市。

於是,也有了今天我們都能朗朗上口的好詩: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在杭州任期滿了之後,他先後調任到密州、徐州、湖州擔任知州,八年裏政績突出,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咱們這篇文章裏暫且不提他在美食方面發明的各種菜譜)。

有人説,王安石怎麼這麼壞呢,其實怎麼説呢,兩個人是政見不同,王安石是欣賞蘇軾這個人的,但為了立場不得不去排擠蘇軾,而且呢,行事也光明,在後來,蘇軾還曾特地去拜訪王安石,並且以學生自稱,所以,不算真正的敵人。

要説,如果這樣下去,蘇軾的一生也應該平坦許多的吧,然而,世事無常,蘇軾雖然遠離了京城,但是他仍然沒有逃離官場的旋渦,並且這一生都在這個旋渦裏沉浮。

烏台詩案,蘇軾入獄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元豐二年四月,蘇軾剛到任湖州不久,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把他投入了監牢。

這也是北宋史很出名的一件大案——烏台詩案

怎麼回事呢?

原來蘇軾外任的這幾年,朝廷局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改革派”的發起人王安石,先後兩次被罷免,退出朝堂;

而“保守派”的司馬光也離職回家,閉門編寫《資治通鑑》,不問國事。

當時朝堂上活躍的是誰呢?

一是,宰相王珪,擅長勾心鬥角拉幫結派,並且唯宋神宗命是從。是一個沒有政績、沒有主見、沒有思想的“三無”宰相;

二是,王安石的門生:權御史中丞李定,權監察御史裏行舒亶、何正臣這幾位。

事件的起因是什麼呢?

按常規,凡是官員新到任所,就得給皇帝寫一份上表。

恰逢蘇軾剛到湖州上任,於是給宋神宗寫了一份《湖州謝上表》

王安石這幾個門生可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無論蘇軾的名氣還是他反對改革的傾向以及重返朝堂,為了防患未然,蘇軾無異於他們向“保守派”開刀的最佳選擇。

於是,這幾人開始研究這份上表,三百多字研究了四個多月,硬是研究出名堂,羅列出蘇軾的幾大“該殺”的罪狀:

1.蘇軾在這個上表裏面無視朝廷,標榜自己;

2.蘇軾寫過譏諷新法的詩文;

3.蘇軾的言論蠱惑人心;

4.蘇軾詆譭聖上聲譽。

其實《湖州謝上表》只是例行公事,就是感謝皇恩浩蕩一類的內容,但是蘇軾這個人,性情非常耿直,他在後又加上幾句牢騷話: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就為改革派創造了藉口,而且宰相王珪還火上澆油!

他對宋神宗説:“皇上就是龍,真龍天子,您在這呢,他不寫您,卻要到地底下去找那個什麼蟄龍,這不就是謀反嗎?這不就是不忠嗎?”。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真小人”。

而且蘇軾的確寫過諷刺新法的詩詞:

諷刺青苗法: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出自《山村五絕》)

諷刺農田水利法: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鹽鹼地)變桑田(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

諷刺貢舉法: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出自《戲子由》)

諷刺均輸法: 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出自《鹽詩》)

被指“大逆不道”: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 (出自《檜樹》)

前面説過,宋太祖趙匡胤曾留下不殺直言文人的祖訓,蘇軾這種情況何至於要“殺頭”?

其實,前面在文風開放的北宋確實不算很重的罪,況且有點牽強,但是第四條,可真是犯了宋神宗的忌諱。

宋神宗一聽,就惱了,下令把蘇軾壓到京城審問來。

"改革派"又怎麼能錯過這次機會,押蘇軾進京的過程,各種逼供讓他認罪。這種折磨,真的是非常摧殘蘇軾的精神,甚至想過跳江自盡的。

蘇軾入獄後,來自各方面的人物要求赦免蘇軾,其中就包括王安石。

於是,這兩方人馬為蘇軾,又展開一輪輪爭辯戰。

最終,在蘇軾被關押140多天後,宋神宗判蘇軾誹謗朝政、妖言惑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就是犯官,沒錢沒權還得被監督)。

這就是烏台詩案

(烏台,也就是御史台,在漢代的時候,這個御史台裏邊種了很多的柏樹,有很多的烏鴉在這個樹上造窩 ,所以就把這御史台叫烏台。)

或許一次災難讓蘇軾真正脱胎換骨了。

蘇軾到了黃州以後,途徑赤壁,創作了《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震撼古今。

被貶黃州第三年,創作了《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都是蘇軾人生的真實寫照。

這樣算是完事了麼?沒有。

蘇軾這樣的人或許註定要幾經磨難。

東山再起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要説,宋神宗真是對蘇軾挺特別的。

他認為蘇軾人才難得,流放黃州太過可惜了,就大有重新啓用的趨勢:下旨把蘇軾從黃州調任到汝州,離政治漩渦的中心很近的城市。

但是蘇軾卻給皇帝上了一封疏,請求不要去汝州,他想去常州。

沒想到宋神宗同意了,讓他還掛着汝州團練副使的銜,但是久居常州。

然而,世事無常。

宋神宗元豐八年,38歲的神宗皇帝駕崩,當時只有10歲宋哲宗繼位,宋神宗的母親高太后垂簾執政

這位高太后不同於宋神宗,她是反對改革的。

於是,高太后不僅廢除了新法,而把已經隱退的司馬光請了出來,把“保守派”們也紛紛調回了朝廷,其中就包括蘇軾。

從1085年的5月到1086年的9月,在短短的十七個月的時間裏,50歲的蘇軾從一個被貶到偏遠地區的犯官一躍升到三品大員翰林學士知制誥,相當於皇帝的私人政治顧問,他可以直接參與決策國家的方針政策等國務大事,距離宰相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遙,這是蘇軾這一輩子最輝煌的時刻了。

但是,隨着時間,蘇軾發現自己與司馬光這一類“保守派”也有着很多本質上的矛盾,並且這種矛盾也逐漸激化。

我想,這可能是原本有着共同的敵人“改革派”還能有共同的目標,有一天這個共同的敵人退場了,那最開始的“盟友”之間利益衝突也會顯現出來。

隨着司馬光病逝,這種矛盾更為激烈。

蘇軾呢,此前就經歷過這樣的政治鬥爭,當情景再現的時候他已經倍感疲倦了,尤其歲數也不小了,他不願再重蹈覆轍,所以他連上四道奏章,請求離朝外任。

去了哪呢?杭州,在蘇軾在這裏也曾寫下美麗的詩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到了此時,蘇軾真的躲得掉嗎?

蘇軾之死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宋哲宗的元佑七年前後,宋哲宗親政

高太后去世後,宋哲宗主張將革新變法的大業進行到底。

並且,蘇軾又成了首要目標。

有句話説的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雖然蘇軾還是宋哲宗的老師,但是宋哲宗這個人心胸非常狹窄,蘇軾還這麼醒目,於是三年內下了六道詔命,連降蘇軾到九品:

第一道詔命下達,他被取消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撤銷了定州知州任的職務,英州知州正六品

第二道詔命下達,沒過多久,以左承議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成了什麼呢?正六品下,又降了一等

第三道詔命緊接着下達,説:永遠取消蘇軾的升遷資格

第四道詔命:由英州知州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就是貶你到惠州,給你個官銜。

蘇軾剛剛趕到了廬陵,第五道詔命緊接着下來了:,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仍惠州安置,不得籤書公法事)。

三年後,第六道詔書又來了:責授瓊州別駕(九品),昌化軍(海南省)安置,不得籤書公事。

可以説,曾經輝煌一時的蘇軾如今已經跌至人生的谷底,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蘇軾連降了十幾個官階,由一名正三品大員降為九品芝麻官。

此時蘇軾已經六十二歲,花甲之年,在經歷了人生這麼多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之後,他早已經將生死得失置身度外了。

被貶的還有他的弟弟蘇轍。

然後,命運弄人。

原本蘇軾是打算在海南終老的,沒想到時局再變:

宋哲宗,年紀輕輕卻駕崩了。

關於他的死因,據《元符遺制》所稱是:"故冬以來,數冒大寒,浸以成疾,藥石弗效,遂至彌留。"

但在宰相曾布的日記《曾公遺錄》中,趙煦並非因傷風感冒而死,而是死於縱慾過度。

他沒有子嗣,皇位就由他的弟弟趙佶就繼承了,也就是很有名的宋徽宗,那個大畫家。

他繼位以後啊,是由宋神宗的妻子也就是向太后執政

二月份朝廷天下大赦,蘇軾以瓊州別駕的官職命令在廉州安置

四月份,授予他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居住

到了十一月份朝廷下詔:復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局觀、外軍州任便居住。(七品官的官俸,你愛上哪兒住上哪兒住去)

此時,蘇軾已經六十五歲。

當時蘇轍跟他哥哥説,我們年紀都大了,就別折騰了,儘量地離京城這個地方近一點,靠近中原嘛,我們兩個住在一起。

蘇軾本來都答應了,後來一聽説,朝中可能又有新動向,堅決不去潁昌,堅決不去。

所以他把自己終老的地方定到了常州。

其實,幾經顛沛流離,蘇軾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

到了七月十八號,他覺得病很重,就把三個兒子都叫到牀前,説“吾生無惡,死必不墜,慎無哭泣以怛化。”

(意思是説,我這輩子沒有做過什麼壞事,也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死後不會下地獄,我死後你們不要哭泣,因為那不是我所希望的。)

到了七月二十三號,蘇軾醒過來,當年在杭州徑山的一位著名的長老叫維琳,前來看望他,兩個人交談了很長的時間,蘇軾還給維琳寫了一首詩,談到自己對佛教的看法,對生死的看法。

到了七月二十八號,蘇軾處在彌留狀態,他的好友維琳方丈,在他的耳朵邊上大聲地説:“端明宜勿忘西方!”(意思是,端明學士應該想着西方極樂世界)

蘇軾喃喃自語地回應説:“西方不無,但個裏着力不得。”(説西方世界不是沒有,但卻是不能使力的)

好友錢濟明,也湊近他的耳畔大聲地説:“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着力!”(先生一生都篤信佛法,不就是為了今天嘛,你應當用力啊。)

蘇軾最後説了一句話,説:“着力即差。”(越用力,就越錯。

到最後蘇邁含淚上來問他的後事,這個時候蘇軾已經去世。

這是在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的七月二十八日。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也許,正是這樣歷經磨難的人生,才造就了“詩文獨步天下”的蘇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067 字。

轉載請註明: 如果沒有捲入官場漩渦,蘇軾的人生會是另一番光景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