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首個新學期,該有怎樣的新氣象?

“雙減”後首個新學期,該有怎樣的新氣象?

熊丙奇

今年秋季學期是中小學全面落實“雙減”有關部署要求的第一個學期。8月3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出要求,要下大力氣做強做優校內教育,切實做到教師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會上通報,新學期開學後,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執行均衡編班的法律規定,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切實做到均衡配置師資。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佈並以適當方式告知家長和學生,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

“雙減”之下的新學期,必然會出現新變化。要讓“雙減”切實起到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效,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形成合力,為學生成長構建健康的教育生態。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這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明確規定。但現實之中,在不少義務教育學校,仍有變相的重點班,如創新班、教改實驗班等。還有學校以“因材施教”為名,推進分層教學,而分層的依據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這樣的分層教學就是傳統的快中慢班。

取消重點班,進行均衡編班,這是讓所有學生獲得平等的教育資源,不再把分為“優生”“差生”加以區別對待。然而,這也會讓部分家長更焦慮:均衡的資源配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如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這是學校教育必須回應的問題。如果不能作出有效回應,那麼,對學校教育質量不滿的家長,就仍舊會選擇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據媒體報道,在禁止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的學科類培訓後,不少培訓機構把學科類培訓轉到週中(週一到週五)晚上進行,而不少學科類培訓的週中班已經被報滿。

已有部分人士預測,隨着“雙減”的推進,校外培訓可能會出現兩種走向。一是週一到週五的學科類培訓變得火爆,學生15:30(或16:00,根據各地的放學時間而定)前在學校學習,15:30(或16:00)後被家長送去校外培訓機構,一直學到20:30。二是家長給孩子請私教,學科類培訓從合法公開轉到地下和家庭。如果出現這兩種走向,都表明“雙減”並沒有起到減輕學生負擔和家長焦慮的實際效果。

這就需要學校教育提質增效。在不設重點班的情況下,要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個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2019年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

而要做到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一方面,需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尤其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切實給教師減負,減輕教師的非教學負擔,讓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做到“應教儘教”。另一方面,要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要改革用單一考試分數評價學生、教師的做法,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關注教師教育教學對學生成長、變化的影響。

在之前的評價體系中,教出平均分98分班級的教師就優於教出90分班級的教師,卻不考慮班級學生的起點與構成;因為只用分數評價,教師就會用“一刀切”的標準要求學生,同時不願意在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身上投入時間。在今年年初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要求,“要注重差異化教學,特別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幫扶。”很顯然,要讓教師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需要推進增值評價,關注教師的貢獻。

對於家長來説,在“雙減”的背景下,也要轉變育兒理念。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對孩子進行做人教育,應關注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與生存教育,但現今的家庭教育,主要聚焦知識教育,親子關係異化為分數關係與成績關係。在新學期開學之際,教育部再次重申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其目的就是為了重構家校關係,讓“家校共教”成為“家校共育”。

要讓家長有科學育兒理念,還需要學校、社區、社會公益機構攜手,開展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指導,讓每個家長成為重視孩子身心健康的合格家長。

(作者是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來源:羊城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4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後首個新學期,該有怎樣的新氣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