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視覺中國
芥末堆訊 在全球疫情對教育帶來衝擊的大背景下,眾多專家教授齊聚北京,深入闡釋了他們對教育熱點焦點問題的觀察與反思,為教師面對的新變化和挑戰提供了多維度的觀察視角和行之有效的解題思路。
5月15日,第二屆未來教師發展大會在京舉行,面對後疫情時代的變革與挑戰。與會嘉賓圍繞未來教師的角色與使命、面對的困境以及在新技術背景下的發展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其中,《最強大腦》科學總顧問、命題人,北大心理學首任部長劉嘉指出,教師的職責將會發生鉅變,未來的教師要更注重“育”人,而不是“教”人。原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表示,不論技術如何變化,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是不會變的。
在人工智能和傳統教學方法中掙扎的教師劉嘉説,在人工智能的衝擊下,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已發生改變,但教師經常處於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教師如果還掙扎在怎麼和學生做鬥爭,怎麼和校長做鬥爭,怎麼提分這些方面,那麼內心會非常痛苦,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他指出,從學生的角度來看,6-18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段,是學習的最佳時期。創造力、批判性思維以及三觀都會在這個時期形成。現在的教師主要關注的是教授知識這一部分,思維的訓練和三觀的形成相對來説關注得比較少。正是對後面兩點的忽略使得師生間的關係相對緊張,導致教師的壓力較大。其次是人工智能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應用。將來,人工智能對知識的運用會比教師更好,所以教師要如何轉變教學方式是問題關鍵所在。未來的教師要更注重“育”人,即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教”人,不是教孩子知識。”
針對如何“育”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教育測量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生認為,教師要利用智能化技術採集學生的各種數據,創造出更多元、更適合每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方式。他舉例,“比如,老師課後要留三道題作為作業,那麼一定是有一道難題,一道中等難度的題和一道很簡單的題,根據正確解答題目的多少,學生又被分為好學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三種。即便老師不做作業,也知道差一些的孩子做一次就多一次失敗的體驗,這就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評價方式。那麼我們可以這樣改進:假設我們給每個人的都是低於他能力的題,但我們給了以後,目的不是讓學生做這個題,而是讓學生來找出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再讓他們模仿出一道類似的題。”
張生表示,學習較差的學生本質上是思維能力較差、不會歸類以及無法找到問題的共性,所以老師應該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有針對性的任務,這才是未來教師發展的方向。
無論技術如何變化,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興工具,未來將會高度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那麼它是否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教師呢?
劉長銘表示:“我個人認為人工智能很難代替我們。就像西班牙哲學家薩瓦特爾所説,不論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教育主要是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劉長銘認為,人工智能只能夠替代那些規則非常清晰的領域,例如在圍棋領域,人工智能就可以取代棋手進行比賽。而當教師面對學生時,他們面對的是一個高度複雜的混沌系統,他們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導致最後產生出無限種可能。
“不論這個學校建在那兒,一個好學校就是一羣好老師湊在一起。”他提到,當年建在山坡上的西南聯大,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批好老師湊在一起,八年中才出了諾貝爾獎,出了那麼多的院士,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大學可以跟西南聯大相比,這才是最好的學校。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補充道,好老師能幫助落後的孩子重新拾回學習的信心,厲害的老師則能教出來天才。每位老師都必須具備正確引導學生的個性、性格、品德和身心健康發展的能力。
此外,針對學前教育領域中的教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長蘇婧指出,教育雖然被分成不同學段,但其實各學段是相通的,人的培養是相通的。所傳授知識的複雜程度不能成為把教師劃分為三六九等的依據,各學段的教師是平等的。“我們幼兒園老師一方面要像教育心理研究者一樣和兒童交往,同時也要像教育家一樣給兒童提出策略和方法。”蘇婧説道。
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是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也是家長和子女間的連接。教師在學校教導學生時,往往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但當他們回到家中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原有的界限、清晰的規則以及明確的方法瞬間就土崩瓦解。
我是教師,為什麼還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在從事教育工作,可我發現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特別無力。”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教學管理部總經理、新東方教師發展研究院院長汪珺説道。
對於這個讓許多作為教師的家長困惑的問題,清華大學幼兒園副園長晏紅表示,這個問題涉及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她認為,教育的起點和基礎是關係。教師在學校時跟其他孩子間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在家時跟自己孩子的關係是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親子關係的邏輯完全不同。當一個孩子扮演學生的角色時,他就會主動與老師保持界限。但當他面對父母時,他不會刻意保持距離,也不會遵從制定好的規則。
“有的時候,老師回家後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比較焦躁,因為他還想繼續當老師,沒有轉換過來自己的角色,所以他教訓的口吻也沒有發生變化。而家裏的場域不同,孩子根本不吃這一套。”晏紅指出,從研究的角度來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邏輯內涵不一樣,家庭教育需要的是情感倫理;從實踐的角度來説,一個人需要在不同場合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教師在家庭裏需要扮演好家長的角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護兒童及家庭心理服務中心主任龍迪建議,作為教師的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是安全依戀。做父母的能給孩子最不可替代的東西就是安全依戀。家庭不是學校的延申,也不是孩子的第二課堂。
“當孩子在外面探索時碰到挫折,比如考試成績不好,跟同學相處不好等等,家長別太當回事兒,我們自己不也一樣嗎?我們對現在的工作成就都滿意嗎?我們對同事關係和領導關係都滿意嗎?我們都不完美,但我們有辦法去處理。孩子其實也一樣,他遇到了困難可以自己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龍迪表示,教師、家長這兩個角色的切換難度很大,做不好是正常的,教師不要過分責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