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曾經,這是一個由兩所郊區學校合併而成的普通高中,生源不理想,“出路”也不算太好。歷經18年不斷探索和努力,如今,這所學校不僅擁有了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學校、上海市文明校園、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在上海唯一的附屬學校、閔行區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閔行區美育特色聯盟(戲劇)盟主校、閔行區顓橋學區化辦學牽頭校、錢學森實驗班等諸多亮眼的“特色名片”,也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口中那“家門口的好學校”。

她,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閔行田園高級中學。近年來,該校以“美育”引領發展,強調文化基礎與創意素養兩手抓,不僅學校的特色教育內涵不斷豐富,學生的本科上線率也從建校之初的20%左右,上升到近幾年的95%-99.5%之間。

相較數字上的巨大飛躍,更令田園人驕傲和自豪的,是一批又一批在校園裏找準自我、個性成才的優秀學子。已有8名學生在校期間就出版了個人書籍,還有學生舉辦了鋼琴獨奏會、開發了網站和APP,有人在外語、藝術、運動、科技等各類高層次競技中力壓羣雄、脱穎而出,有人畢業後當起“學霸”,成了國外知名大學的數學教授,而更多的,是通過學校各類特色課程找到“所愛”,進入心目中理想大學繼續深造的鄰家男孩和女孩。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每位學生天生有才,每位學生各有精彩”“看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閔行田園高級中學校長陸振權常掛在嘴邊的兩句話。在他看來,每一位學生就像田園裏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土壤、養分、環境,花期也不同,所以培養也要有差異。而學校多年來所做的種種嘗試,都是希望能給到學生最適合其個性的教育,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熱愛,彰顯個性,發展潛能,成就最好的自我。

給每位學生最適合的教育

今年5月舉行的第36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現場,來自北外田園高中的高二學生郭浩然,憑藉他在校自主研發的“超市高速自動結賬系統”,從上海市科協主席手中接過了大賽的最高榮譽——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獎。

高二時,郭浩然在學校只選上了5門課,其餘時間幾乎都泡在學校專門為他開闢的WEB工作坊裏自我學習。身為“坊主”的他,僅僅花了兩個多月就開發出了這套系統。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如今,郭浩然已是高三畢業班學生。但他每天在校的大部分時間,依然都泡在了他的工作坊裏。最近,又一個新產品在郭浩然的工作坊裏“新鮮出爐”。那是國內首款在線圖形開發App的網站,可以讓學習者在零基礎的情況下自學編程,並通過圖形塊拼接,快速開發出自己心儀的App。此前,全球僅有麻省理工學院開發過一款類似軟件。“能在繁忙的高三還搗鼓出這些成果,離不開學校為我們創設的自主學習環境。”郭浩然坦言。

他對計算機的興趣由來已久。從初中起,郭浩然就開始在業餘時間進行計算機自主研究學習,如今已能夠操作二十多種編程語言,由他設計的程序下載量最多已達550多萬。進入北外田園高中後,得知郭浩然在計算機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專長,學校特意在文創樓的創意工坊中給郭浩然留了一間房間,作為WEB工作坊,並任命他為“坊主”,由他帶領10多位同樣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同學一起研究學習計算機算法。

當其他同學在教室裏上課時,郭浩然多半時間就在WEB工作坊裏做研究,因為他只選擇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等課程在教室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其他科目都申請通過自學來完成。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類似的個案,在北外田園的校園內並不鮮見。在學校的咖啡吧、創意工坊、圖書館、頭腦風暴室等校園公共空間,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安靜自習的身影。原來,針對像郭浩然這樣的個性化學生,學校專門設計出台了《北外附屬田園高中個性化學生培養方案》,凡在外語、數學、理化生科、信息技術、文學、文創等學科領域有着較強潛質的學生,由個人提出書面申請、或任課老師推薦,經學校專家組研討認定,可納入個性化學生培養名單。

對於這些個性化學生,學校會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量身定製培養計劃,落實帶教導師團,並建檔立卡持續跟蹤學生的發展狀況,幫助他們更好成長。為了讓他們的個人潛能得到進一步激發,學校還會給予這部分學生適當的個性發展空間,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時間和空間。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讓陸振權和同事們倍感欣慰的是,這些在很多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個性化操作,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正向反饋。2008屆畢業生蔡韓沁,曾利用數學課的時間補習英語,並通過發表的數學論文,引起國外大學的關注,他從愛荷華大學應用數學博士畢業後,目前已是一所世界知名高校的本科數學系教授。酷愛寫作的2012屆畢業生張振賢,曾在一年多時間裏寫下200多篇文章,出版個人文集,並順利考入同濟大學本科。2013屆畢業生楊淼在校期間每天練鋼琴2小時,最後以全國專業第一名、文化課成績高於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考入上海音樂學院……

“學生可以對相關學科提出‘免修’,自主學習,但‘免修不免考’,我們會和他們約法三章,一旦考試出現成績下滑,學生就得返回班級繼續聽課。”校長陸振權進一步闡釋他們這樣嘗試的初衷:“在教育的‘田園’裏,每一位學生就像不同的植物,有的如玫瑰,有的如荷花,有的如向日葵……每種植物的成長需要的土壤、水分、養料不同,花期也不同。荷花是荷花,玫瑰是玫瑰,只要開,不要比。最終,我們希望能讓荷花都成為最好的荷花,讓玫瑰都成為最好的玫瑰,靜待花開。”育人同樣如此,要給到每一位學生最適合其個性潛能發揮的教育。

美育與智育並非平行線

在北外田園高中建校之初,針對當時辦學基礎比較薄弱,美術老師出身的陸振權校長就設立了“美術特色班”,作為提升辦學質量的突破口,助力學生實現大學夢。但曾在七寶中學長期參與教育管理的陸振權深知,美術高考這條路並不適合所有學生。那如何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更好的成長,激發不同的潛能,亮出各自精彩,獲得人生成功和自信呢?

2004年,陸振權和同事們經過深入研討思考,提出了“美育引領,和諧發展”的特色辦學理念,決定用美育滋養學生的心靈情感、引領學生“五育並舉”和諧發展。在美育特色的引領下,學校在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和特色學生的培養上都實現了超越。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在陸振權看來,美育與智育從來不是平行線。“以美輔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養性、以美創新”成為了成就學生、發展學校的方略。2015年,根據國家、時代、社會發展新要求,北外田園又提出“美育引領,創意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文創”為辦學特色,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着力學生文創特色素養培育,成為“文化基礎紮實、創意素養突出、審美情趣高雅”的現代高中生。2016年,學校憑藉“文創”特色進入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學校行列。

“我們所要培育的‘文創素養’,是以文化為基礎,創意為核心,審美為追求,主要聚焦‘情境體驗、審辨想象、文化理解、創意表達、審美情趣’等方面,它不僅包含美術、藝術等學科,還包含了科學技術、工程設計、個人創意、風俗民情、知識產權等文化新面貌與價值,力求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有突出文創素養的未來社會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建設者。”陸振權介紹説。

2018年9月,在閔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學校搬至現代化、高標準的新校區,助力學校特色辦學。自此,文創大樓裏十個風格迥異的創意工作坊,成了每週一下午校園裏最熱鬧的區域,很多學生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的“所愛”。戲劇、微電影、動漫、攝影、WEB、服裝、國學、音樂、機器人、3D建模打印……每間工作坊都擁有專業的“硬件”配備和投入的“軟件”引領,由各有所長的骨幹教師和優秀學生擔任工作坊坊主,為學子們構築起實現創想的空間,鋪就通往專業發展的道路。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語文教師韓磊,是戲劇創意工作坊的坊主,也是學校戲劇教育的執着探索者。回想11年前,當她剛接手新高一的話劇社時,自己不過是個只看過幾場話劇表演的“門外漢”。起初,沒有教材,沒有視頻資料,僅有的資源就是一間教室和幾個學生,但韓磊和學生們憑着一腔熱情,“頭腦風暴”出了一個個極富創意的“課本劇”,很快便在各類比賽中嶄露頭角。

此後,“課本劇”更是被學校作為特色課程,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分工合作。每學年,學校舉行“戲劇周”展演,從編劇、演出、劇務到劇評,都由學生擔當,老師指導、把關。

“戲劇是一種包含文學,美術,音樂,舞蹈,信息技術等各方面要素的綜合藝術,能夠培養同學們綜合素養。從編劇本到排戲籌備演出,從上台演戲到在台下爭論切磋評價,各種生動有效的課堂實踐都藴藏在其中了。”總結十多年戲劇教育實踐,韓磊認為,戲劇教育,不光是給學生答案,它更是通過學生體驗、感悟、理解、表達,關注自我與他人,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審辨能力,它讓學生觀察社會,思考世界,引導他們不斷突破認知邊界,幫助學生面對事實,且能不存偏見地詮釋,能夠學會感同身受,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原則、責任感等,並能身體力行。

為了讓學生們擁有更多特長,學校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屠文娟老師早在2003年就開始自學編導相關內容,並傳授給感興趣的學生,持續至今。“現在我們學校各種大大小小的社團和工作坊一共有26個,但其中能與高考直接對應的只有6個。但學生們還是很熱衷參與,為什麼?因為這些活動裏既有專業的課程又有讓他們展現自我的舞台,參與其中他們會感到很開心、很放鬆,尤其當他們的自我價值得到了肯定之時,很多人都能在裏面找到另一個自己。通過這些豐富活動,我們希望今後當學生面對高考、面對專業選擇甚至職業規劃時,都能有自己的獨立的思考和堅定的方向。”屠文娟深有感觸。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最近,在北外田園校園裏又多了一座“有故事”的美術館。著名旅法畫家方世聰先生將他的個人藝術空間“生命之歌——方世聰藝術空間”搬到了學校裏,成為校園藝術展示的又一個全新空間。學生可以在校園裏就能輕鬆欣賞到知名畫家的一幅幅佳作,瞭解到畫家的創作思想和作畫過程,由此提高藝術賞鑑水平和審美素養。“今後,我們還將為學生引進、打造更多藝術空間,讓學生在充滿‘優美’和‘創意’的環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陸振權表示。

將文創素養與課堂教育高度融合

漫步在北外田園校園之中,你會發現,在走廊裏、牆面上、樓梯間、籃球場、甚至食堂,到處都閃現着學生們的文創智慧。在學校窨井蓋上的創意繪畫,成為一道靚麗風景;學校的笑臉牆、師生形象照、校外文化牆的繪製,同樣由學生創意設計完成。每間教室門外的班級介紹欄、教室內的讀書角、班級宣傳板報等無一不是文創素養與課堂教育的高度融合。

在陸振權眼中,北外田園的“文創”特色,包含三個關鍵要素——文化基礎紮實,創意素養突出,審美情趣高雅。當前,在“雙新”與“雙減”教育背景下,學校將“創意課堂”中的“情境體驗、審辨想象、文化理解、創意表達、審美情趣”為評價要素,作為落實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和文創特色素養的有效實踐,全體教師每週磨課研討,總結出符合學科特點的“創意課堂”教學範式,選擇優秀的教師示範輻射。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為此,學校制定了《學科滲透文創素養培育教學實施方案》《各學科落實文創素養校本化實施指南》《各學科落實文創素養任務分解表》等一系列實施方案。由全部13門學科的所有任課教師共同參與,深入挖掘文創特色課程與各學科必修課程的教學結合點,將各學科《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與文創素養有機融合,規範了各學科教師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行為,保證了必修課程有效教學的實施。

近年來,學校已連續開展三屆“落實文創素養,聚焦創意課堂”的教學評比,如語文老師李衞華推出“有故事的語文課堂”;數學老師何潔用動畫模型演示“橢圓中與面積有關的取值範圍問題”;音樂老師周曦將“中國風”元素融入聲樂教學;英語老師沈佳新用思維導圖將英語介詞教學進行了可視化的創意設計……

在北外田園的選擇性必修課程上,文創特色同樣廣泛滲透到了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中,有效落實了“情境體驗、審辨想象、文化理解、創意表達、審美情趣”這五個指標,實現“雙新”落實和文創素養培育的可操作性,使學生全面發展又各展所長。

例如,高一地理以《中國地域文化》為例,通過兩首不同風格的民族歌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通過分析各地地域文化特點和環境的關係,幫助學生提高地理思維,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理解中國各地多樣的文化,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高二政治課以哲學《世界的物質性》為例,確定總議題“世界究竟統一於什麼?”並設立三個子議題,即客觀世界的物質性、主觀世界的物質基礎以及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能否同一。圍繞三個子議題,讓學生分小組開展主題活動。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此外,學校還開設了20多門文創特色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高一學生百分之百參加其中,每半年還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發展需求重新選擇一次,而這些課程,同樣是依託學科進行開發。如平面設計系列課程主要依託美術學科開發,機器人編程課程主要依託信息技術學科開發,國學傳統哲思課程主要依託語文學科開發。此外,文創素養培育高度重視立德樹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圍繞文創素養培育開展的各類專題教育、主題和實踐活動近年來層出不窮。

五育並舉讓學生獲得終身發展的後勁

每逢週末,去上海的各大藝術場館、文藝展覽打卡,是北外田園師生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因為在學校,“藝術場館參觀”“百幅中外名畫賞析”“課本劇表演”“田園人文讀本”等美育課程,都需要師生及時汲取最新鮮的藝術養料,為文創素養打下牢固底色。而“從石庫門看上海城市變遷”“高中校園環境調查”“城市環境雕塑的現狀分析”等研究型課程,同樣會帶着學生們走出校園,在實踐中提升自我的綜合學習能力。

讀書節、美育節、文化交流節、科技節、體育節、班主任節、微電影節、金葵花頒獎典禮……近年來,北外田園校園內一項項極具特色的學生活動猶如雨後春筍,成為全校師生共同期盼的展示平台。每週一歌、每兩週更換的上下課經典音樂鈴聲、每年到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進行高雅藝術欣賞,每年的戲劇節、時裝週、文創夏令營等特色課程等,都成為學生們全情投入的創意盛宴,並已示範輻射到學區和集團內其他兄弟學校師生共同參與。

每天中午,在北外田園的各個教室,學生們會將課桌椅調節到適合午睡的角度,然後趴在各自帶來的抱枕上安然入睡。這一全員午睡的習慣,在該校已實行了整整16年。當學生們午睡醒來時,任課老師不會急着上課,而是打開教室裏的大屏幕,讓學生們跟着屏幕裏的流行歌曲高歌10分鐘,等大家徹底清醒了,才開始下午的授課。三年下來,所有學生基本都會唱100首歌曲、聆聽100首國內外名曲。這一好習慣,同樣引來了部分初中、小學的競相模仿。

屠文娟記得,當年,陸振權校長看到很多學生在下午第一節課打瞌睡,便萌生了讓學生們“把瞌睡提前打完”的念頭。這些年實踐下來,效果令人欣喜:“我們堅持讓學生每天午睡,既增強了他們的體質,也能切實提升大家下午的學習效率。”而對於該校的住校學生而言,每晚11點,則是他們“雷打不動”的睡覺時間,如果作業沒做完,可以在第二天跟老師申請“延時或減免”。因此,一到晚上11點,學生們都會準時上牀就寢。

還有一個好習慣,北外田園的學生們同樣堅持了16年,那就是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每天上午9:30至10:00都是同學們固定的大課間鍛鍊時間。在堅持體育鍛煉和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學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比入校前有了明顯提升。

2019年,學校掛牌成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學校,依託北外深厚的多語種資源和北外文創研究院的豐富文化資源,北外田園的文創特色建設再上新台階。以一主一輔兩門外語教學為亮點的“北外實驗班”,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日、德、法、西、俄五門小語種選修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學習兩門外語,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2021年9月,學校又設立了以“勤學精進,立志強國”為班訓的錢學森實驗班,旨在培養學生數學建模分析能力,結合藝術創意思維,提升學生科學和藝術素養。回憶起決定在北外田園設立錢學森實驗班的初衷,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教授感觸頗深:“此前,聽了陸振權校長給我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之後,我認為北外田園注重美育引領、全面發展、創意發展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實踐,非常符合‘錢學森班’的辦班要求,當時上海有5所候選學校,北外田園是唯一一所我們直接同意辦班的。”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每位學生天生有才,每位學生各有精彩。”秉持這一理念,北外田園的個性化培養讓許多學子在校期間就展露頭角,並被複旦大學、上海交大、外交學院、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國內知名大學錄取,還有學生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愛荷華大學、牛津大學等國外名校深造。“我們希望學生在經過北外田園的三年學習時光後,當走出校園時,都帶着田園學子所獨有的‘三抹亮色’:美育底色、創意特色、外語亮色,獲得人生精彩和自信以及促進終身發展的後勁,為未來幸福生活和美好人生打好基礎。”校長陸振權表示。

責任編輯:王星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學校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45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讓學生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所高中用18年探索給出答案 - 楠木軒