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哈嘍大家好,長城的修建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經過十多個朝代不斷完善,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宏偉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其中明長城總長6000多公里,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甚至延伸到大海,就算放到現在在海中修建工程,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國的各類跨海大橋耗資都在幾百上千億以上,建築難度非常之大,同時人們也不禁好奇,在古代沒有這麼多施工設備下,深入大海中長城究竟是如何修建的?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講解。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長城入海口也被譽為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濱,也是萬里長城的唯一一個海中地段,老龍頭伸入渤海近30米,專門防止蒙古等少數民族騎兵沿海進入長城,當時山海關南部始終潛伏着巨大危機。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1564年蒙古騎兵進犯山海關,當時正處於冬季,海面結了一層堅固的海冰。為防止敵方騎兵從冰層繞進長城,士兵專門將冰層鑿穿,但海水卻隨鑿隨凍,沒能實現預期的效果。後來施工人員專門在實地進行勘探研究,確定和設立了在當時條件下前所未有的海中施工方案,並創造性地修築了一道海中高牆壁壘,完善了萬里長城瀕海部位的薄弱環節。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經過十多年準備後,1579年入海長城正直開始修建。長城牆體均由巨大的花崗岩塊組成,這些花崗岩主要有兩種規格,一種是條狀,長1米、寬0.4米、高0.3米,另一種近似於正方形,長1米、寬0.7米,高0.6米。此外古人還創新性的構築了城牆圍堰,深入海中的城牆周圍使用了異形石塊堆起,類似現在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這些石塊重達2到3噸,防止海水長期沖刷而位移,光是前期的石塊運輸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不過僅把石塊放入海中依然無法保護城牆。對此施工人員在石塊兩側專門鑿了銀錠槽,鑄城時先給銀錠槽內澆築熔化的鐵水,再將相鄰石塊緊密地嵌接在一起,正是這些方法,在當時沒有先進的施工設備的情況下,有效解決了城牆抗擊海浪衝擊的主要問題。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與現代跨海建築一樣,海中長城的修築同樣鋪設了地基,海底鋪設的地基長約30米,寬8米,均由巨型石塊組成。在鑄城前施工人員先利用潮汐的低潮期做好圍堰,圍堰做好後再給海底鋪設了大量石塊,石塊之間相互咬合,剛好形成一個比較平整的海下基牀。然後在上面開始修築石牆,石牆還會深入海底石塊中,這種將石牆與海底基牀結合在一起的構築方法,使整個建築物根基穩固,有效抵禦了海浪衝擊和暗流淘刷,這也是海中長城幾百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不過海中長城其中也有缺點,當時施工人員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海底泥沙,以現代跨海橋墩建設為例,橋墩都會深入海牀中,這是防止海水長期沖刷泥沙,導致橋樁位移,從而威脅整座大橋。修築在海里的長城也遇到了該問題。由於海下的石塊鋪設在泥沙上,海水沖刷就會將底部掏空,屢修屢跨。對此古人們想到了一個巧妙辦法,將大量鐵鍋倒扣在泥沙上,然後在上面修築地基與城牆,最終海中長城才順利究竟完成。這種獨特的建築方法還被後人載入史冊。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400年前修築海中長城無疑是一個奇蹟。康熙、乾隆等5位皇帝都曾多次到過老龍頭,並留下了大量詩文墨寶。遺憾的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山海關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老龍頭,大量古代遺蹟被摧毀,留下的詩文墨寶已被洗劫一空。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對的老龍頭正式進行修復工程。第1期修復了濱海長城43.5米,總投資956萬元。第2期修復城牆180米,老龍頭作為長城巨龍之首,它的修復引起國人與海內外華僑高度重視與支持,僅是國外華僑就捐贈了150萬元,工程技術人員也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完成了整個修復工作。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如今老龍頭已是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當你登上老龍頭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面對雄關嵯峨,可以盡覽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壯麗景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6 字。

轉載請註明: 長城伸入大海30米,當時通過什麼方式修建的?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